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知识的渴望的句子(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
自学能力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了身边这样一个奇怪的定律,那些在学生时代长得漂亮的人,在成年后,颜值反而大不如前。相反那些学生时代颜值一般,但是生活规律,坚持锻炼的人却反而越来越漂亮了。知识的增长也有着同样的规律,学生时代,不少成绩优异的孩子,在进入职场后,反而混得一般,很难再有学生时代的辉煌。而另一种,学生时代成绩一般,但始终保持着自学能力的人,在工作后,反而能不断晋升。
为什么那些学生年代成绩优异的人,在工作后反而混得一般呢?其根本原因是学习能力的缺乏,他们大多只懂得被动的吸收知识,机械式的重复,这样的学习方法的确能让他们获得优异的成绩,却不利于独立能力的形成,而社会考验我们的是快速学习,以及创新的能力,社会没有标准答案,老板们想要的往往是能够带给公司新颖想法的员工。
倘若一个人不会思考,没有独立的思维,那么他注定是平庸和失败的。
思维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同样可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成为更聪明的人。
英国作家布莱恩·格里瑟姆在其著作《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一书中,系统地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思考、思考具有哪些特征、以及如何用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在生活中提高工作能力,更高效的解决问题。
01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会思考了
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的思考能力反而越发下降了,学生时代我们遇见不会的问题,会自行思考,与同学交流,甚至是通过问老师来获取答案。可如今长大后,遇见不会的难题,我们最想要的不是自己回答而是去搜索栏找答案。
我们越来越不善于思考的本质原因在于我们的进化历程,每个人都在努力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减少思考的成本,这也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盲目从众、轻信他人。
这也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从众现象和攀比的现象。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好朋友拥有某样东西的时候你也会想要,却根本不去思考它是否适合你,你是否真的需要。
如今盛行的消费主义便是用这种方式来引导大众的消费观,各种明星代言的广告,各种影视节目,综艺节目,手机中的各种短视频,购物平台的推荐都在试图引导我们按照他们的想法作出决定。
直觉也是影响我们思考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时候,我们太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而不愿意去深度地思考,这也很容易让我们掉进他人设置的陷阱中。
当然并非所有的直觉都不可靠,有些直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获得信息。
适应环境而来的直觉、总能起到预测作用的直觉、基于漫长实践而得到的直觉、在精准而快速的反馈中发展起来的直觉。
这四种有用的直觉和不可靠的直觉之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他们是有依据的,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而得来的直觉。
要避开盲目做出决定的主要方法,就是要学会思考。
赫胥黎曾说:“一个人的大半生都在阻止自己思考。”
而那些成就伟大事业的人们,往往是善于思考的。因为对真理的渴望,对知识的求知若渴,爱因斯坦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出史无前例的研究,牛顿才能在看到苹果落地时想出万有引力定律。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应该更谨慎的思考,而不是盲目的做出判断。
02创新思考,祝你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清空大脑,把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
为什么我们的思考总是受到限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了,大脑被太多无关紧要的事情所影响。而那些成功人士,往往都能高效地管理自己的经历。像马云、乔布斯这些商业精英们,他们在出席某些场合时,经常会穿同一个款式的衣服,只是颜色不同而已。这就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生活琐事上,花费太多的精力,他们要把时间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精力,不要总是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费心,把困难且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时间去解决。
简单地进行思考
承认自己的无知是智慧的开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公开承认他不懂自己谈到的所有主题,我们这个时代的创新英雄们,往往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从不会觉得自己提出的问题幼稚,也不会因为害怕和别人不一样而感到孤立无助。
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之前,从没有人思考过“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大家只会觉得这是基本的常识,同样很多伟大的发现也是基于这样的基础上的。这些伟大的人们,都具有这样的特质,不把任何事情看作理所当然,简单地提出问题并且不断进行思考。
即使是再简单的问题,也不要轻视它。
坚定而机智
牛顿、爱因斯坦、哥白尼等科学巨匠们,都拥有非常强的专注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曾说:“我想了又想,月复一月,年复一年。99次我都得出了错误的结论。第100次,我终于对了。”专注的力量是非常可怕的,当你如同魔怔一般的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时,答案也会渐渐地出现在你的面前,在某一个时刻,你就能感受到顿悟的力量。
当你面临一个困难的问题,不要轻而易举地选择放弃,坚持做下去,也不要满足于对问题的一知半解,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高中时的一个故事,高中班上有个同学一开始成绩很差,只能勉强上个本三,但是非常喜欢问老师问题,每当遇见自己不懂的知识时,就会反反复复的问老师。一开始许多同学都笑话他,连那么简单的问题也要问老师。可后来这个不断发问的同学,却考上了一所本二院校,在那个普通班里考了第五名。
后来这位同学又考上了研究生,大学时许多老师都很喜欢他,因为他的身上有一种对知识的渴望,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
而我也相信,具有这种品质的人,未来在职场上也会同样受欢迎。
关于具有创新思考能力的人所具备的特征,书中一共为我们介绍了十种,想要了解更多的内容,大家可以去阅读原著,在这里只简单列出其中的三种。
03创新思考,帮你成为优秀的决策者
好的决定者意味着勇于做出决定。
生活中不少人都是选择困难症患者。小到穿什么衣服,吃什么菜,大到做什么工作,和谁在一起。我们之所以很难做出决定,便是因为我们不懂得系统的分析。
不做选择性地排除,做出选择是我们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事情,好的决策者会直面选择不会逃避,要么下定决心做某事,要么下定决心不做某事,总之他们在面临问题的时候,不会逃避,会直面选择,权衡利弊后给出自己一个肯定的答复。
以完整有效的信息为基础
在做决策之前,一定要做好必要的调查工作,了解清楚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举个例子,如果你准备毕业后考公务员,那么就要先了解自己可以报考的领域,以及这个领域的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你准备如何备考。
实事求是
在做决定的时候,不可以盲目地相信自己的感觉,要考虑多方因素,比如竞争是否激烈,录取率如何,这些外在的因素都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
有效地达成目标
每个人的时间和经历都是有限的,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多的收益,也是优秀决策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同样是报考一所学校的研究生考试,有人参加培训班,用四个月成功上岸,为自己争取了更多时间工作,获得实践经验,而有人却花了一年的时间脱产备考。虽然前者花费了更多的费用,却提高了备考的效率。虽然后者没有花钱报班,但是却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成本。
两者之间如何做出选择,就要看你所处于的阶段,对你来说哪一种方式更合适。
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做出决定,作者整理出了七个步骤
1. 思考概念,确定问题:创造概念,分析概念,整合想法
2. 创造想法,组织想法
3. 构思问题的解决方法
4. 评估每种解决方法是否能达成目标,是否符合偏好和价值观
5. 评估风险:成功的概率,每种想法的有效性
6. 做出决定
7. 反思决策
我们在日常做出决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骤来进行。
这本《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并非一本通俗易懂的书籍,书上的案例不多,大部分的笔墨都在讲解理论知识,而这些知识都需要反复的阅读、思考、实践才能被完全吸收。然而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却能感受到“元认知”的升级,这些解决问题的技巧,都能提高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47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