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阅读

赞美父亲的句子(父亲在世的10个瞬间)

#教育微头条##父亲节追忆父亲#

父亲在世的10个瞬间,留给我们做人的10个道理

都说父爱如山,天下父亲都是儿女的靠山,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和保护,才有了我们安稳和睦的家,没有父母不爱儿女,没有儿女不爱父母,而我的老父亲,却再也享不到儿女的福。父亲去世10多年了,我时常梦到他老人家。

父亲的话不多,普普通通的话语总给我们姊妹三个带来家的温暖和智慧的启迪,他用他质朴的言行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父亲在世的10个瞬间,留给我们做人的10个道理

父亲曾是村里的“赤脚医生”

喝茶续水

有一天傍晚,父亲下地干活回到家,渴的厉害,端起茶壶倒水喝,没有倒出来。原来,壶里的水都让早一步到家的大姐喝光了,仅剩下茶叶在壶底。父亲没有生气,反而对大姐说,以后喝完,要记得再添上水,不要只顾自己。

父亲简单的一句叮嘱,让我们记住了一个道理:喝完茶要续水,要时刻想着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不要只顾自己。

瞪我一眼

父亲曾经在一家饭店当厨师,离家有100多里地,不经常回来,大约半个月回家一趟,这一天就是我们姊妹三个最开心的日子。一天下午,姐姐们还没放学,父亲回来了,照例又会有好吃的,父亲拿出一包云片糕,给了我几片,那时候的云片糕可真香,我趁爸爸不注意,把那包云片糕藏在了我的床下,想着以后一人独吞。姐姐们放学回到家,父亲说,快来吃云片糕。可是,他刚才还放在桌上的云片糕不见了,父亲只是看了我一眼,我就乖乖地从床底下拿出来了,两个姐姐吃了几片,就把剩下的给我了。父亲说,尽管姐姐疼你,但你不能吃独食,好东西要学会分享。从此,我再也不护食了。

父亲的一个眼神,为我指明了方向,明白了家人之间要学会分享,相互礼让,才是家庭和睦的根本。

黑夜送粮

父亲是念过多年书的,周围村镇都有他的同学,他们会在一年里聚上一次,挨家轮换请。父亲同学里有一位朱叔叔,家里孩子多,为了生男孩,一口气生了7个女儿之后,终于有了个儿子,我听父亲说过,他们家住在北边的山里,庄稼几乎没有收成,全靠老天爷保佑。由于孩子多,吃饭靠吹哨来管理,要不然都抢着吃。

一天晚上,天已经黑了,我看见父亲把两袋麦子捆在自行车后面,看样子是准备出门。我跑过去问父亲,要去哪里,能不能带上我?母亲拉过我,你不能去,天黑,路不好走。

后来长大一点才知道,父亲是给朱叔叔家送粮食去了,怕朱叔叔不好意思,选在晚上没人的时间送过去。大晚上的,还得走山路,他们同学之间可真好啊。

再后来谈起这事的时候,父亲说,当年怕他丢面子,只好晚上给他送点粮食,别的大忙咱也帮不了。

父亲助人,却不让人感恩戴德,更不会去炫耀自己的善行,带着求回报色彩的助人之举肯定不是真正的善举。

不喝他酒

父亲的脾气是村里人都知道的。他好善乐施,不会拒绝别人,从不与人为敌,但有一次他生气地拒绝了别人。事情是这样的:村里支书到家里来,说是中午请吃席,由于父亲是村委的成员之一,再说村支书说是私人请,父亲就答应了。可是父亲去了一会就回来了,回到家一言不发地坐在院子里,很生气的样子,只是一口一口地抽烟。

原来村支书请吃席是有目的的,他想让其他人签字同意村里一笔集体款的转账,由于父亲等人的反对,村支书的伎俩没有得逞,不久,父亲也因此被踢除出村委会。

这是后来父亲告诉我的,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坚持对的,就是对的,做人一定要有正气,一定要有骨气!

父亲在世的10个瞬间,留给我们做人的10个道理

父亲的账本

以身护贼

那个年代,村里曾经有一阵子偷盗现象严重,尤其是冬天夜里经常有贼潜入村里偷羊,村里因此组织自保队进行防范,一家出一人,轮流在夜里负责在村里巡逻,我至今还记得和小伙伴拿着父亲们巡逻用的白莲棍玩耍的场景。话说还真巧,就在父亲他们那一组巡逻的某个凌晨,他们抓到了三个偷羊的贼,用绳子将这三个人绑在了村委大院里的树上。等天亮了,听说抓到贼了,村里的人都跑过来看,尤其是曾丢过羊的人,看着看着,就动起手来打这三个贼,刚开始还只是你一下我一下用手打,用脚踢,后来就演变成了用棍子,笤帚,扁担等随手能摸得到的东西来打。我们家和村委大院里一路之隔,当时父亲正在家吃饭,他听到了越来越大的喊叫声,求饶声,父亲立即放下碗,飞快赶到大院,边喊住手边奋力拨开人群,伸开双手,挡住了施暴的人们,由于混乱,父亲腿上还挨了一脚。

父亲对人们劝到,人已经抓住了,等上午公安就来处理,打人可不行啊,再说,人还绑着呢,你们这样算什么!

