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十二年的句子(双减后再无中等生)
文/跳跳妈妈谈教育
2021年中小学全面使用双减政策,切实为学生减负,实现快乐教学的目标。
为响应双减政策实行,这一年中小学生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多改变。
比如禁止校外补课班开设学科课程,补课班几乎集体消失;
再比如实行5+2课后延时服务,从之前的16:30放学,变成18:30放学;
还有小学三年级以下不留作业不考试,三至六年级只进行期末考试,且禁止公布成绩和排名。
2021年已经结束,双减政策也已经整整实行了一个学期,那么结果怎么样呢?
12年老教师:双减后再无中等生
又到年关,万物归零,在外的农民工都纷纷忙着赶着回家过团圆年,新年是团圆的好日子,但是对于“单身狗”和“差生”来说,确实一场未知的考验,当所有亲戚汇聚一堂,难免会被问感情生活和成绩。
而今年意外出现很多“差生”,曾经的中等生沦为了成绩不及格的差生,这与双减政策有关吗?
一位在小学执教了12年的小学老师,在期末考试之前,给班里的同学做了几套模拟试卷,因为有双减在那立着,一直以来都没留作业和做整套的模拟测试卷,所以老师也很在意这次的结果,结果却让他大跌眼镜。
班级前10名的学霸,成绩依旧很稳定,保持着优势,倒数几名的学渣也没太大的变化,成绩很稳定,波动最大的当属班级里的中等生。
以前能考80多分的中档学生,这次竟然大多数都没及格,这让老师感觉到心理惴惴不安,着急地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这位负责任的老师,甚至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这段时间对于学生太过于放松了,不留作业也没做测试,而做这一切的改变,其实都是为了响应双减政策。
最终得出结论:双减后再无中等生!
双减后首个期末考试,成绩严重断档,呈现两极分化
事实证明这个老师的预判是对的,期末考试成绩与她此前做测试的结果一样,学霸和学渣变化不大,都非常稳定,曾经的中等生出现了大面积不及格的情况。
从整个班的情况来看,分数严重断档,前10名的学霸在290分左右,后30名的学生分数都在200分左右,中间几乎没有过度,这种两极分化的成绩,让家长和老师都非常的担忧。
所谓“近朱者不一定赤,近墨者一定黑。”老师非常害怕这种情况延续下去,班级里的差生越来越多,班级里整体的学习风气受影响,到时候所有孩子都被耽误了。
老师的期末感慨,也让家长感同身受,尤其是中等生家长,面对孩子“山体滑坡式”下降的成绩,简直是心急如焚。
双减下,中等生学习成绩速降的原因
原因一:没了补课班的束缚,学习意识变差
众所周知,双减政策下,不允许补课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是放松了,是快乐了,但这种快乐能持续多长时间呢?没想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就原形毕露。
中等生之所以是中等生,要不是学习天赋一般,要不是学习意识差,此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家长都会送孩子去补课班,双减下不允许补课了,没了巩固学习的时间,这类学习意识和学习态度差的学生,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
原因二:本身学习天赋一般,缺少补课班的巩固成绩下降
上面我们也说了,在小学初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极有可能是缺少学习天赋,他们对于学习不是很敏感。
简单来讲就是,普通孩子10分钟学会一个知识,天赋低的学生,半个小时才能学会一个知识点,这样的学生之前是通过课外辅导班不断地巩固,成绩才能稳定在中等,现在没有补课班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
原因三:减负下,学习强度下降
双减的宗旨就是为中小学生减负,此前中小学生处在高压中,每天都在围着学习转,实行双减后,负担减轻,学习强度下降,如果考察标准和模式不变,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
总而言之,双减下对于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影响非常大,但是从宏观来看,实行双减还是利大于弊的,况且乾坤未定,未来的考试模式会不会改变,谁又能确定呢?
今日话题:
你觉得双减下对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大吗?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5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