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泪唯美句子(梅花泪一一悼诗友何年生)
噩讯传来惊如雷,悲声顿作楚江开。
伯牙断琴为谁泣,孔明抚棺向友哀。
矢志还怜君和我,励节无非竹与梅。
桩桩往事凭月诉,一掬清泪酒一杯。
几年前我心血来潮,突然对诗词有了兴趣,有点空闲便去鼓捣那个东东。这首七律便是那时为吊友而作,当时在“风华全州”诗词群,何年生就对此诗的格律作了斧正。年生是个热心人,是个老资格的诗词玩家,格律稔熟,许多人都受过他点拨。只是年生已经再也不能给人以指点和帮助了,他走了远路。他与疾病缠斗了半年多最终落败,就这么的去了。上面那首诗是我当时写的原始版,多有出律之处,此时用来吊年生竟然是那么的直抒胸臆,我希望年生能再帮我推敲,把它弄成悼亡诗中的名篇,但已经是不可能的事,这是冥冥中的定数吗。
草根诗人何年生其人其事,我在去年的《凡人小事》系列中已作过介绍。年生是落寞的,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见惯的是熙熙攘攘的追名逐利客,年生是那么的卓尔不群,他一直都在向着诗词仰望和攀登,那背影让人看了好心酸。
年生笔名梅开,他是以梅花自喻的。在这个以梅为县名和生长着晋代古梅的地方,年生是把梅花的精神融入魂魄、注入血液,化着了铮铮铁骨的。
梅妻鹤子的林逋孤寂冷傲,“不才明主弃”的孟浩然不为权贵而摧眉折腰,屡遭贬谪的苏轼放达不羁,是写诗的人都是这么的超凡脱俗,还是诗词让诗人精神高贵!
年生是酷爱诗词的,除了挣些口食,诗词几乎就是他的全部空间,他没有妻子儿女的拖累,诗词就是他的妻与子。年生的性格耿直,木讷于世故,是以不入时流。以致在黄梅这个诗词之乡,竟然没有年生的一席之地,尽管他可以睥睨一众诗人。这当然不会是年生的遗憾,诗词界自有年生的江湖,有他该有的地位。
年生去了,去得悄无声息。在这个盛产诗人的时代,少了一位这样的诗人根本微不足道;但在这个缺少诗情的时代,年生却带走了一道风景。用不着惺惺相惜,年生不在乎这些俗套。楚人用楚些来悼亡,那么我就唱一首歌来送送年生吧:
那日君一别,今又雪花飞,
思念你的歌,醉了那枝梅。
白雪飘红泪,滴滴寒香为谁醉?
红颜付流水,片片化骨也成堆!
谁说梅花没有泪,
只是冰雪还未寒透梅花蕊。
谁说梅花没有泪,
只因等你几度寒来望春归。
待到漫山春又红,
共吟花前不枉此生梦一回……
附:
程定国‖凡人小事(四)
黄梅文学 2020-07-20
湖北黄梅县停前镇古称停前驿,曾经是非常热闹的乡村集市。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驿路的衰落,集镇便慢慢地往北迁到一公里的城柳公路边。新集镇比原来的规模更大更繁荣,因那时的农村人大多在家务农,生产责任制后农村一度充满活力,乡村可不象如今这般寥落。在车站旁的一家门面前,摆着一个修钟表的摊位,摊主的名字叫何年生。
那时手表还是很时髦的物件,座钟也是家家必备的装饰品,所以修钟表也还是很吃香的。不过这停前毕竟就是这么巴掌大的地方,似乎还不足以养活一个钟表匠,故此何年生的摊位前总是门可罗雀的时候居多。于是年生便有大把的空闲时间,这时他就会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来看。
何年生是个文学迷,喜欢阅读。如果是别人,修表的生意不大好,肯定就会再倒腾点别的买卖,把这生意做起来。他不,没生意拉倒,我还正好有时间看书呢。各类的文学书刊把他读到如醉如痴的地步。找书看,借书看还不够,有点钱便去买书,其中他最喜欢的是诗词。