父亲做的是对的,后来赶来的公安也赞扬了父亲的做法。父亲说,千万不要做落井下石之事,对别人,对自己,都没有好处。

按标准来

我们村有那么几年流行种大蒜,父亲为此还骑着自行车花了一整天时间去外地买蒜种。那个时候大蒜挺值钱,村里好多人家靠种大蒜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我们家也不例外,有一年大蒜丰收,又赶上收购价格高,父亲很高兴,找人开票给家里添置了一台17寸的凯哥牌黑白电视机,我们全家别提有多高兴了,要知道那可是村里的第三台电视机啊!

大蒜那么值钱,村里有人打起了歪主意。收购大蒜是按大蒜个头来定价的,大的大价钱,小的小价钱。父亲把大蒜分的很标准,多少公分规格的就是多少公分,不同袋子大蒜都做好标记,等到收购的过来,父亲都把大蒜袋子一字排开,不扎口,等人验完再扎口。有人为了多卖钱,在装蒜这件事上做起了文章,他们把小的,烂的甚至石块放在袋子中间,再在袋子周围覆盖上大一点的,以次充好,来多赚钱。当母亲从别处看到这一做法并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气愤地说,谁爱干谁干,反正我不会干,那不是骗人吗,丧良心!

父亲持家的理念,是靠自己诚实的双手吃饭,欺骗一时,欺骗不了一世。

挥汗挖窖

印象中爷爷的脾气不好,自离休后就一直住在村里。他老人家的脾气在村里是人人皆知的,本来左邻右舍在家里好好的聊着天,他会突然赶大家走,说翻脸就翻脸。爷爷有那么几年喜欢上了养花弄草,父亲就东一盆西一棵的给他往家搬,摆满了他的小院。我记得爷爷的小院里有一个花窖,深一米半左右,长7,8米,宽2,3米的样子,是父亲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挖出来的,我小时候会经常跑到里面玩,尤其冬天的时候,怕冻的花都会被挪到里面过冬。可是,突然有一天,爷爷的爱好变了,要把这些花花草草全都处理掉,反正不要再看到就好。父亲又连忙用地排车把那么多的花一车一车的转移到我们家里,摆满了一院子,连送了好几天才送出去大部分,那几天我们家跟花卉市场一样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后来爷爷又先后对养鹦鹉,打麻将,下象棋,办报纸等产生过兴趣,父亲都一一满足他的需求与做法。

父亲就是用他默默的行动,给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孝顺,顺着长辈的意愿就是最大的孝顺,哪怕他们的言行多么无常,也要忍。

慧眼识人

大姐把第一个对象领回家的时候,父亲以礼相待,饭后,待大姐送完对象回家来,父亲说了一句话,这个不行。大姐不高兴,郁闷了好多天,自己看上的人,高达英俊,父亲就是不同意。不过最后还是没成,倒不是父亲从中作梗,而是父亲对大姐说了一番话,找对象不是找外表,光有好看的皮囊没有用,过不了日子。

事实上,大姐这第一个对象还真被父亲说中了,徒有外表,身无一技,至今在镇上瞎混,不务正业。

大姐说起这事,都会流泪,别提有多感恩父亲的教诲,她说,要不是父亲那双眼,她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在我们姊妹三个后来长大的岁月里,遇到过不去的事情,我们都会请父亲掌掌眼,把把关,他老人家坚持,了解一个人,别光听他说,要多听听他周围的人怎么说他。

送菜上门

父亲隔三差五会送些吃的,喝的给一位孤寡老人,有时候自己去送,有时候让我们去送,每次所送之物不过是一个冬瓜,或一包白糖,或一盘饺子之类。父亲让我们喊奶奶的这位老人,住在村西北角的一座低矮的屋子,屋里很暗,第一次见她有点害怕,后来见得多了,也了解了一些有关老奶奶的事情。老奶奶十多岁嫁到我村,无奈早早地丈夫就有病去世了,也没有子女,多年一个人孤苦伶仃生活。父亲见她可怜,眼见年纪越来越大,又无人照顾,就主动义务照顾她的生活,直到老奶奶离世,都是父亲一手操劳的。

对素不相识的人都要伸出援手,何况就在自己眼皮底下。父亲是这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不惜一仗

父亲与邻友善,不与人斗,从不跟人干仗,但有一次却差点就跟人打起来,还是跟本村的邻居有关。

这家邻居在村里收菜贩卖,仗着儿子多,又因都是本村乡里乡亲的关系,故意压低价格,欺行霸市,村里人敢怒不敢言。有一年冬天,有外人到村里收波菜,就在我家门口,收菜的是一对夫妻,称足价高,为人很厚到。父亲给他们泡好热茶,摆好小桌板凳,供他们收菜之余休息一下。可谁曾想,村里那位收菜的邻居过来撵这对夫妻,不让他们在这里收菜,说是坏了本村的规矩。父亲劝到,各做各的生意,村里哪有什么规矩。这位邻居依然不依不饶,非要赶人家走。不一会儿,他的四个儿子相继赶来,为他们的老子助阵,父亲更看不惯了,站在他们中间先是好言劝说,哪知他们仗着人多,把这对夫妻的秤杆折断,父亲怒了,说他们欺负人,他们转而攻击父亲,其中两个儿子分别抓住父亲的臂膀,意欲打人,众人急忙上前帮劝,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指责,他们父子才悻悻而去。

父亲就是这样,对村里恶霸没有好脸色,关键时候不惜一仗,他嫉恶如仇的性格深深影响了我们,时时秉持公平公正之心对待自己的工作。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大人,愿他老人家在那边安好!

祝愿天下所有父亲母亲大人儿孙满堂!幸福安康!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34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