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水(野钓走水怎么办)
写在前面
又是一个周末,属于钓鱼人的周末。清晨,摸着月色,背上钓具,穿过昏黄灯光下的城市街道,拐进绵延的小路,颠颠荡荡,来到河边。低头穿过茂密的荔枝林亦或是绿油油的竹林,伴着青草上清凉的露水,来到河边,溜达一圈,寻找自己心仪的钓位。可是突然发现水位上涨,走水变得严重,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作为一个野钓爱好者,在野外钓鱼,碰到上述走水情况,是再熟悉不过的问题了。那我们在碰到走水时要怎么应对呢?本文就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聊一聊这个问题,希望给经常野钓的朋友带来些许帮助,做到有的放矢,轻松去化解这个难题。
找走水不严重的钓位碰到走水要如何应对
野钓
尽量选择不走水的钓位
野钓钓位的选择,相当重要,钓位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鱼获的多少。我们在作钓时,尽量避免更多的问题,那么选择好一个适合钓位相当重要。比如走水是否严重,决定了我们的钓法,调漂,作窝,饵料等等。所以我们在针对走水这个情况时,首先要尽量去避免它,尽量选择不走水的钓位。那要选择哪些钓位可以去避免这个问题呢?
①:洄水湾
什么样的地方才叫洄水湾?洄水湾河流主干道上,水流快速通过的地方,因河流地理位置或障碍物阻拦而形成一块水流缓慢流动的区域,这块地方水流速度慢,甚至相对静止,这种地方水流不能直接通过,而形成了一块内侧弯弯的区域。在这个区域水流慢,适合鱼儿休息,同时也是很多浮游生物休息的地方。所以选择在这个地方下竿,不仅可以避免走水,还选择了在鱼窝附近钓鱼,何乐而不为?
洄水湾
②:缓流处
在选择钓位时,有流水的区域,观察某些地方速度慢,面积一般不大,甚至只有10-20公分的区域,但是往往这种地方浮漂可以站立。或者某些障碍物的正下方,因为障碍物阻挡的原因,这块小区域水流很慢,这种地方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严重的走水。所以这种缓流处,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走水。
缓流处
碰到走水的钓位怎么办?
当我们在选择钓位时,碰到不可避免走水的情况,要如何处理才能更好的作钓呢?一般可以根据走水的严重程度来依次选择下面几种方法。
①:增加饵重
增加饵料比重,或搓大块饵料,增加饵料,线组在水中的平衡力,起到固定钩饵的作用,减少走水的可能性。
饵料里面带大颗粒
②:调顿钓顿
调顿钓顿,就是我们在作钓时,调漂选择调低目,比如调一目,两目,平水,钓目钓得更高,比如钓3-5目,甚至更高。比如常用的,调平水钓2-4目,无钩调平水钓1-4目。这些调钓的核心是增加铅皮的重量,减小铅坠到水底的距离,增加线组在水底里的牵引力,从而减少走水的可能性。
调低目钓高目
③:换大浮漂
根据走水的情况来换一支吃铅量更大的浮漂,比如常用吃铅量2.0的浮漂,换成吃铅量更大一点的浮漂,比如吃铅2.5,3.0的浮漂。但吃铅量越大,灵敏度都会有一定的降低,所以并不是吃铅量越大越好。这个吃铅量的大小,要多试验对比几次,才能找到最适合的吃铅量浮漂,比如吃铅量3.0的浮漂足够应付走水情况,就没有必要用到吃铅5.0的浮漂。
视走水程度,选择不同吃铅量的浮漂
④:钓小跑铅
什么是小跑铅?正因为是“小”,所以这个和“大跑铅”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大跑铅直白一点就是铅坠直接躺底(铅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小跑铅是铅坠(八字环)触底,调整成铅坠直立或不躺底的状态。不管是大跑铅还是小跑铅,这两者的子线都是躺底的,饵料,钩子都躺底,但二者的平衡状态和吃铅量完全不同,但是都可以看出漂像。
小泡铅钓法调漂
⑤:钓大跑铅