诗词是中国文学上两颗燦灿的明珠,集意境、音韵、格律之美于一体,更妙的是诗词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抒发的情感通常不会直白地表现在字面,而是通过比兴的手法把诗意寓于字里行间。这就要求玩诗词的人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否则不但读不懂前人的诗词,更遑论写什么诗词。何年生这一头扎进诗词里,如饥似渴地钻研学习。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对香菱学诗印象深刻,大约这也是何年生的写照吧。慢慢地年生对诗词越来越痴迷,倒把个惨淡的钟表生意不大放在心上,诗词终归是当不得饭吃的,到了该成家的年龄,年生还是把个诗词看得比找老婆还重要些,以致错过了一段段好姻缘。
宋朝有个林逋,人称和靖先生,一生飘逸散淡,终生不仕,而且不愿婚娶,只喜植梅放鹤,号称梅妻鹤子。其诗词成就很大,对宋代诗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直把梅花咏到极至。我不知道是林逋一千年后投生为何年生,还是何年生学前人林逋,总觉得这两人还是蛮象的。但年生所处的时代已不是林逋的时代,其时商品经济的大潮席卷神州大地,没几个人会对诗词来劲,这就注定何年生不可能有辉煌的人生。
后来年生的钟表生意还是歇菜了,他也随着民工潮在外打工。只是对诗词的热情丝毫不减,把业余时间全部用在诗词上。其间还当过诗词论坛的版主,不过这都是义务的,没有一分钱报酬。他还加入了多个全国性的诗社,经常跟诗友探讨唱和。后来互联网的兴起又使诗词红火了起来,年生的诗作便频频出现在各大诗坛。但年生与人不同的是,他对粉丝的打赏和红包是一分不取。
可不要以为年生是个迂腐呆板的人,其实他颇能通达机变,在外打工就担任着企业中层管理的岗位,只是对诗词的痴迷使他显得有些另类。当今社会是诗人辈出的时代,有些人是真正的诗人,他们靠写诗谋得衣食饭碗进仕之阶,更多的人则是因为有钱或有闲而来弄两句“诗词”装装门面,附庸风雅,他们“吟”出的诗不管好歹都不妨碍他们成为“诗人”,这两类人与诗结缘都与功名利禄脱不了关系。而何年生则是对诗词的热爱使他痴迷其间,他既不追求毫厘之利,又不追求诗人之名。他对诗词的执着,如同一位痴情的女子苦苦地守望着她的情郎,哪怕情郎对她毫无眷顾,她也情钟一生,无怨无悔。
年生写过的诗,肯定有千万首之多。填过的词牌,总占全部八百多个词牌的一半以上,数量也是很可观的。大部分都是受到国内诗词名家的推崇和赞赏。如果他要出诗集,起码可以出厚厚的几大本。但是他没有这样的想法和打算。很多都是认真地写过了发过了就心满意足,他追求的是写诗的过程。这里录几首年生的诗,以飨读者。
《秋色三十韵》是年生作的一组咏秋色的七律,根据平水韵三十韵部共作三十首,现录三首:
上平七虞
褪去华妆醉一壶,悲欢尽兴饮屠苏。
风前柳老云纠结,雨后花残谁在乎?
多少绮霞终是梦,得条彩练岂通途。
尊卑亦作平常事,两鬓苍苍且自娱。
下平二萧
月洒清辉泛小桥,吴宫月女奏笙箫。
几堆渔火偷偷熄,两岸江枫叶叶凋。
雁鹭翔云声欲裂,烟帆渡水橹难摇。
谁言寂寞多情史,夜夜风前瘦柳腰。
下平十一尤
天高霭尽淡云悠,镜水楼台一眼收。
耳际犹闻吟午日,湖中似见釆莲舟。
萧萧落木时飞舞,浅浅山溪已断流。
此景身临且感慨,风前却也未生愁。
年生写过很多咏物诗,仅录其一:
咏芍药
百卉丛中竟夺魁,刚强性格厌柔胎。
三辞凤阙千林去,一卸凰冠五月开。
潋滟姿容情似火,清新气韵麝如槐。
精华锻就随秋老,取义焚身入药材。
【七律】盼隐,步杜甫《江村》韵
轻帆一叶逐江流,半度生涯半隐幽。
似鹤徜徉雲里客,如烟淡泊水中鸥。
船头纵笛吹星雨,港上朝阳垂钓钩。
自在逍遥安乐地,清音永伴别无求。
作者简介:程定国,湖北黄梅人,六0后农民工,黄梅县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周火雄 编辑:秋歌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4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