对亲情冷淡失望的句子(年味淡了)
#让爱回家#
春节是一年之中无数个节日中,最值得珍惜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它节日我们可以忽略不计,但春节我们不能忽视。
过去的春节穷并快乐着
有人说,现在的春节,的确没有以前的那种感觉了。
以前的春节什么感觉,就是大家都特别重视,一进腊月,年味就浓浓的漫延开了。
孩子们最喜欢过春节了,男孩子有鞭炮放,女孩子有花戴,大家都能穿上新衣服新鞋子。而且还有肉吃,有白面馒头吃,有肉馅饺子吃。
大人们对过年也比较重视,虽然说日子过得很穷,但是一年下来,只有过年才有新鲜的感觉,给家里进行一次大扫除,买几张新鲜的年画,窗户上重新换上新纸,再找手巧的女人剪几张窗花,白纸红花,显得特别清楚,屋里里顿时换然一新。
老农民那时候经济馈乏,但是时间充裕,大家凑在一起穷乐,每到年底,那些有文艺细胞的男人女人们,还会拍练各种节目,过春节的时候给长亲们送上一些文化大餐。
所以,那个时候的春节,节日气氛格外浓烈。
现在一切往钱看,亲情淡了许多
现在的孩子再也不盼春节了,因为平日里跟过节日没什么两样。
平日吃穿不愁,天天吃好吃的,月月穿好的,时时玩好的。过春节就是桌子上多了几盘菜,把平时吃的食材来一个大聚会,也没有多大食欲。
平时每到换季的时候,父母都给买好几套衣服,过春节再买一套衣服,也觉不出来新鲜感,根本没有那种欢呼雀跃,如获至宝的感觉。
要不说,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啊,根本体会不到吃一顿好的食物,穿一件新衣服是什么滋味。
以前的孩子对放鞭炮情有独钟,现在的孩子对放鞭没什么兴趣,大家感兴趣都是看手机,玩游戏,户外活动也单调,就是跑跑跳跳,游乐场里玩玩儿。
大人呢,同样对春节没有期待感,因为现在有些工作单位都轮休,连假都不放,过春节也跟平常一样了。
但是,大多数单位都是有假期的,但是有假期回不回老家又是一回事。
期待儿女回家过春节,是老年人最大的愿望
跟以前不同的是,以前的农村人,没有外出打工一事,跟没有两地分居这种情况,一个大家庭,几辈人都住在一个村子里,儿孙绕膝是每一个家庭的固有模式。女儿出嫁也就在周边村里,决不会去千里之外安家落户。
可今天情况不同了,儿远娶女远嫁都成了普遍现象,父母住农村,儿子住城区,两家相隔百八十里地已经是最近的距离,远隔千里也大有人在。
虽然说现在交通是方便了,但新问题又出来了。
有人想回家,却出不起路费。有人出得起路费,时间又很宝贵。总之,路远迢迢,回家的路还是很难。
那么,平时不回家也就罢了,春节再不回来,是不是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呢?
家里没有老人的,即使你三五年不回来一趟也没什么,毕竟兄弟姐妹说再想你,你空手回来一趟试试,礼物买少了,别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凭什么你一毛不拔,别人管你吃喝,你自己也坐不住啊。
但是,老家有父母就不一样了,你在外面混成乞丐,回家老父母还是热情的招待。
给父母买东西那是你的孝心表现,你就是一点东西不买,母亲大人还是高兴得睡不着觉,因为他们想的是你这个人,并不是你买的礼物。
当然了,我们混得再不好,也要给老人买点补品,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忘。
结了婚的男人,该不该回家过年?
现在一些家庭面临的新问题是,有的儿媳妇不想回婆家过年。尤其是城里的儿媳妇,嫌弃农村的婆婆,家里的环境差,婆婆做的饭不好吃,回家太累了,休息不好,等等一大堆理由。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媳妇怎么办呢?让我说,她不回去就让她在家待着,或者干脆回她娘家过年,你不能为了媳妇,就忘了老母亲。
平时不回家,春节再不回去,这就是典型的不孝之子。你想想,老人家都七老八十了,真是见一面少一面了,你于心何忍呢?
当然,大多数夫妻,只要有时间,还是喜欢回老家过年,享受一下合家大团圆的快乐。
有人说,回家太累,累什么呢?不就是多走几家亲戚,多熬几次夜,多吃几桌酒席吗?再累也比干脏话累活轻松,现在出行都以车代步,路都不用走了,还喊累。
做老人的,也要与时俱进
再说说我们做老人的,也要跟着潮流走,不能拿什么事都跟过去比,那样做也是不对的。
如果您的儿女在外地回不来,也不要悲伤不要难过,春节期间回不来,他们可以选择别的时候来,什么时候有时间了,什么时候回来。
说不想儿子是假的,你应该感觉庆幸生在这个年代,虽然儿子远在外面回不来,但是有电话有手机视频,想说话想见面还是很方便的。
如果你孩子的工作不是很好,挣钱少手头紧,回家一趟开支就是一个大窟窿,那还不如就地过年。
当然,如果儿子为尽孝道,再苦再累也选择回家,那是最好的事情。
如果我是婆婆,我的儿媳妇有时间但还是不想回婆家过年,我是不放心上的,她只所以不回家,就是我这个婆婆做的不好,对我没有好印象,没有让她回家过年的资格。如果我已经做的很好了,她还是不想回家,那也没有回家的必要了,对一个没有亲情感的人来说,相见还不如不见。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28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