钓大跑铅就是增加铅的重量,使铅的重量远远大于浮漂的浮力,使铅坠平躺在水底,饵料,子线,八字环也是躺底。此时要打开铅坠的两个太空豆,使铅坠可以在太空豆之间自由滑动。此时鱼儿只要拉动线组,浮漂钓目和钩子的重量,浮漂就会出现相应的漂像。不管是大跑铅还是小跑铅,子线的长度尽可能选择短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线组的相对灵敏性。
大跑铅钓法-钩子线组状态
⑥:双铅钓法
双铅钓法,就是一个线组上有上下两个不同的铅坠,分上铅坠和下铅坠,上铅坠固定,下铅坠打开可以自由活动。
上铅坠是用来调钓的,首先在上铅坠挂铅皮,下铅坠不挂铅皮,带钩子进行调漂,比如常见的调4钓2,调2目钓目等,此时上铅坠的重量小于浮漂的全部浮力,也就是说这个铅坠不会将浮漂全部拉沉,只会让浮漂处于半水状态。这个铅坠上下太空豆都为锁住状态。
下铅坠是用来钓跑铅,大于剩余浮漂的浮力,把浮漂沉拉沉,并且起到固定钩饵和压线的作用。下铅坠的重量要根据水流速度来决定,水流快就加重铅重,水流缓吃铅量就不要太大,甚至有时候只要略大于浮漂钓目那点浮力即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打开锁定下铅坠的上太空豆,距离大约为8-10CM左右,这样保证下铅坠可以在两个太空豆之前自由滑动,主线也可以在铅坠里自由滑动。还有一关键是,有一点也很关键,就是子线的长度要短,比如10-30公分对折即可。
双铅钓法
⑦:离底钓法
钓离底?对于一些钓友来说这一招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如果走水,我们既然不能硬着头皮去迎击,那我们就采用这种钓离底的方法来适应走水。钓离底,就是减少铅坠的重量,使整个线组悬浮在水中,比如离底10公分或20公分这样子。所以饵料和整个线组会在流水的推动下,慢慢向水流方向移动。这使饵料也变成了一种运动状态,相对于钓底有一种天然的好处。
离底钓法
此时饵料不能雾化太好,雾化过快的话,水流一冲,饵料不知道雾化到哪里去了,这样形成不了固定雾化带的,所以这个时候弱雾化的饵料更适合,此时饵料中多加一点拉丝粉,粘粉之类的,或者多打揉饵料是必要的。这种钓法,往往在接近要提竿换位换饵时往往出现信号,所以这种钓法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提竿换饵频率。
拉饵搓用,搓饵手法控制雾化程度
这种钓法的关键在于调漂,一般采用带双饵料调漂方法,在我们粗找底,下拉浮漂。然后上双饵,调整铅皮,使之到浮漂露出漂目即可,此时要注意饵料大小差不多大小。之后下拉浮漂,找底后下拉浮漂10厘米,这样离底10厘米开始作钓了。根据鱼口不同,调整作钓的水深,直接有鱼口为止。这属于一种进攻型钓法,对钓鱼人的耐心和毅力有严重的考验。但有时效果非常不错。冬季钓鲫鱼,笔者有时候经常用这种方法,效果明显。
鲫鱼收获
⑧:舍弃浮漂
当你如何调整铅坠没有用的时候,这个时候就直接放弃浮漂,采用竿尖钓法,加重铅坠,直接观察竿尖的动作来判断是否有鱼口。这个时候竿子尽量抛满竿,让线组绷直,当然了,此时宜选用软竿作钓,使竿尖晃动的幅度更加明显。这种钓法,经验非常重要,新手朋友们不建议尝试。
水流太急,直接看看竿尖判断吃口
写在最后
以上这些方法就是笔者针对走水会采用到的一些应对方法。在碰到走水时,要根据具体走水的程度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在避免走水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证钓法的灵敏性。正所谓,钓无定法,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选择适合当时鱼情的钓法,才能做到以变应变,有的放矢,做一个灵活的钓鱼人。
最后呼吁每个钓鱼人爱护环境,带走自己的垃圾,留大放小。我是渔动,一个三天不钓鱼就手痒的钓鱼人。如果你也喜欢钓鱼,不妨一起探讨,一起分享那份属于钓鱼人的快乐!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ent/1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