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阅读

指望不上婆婆的句子(我的婆婆)

我是东林夕亭,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点击上面『关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我的婆婆,老无所依了才明白:指望大儿媳妇养老,是个天大的错误

曾经有个朋友跟我分享过这样一件小事:

『有一天跟女朋友一起逛街,路过西瓜摊的时候,我为了彰显自己很会挑西瓜,拒绝了老板给我挑的熟瓜,执拗地选了自己认定的熟瓜,结果,当场切开了之后,证明我错了。

那一刻,我感觉好丢脸,好没面子。那件事让我明白,不仅经验主义有可能出错,很多时候,人喜欢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很有经验。很多人信誓旦旦说就要如何如何,其实不是有底气,而是逞能,结局往往不会好。』

这种事不仅只有那位朋友经历过,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事。有些人可以从这种事当中吸取教训,不再那么自以为是。而有些人,经历了这种事之后不为所动,之后继续重蹈覆辙。

而且,事情也分大小。如果只是那位朋友经历的挑西瓜的小事,其实对人生影响不太大。但是,如果是涉及到生死存亡的大事,押宝押错了,赌注下错了,那就太严重了。

婚姻世界中,有些婆婆就属于这种人,她们仗着自己年长,仗着自己是过来人,觉得自己很会看人,觉得自己做出的决定都是对的,从而唯我独尊。这样的婆婆,结局往往不会好,因为她们总是押错宝,导致自己晚景凄凉。

下面这个女人的婆婆就犯了这种错误,以至于等到她到了晚年才明白:指望大儿媳妇养老,是个天大的错误。

我的婆婆,老无所依了才明白:指望大儿媳妇养老,是个天大的错误

东林老师:

我的婆婆,现在经常打电话问我,“儿媳,你们什么时候回家?”

我每次的回答都一样,“等到过年的时候吧!”

婆婆之所以会这样问我,我能感觉到她是想跟我和好。我之所以那样回答她,是因为我不确定该不该跟她和好,因为我们之间的矛盾太多,而且到现在,很多事情不是我想怎样就可以怎样。

我老公是兄弟两个,上面有个哥哥,因为哥哥做生意赚到了钱,可以经常给婆婆买东西,所以婆婆渐渐地就开始偏心,对我老公是一种放任不管的态度。

我老公这个人其实还不错,虽然年轻时有过不懂事的时候,但是结婚之后,很负责任,对我很好。他既看不惯婆婆对他和哥哥偏心,更看不惯婆婆对我和嫂子偏心。

可问题是,我老公越是看不惯,婆婆就越是偏心,总是摆出一副故意为之的偏心状态,总是在我和我老公面前说哥哥嫂子有多好。

这种情况下,如果哥哥嫂子懂事一点,给婆婆做做思想工作,也不至于有后来的悲剧。然而,他们夫妻两个,都是恃宠而骄的人,婆婆越是偏心,他们就越是怂恿婆婆偏心,以至于到最后,我跟我老公在那个家根本就待不下去了。

我的婆婆,老无所依了才明白:指望大儿媳妇养老,是个天大的错误

之后,我和我老公商量了之后,决定离开那个家,去外地打工,在外地定居。不然的话,在农村老家,得不到善待,指望不了任何人,也赚不到钱,一辈子都会过得极为普通。

从那时出来之后,我们一直没再回去。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在外地的生活渐渐稳定了下来,之后按揭买了房子,迁了户口,孩子也随之出生了。

我们的生活在慢慢好起来,可是,老家的婆婆,却没那么好过了。简单来说就是:婆婆一直指望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养老,结果到了晚年,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大哥大嫂那种人,很自私,之前婆婆善待他们,给他们带孩子,给他们钱做生意,他们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从来没有想过感恩和回报。

公公还在世的时候还好,但自从公公去世之后,婆婆步入晚年了,他们就更加自私了,不把婆婆当老人,反而觉得婆婆是个累赘。他们从来不会做好饭喊婆婆去吃,一直都是吃完了留些残羹冷炙给婆婆吃。

甚至可以说,如果他们不是在老家碍于面子,估计婆婆是死是活他们都不会管。

我的婆婆,老无所依了才明白:指望大儿媳妇养老,是个天大的错误

我的婆婆,老无所依了才明白:指望大儿媳妇养老,是个天大的错误。也就是在一直得不到善待的情况下,她才渐渐动摇,想到了我和我老公。

可问题是,我和我老公现在只能养活我们自己的生活,要还房贷,要养孩子,房子也没有多余的空间给婆婆住,所以就导致一切都只能维持现状,即便婆婆发出了想跟我们和好的信号,我们也无能为力。

对比以前那个嚣张跋扈的婆婆,和现在这个凄凄惨惨的婆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你说她到头来图什么呢?该善待的人不善待,该指望的人不指望,非得去善待和指望错的人,最后想改变的时候都没办法改变,不觉得自己这一生活得很可悲吗?

我的婆婆,老无所依了才明白:指望大儿媳妇养老,是个天大的错误

​有些婆婆老无所依,是自己把路走死了!

上面案例中提到的那位婆婆,就是我们开头时提到的那种“押错宝”“下错赌注”的人,凭借的是她的自以为是,是她的偏心,是她所谓的经验主义。

拿自己的晚年生活和养老问题去乱下赌注,这就可以说是关乎到“生死存亡”的大事,在这种事上一意孤行犯错,最后很难有翻盘的余地。

如果她一直以来对小儿子和小儿媳妇多些善待,最后就算大儿子和大儿媳妇指望不上,也有备选项。可她呢,明明有两个选择,却从一开始就放弃了那个正确的选项,就像考试时做选择题一样,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选的答案是对的,由此酿成了自己的悲剧,这能怪谁?

在这种家庭问题上谈所谓的“义务”,很多时候都起不了作用。对于上面那个女人和她老公而言,他们只能勉强维持住自己的生活,突然加入了给婆婆养老这个选项,他们会很吃力,所以就算他们负责任,也很难做到尽心尽力。

不得不说,有些婆婆老无所依,是自己把路走死了。明明可以行善,非要作恶;明明可以一碗水端平,非要偏心;明明可以让自己有退路,偏偏要自断退路。人生很多事,都不是你错了之后就可以立马回头的,要不然也不会有“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的说法了。希望其他婆婆好自为之,不然你沦落到上面那位婆婆的那种结局,你的晚年生活真的很不好过。

我是东林夕亭,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你有见过那种把自己作到“老无所依”的婆婆吗?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4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