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阅读

一个人迷茫无助的句子(这几封信)

前言

朱光潜是谁?

在同时代的大家之中,人们更熟悉的,是丰子恺、胡适、老舍、沈从文,但这一位的成就丝毫不亚于以上几位,而他的文字却平易近人,充满了令人内心感到欢乐的智慧。

这几封信,写给正迷茫、无助又痛苦的你

他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文学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他的代表著作是《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等,但他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却同样价值极高。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20.83 购买

全书是将朱光潜先生曾经在杂志上刊登过的十二封信整理集合,重新出版,这十二封信写得时间、对象各不相同,主要是面对当时的年轻人,内容谈到了朱光潜先生对人生的各种感悟和看法,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关于职业、学习、写作、恋爱、人生等各方面,更可贵的是,这十二封信,放在今天,依然对青年人甚至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一看。

今天,我将简单从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三个方面介绍此书的相关内容。

1.人生观:人生需读书、需运动、需独处

所谓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看法,朱光潜先生的第一封信就告诉青年们,人生需要读书。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这几封信,写给正迷茫、无助又痛苦的你

接着朱光潜又分别聊到了年轻人需要“动”和“静”,所谓动,就是运动,因为只有运动,才“能发展”、“能创造”,这话和“生命在于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朱光潜先生说得更加透彻。

这几封信,写给正迷茫、无助又痛苦的你

他提到:“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所以他劝我们:“多打网球,多弹钢琴,多栽花,多搬砖弄瓦。假如你不欢喜这些玩艺儿,你就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这几封信,写给正迷茫、无助又痛苦的你

只有动,当然不够,于是他紧接着就言“静”了,所谓静,就是享受独处的能力。

因为他认为“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要想学会感受的乐趣,必须要学会放空自己,“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

静与动同样重要,“静的修养不仅是可以使你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极大帮助。”

这几封信,写给正迷茫、无助又痛苦的你

除了这些具体的问题,朱光潜先生还聊到了自己的人生观,在第十二封信中,他郑重其事的聊到:“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大部分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在某一种角色中活得太过认真,不懂得来回切换,而朱光潜先生却懂得这一点,所以他一生尽管也经历过不公平对待,却一直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余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看得重要。”

这几封信,写给正迷茫、无助又痛苦的你

“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虫鱼的侪辈,草木虫鱼在和风甘露中是那样活着,在炎暑寒冬中也还是那样活着。”

2.价值观:世界是“多元宇宙”

什么是多元宇宙?

简而言之,是不用一种价值标准去衡量这个世界。

比如小时候,我们分别好与坏、黑与白,衡量标准单一又极端,但随着阅历增加,我们会意识到这个世界的价值标准其实并不是一种。

“各人资禀经验不同,而所见到的宇宙,其种类多寡,量积大小,也不一致。”

我们在社会中,最先明白的,是“道德的宇宙”,便是用社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一个人。

比如一个女人无端端出轨了,我们就都去骂她,这就是“道德宇宙”的作用。

这几封信,写给正迷茫、无助又痛苦的你

可那女人却不一定认为自己是错,因为她自有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这标准可能是“恋爱的宇宙”,在这个“恋爱的宇宙”中,“我们只能问某人之爱某人是否真纯,不能问某人之爱某人是否应该。”

“恋爱以外,不复另有宇宙。”

但这并非是为那些违背了道德的人们说话,朱光潜先生“不愿为纵欲辩护,我愿青年应该懂得恋爱神圣。”

这几封信,写给正迷茫、无助又痛苦的你

所以他拥护的,是纯真伟大的爱情,却不是借着恋爱称号放纵自己的行为。

除此之外,他还谈到“科学的宇宙”和“美术的宇宙”,这便又是另外完全不同的世界了。

3.事业观:生活第一,事业第二

在书中,我认为对现在的青年人们最有借鉴意义的,是朱光潜先生谈到的关于人生选择问题。

我上学时,总是听到一些这样的言论“只有上学才有出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走不怕。”

上高中时,学习文科和艺术的人一般都会被歧视,他们被看作是学习不好的人没有办法的选择。

选择大学专业时,金融和会计最火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想让孩子报这个专业,一度让财经类院校分数暴涨。

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人们似乎还是有一种普遍的看法,就是考公务员、去国企这是最好的。

这几封信,写给正迷茫、无助又痛苦的你

这些想法是有一定道理,但其实也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很多人。

让很多人选择了他们并不喜欢的工作,在痛苦中挣扎,想放弃却又不敢。

朱光潜先生说:“我常时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一味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兴趣的人,就是没有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任何科目,只要和你兴趣资禀相近,都可以发挥你的聪明才力,都可以使你效用于社会。”

这几封信,写给正迷茫、无助又痛苦的你

“学业、职业和事业应该是三位一体。学业或者职业如果不能成为事业,那就空洞无成就。学业和职业如果不能打成一片,学业就只是私人的嗜好,不能成为社会中的种职分,对社会没有效益;职业也就降为与学问脱节的盲目的衣食营求,干燥无味。”

所以,朱光潜先生鼓励青年人在选择学业、事业和职业时,首先要对自己有全面清晰的认知,只有足够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才能更好的选择人生之路,否则就算成功了,个人也不会太快乐。

这几封信,写给正迷茫、无助又痛苦的你

如今最好的,是网上有了很多职业倾向测试还有性格心理测试,我其实很鼓励大家去测试一下,对职业选择非常有指导意义。

我自己就是吃了这样的亏,从小喜欢写作,但因为自己的虚荣心作祟,在人生之路的选择上,屡次妥协,选择了别人眼里的好学校、好专业,但自己内心的后悔只有自己知道。

学了多年,最后还是对原本喜爱的东西感兴趣,但想要去转变方向,已经太难了。

我也遇到过一些年纪比较小的粉丝,说起自己学习成绩不够好,不知道该不该继续上学,我对他们说,与其痛苦,不如选择一条自己真正喜爱、又适合自己的道路,但在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假如还能挣扎,就算是成绩再差的孩子,也不会轻易选择自己想追求的道路,这既需要勇气还需要抗压能力,太多人无法承受。

这几封信,写给正迷茫、无助又痛苦的你

但早在朱光潜先生那时候,他便已经提出了这样对如今依然非常有指导意义的理论,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感叹大家之风采。

这几封信,写给正迷茫、无助又痛苦的你

总结

朱光潜先生在书中还谈到了许多其他生活感悟,比如对于做事业的态度,对于如何消除人生烦恼,还有成功者需要具备的素质,这些都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55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