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风范

刀鱼(时隔30年)

从2019年2月1日开始,长江刀鱼的专项捕捞许可证被取消,标志着国内正式禁捕长江刀鱼。从禁捕到现在仅2年的时间,长江沿线纷纷传来好消息,多次发现洄游繁殖的刀鱼群。

就在6月4日,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研究员在嘉鱼站位展开了一次渔业和生物资源的监测调查,结果就惊喜地发现了一条性成熟的刀鱼。这是国内近30年以来首次在长江中游发现刀鱼,意味着刀鱼的繁殖规模正在逐渐向上游扩散。

据江西省九江水产科学研究所调查,达到性成熟的刀鱼亲本可在每年4月中旬抵达湖口江段,之后有一部分会进入鄱阳湖水域产卵繁殖,另一部分则继续沿长江干流上溯。按照近几年的形势来看,预计在未来的一个月内,还将有更多的长江刀鱼会经过长江中游。

问题来了,长江刀鱼为什么恢复这么快呢?

长江刀鱼又名长江刀鲚,学名为长颌鲚。长江刀鱼体型狭长,色泽银白,外观形似一把匕首,因此得名“刀鱼”。刀鱼具有不同的生态类型,如海刀、江刀,其中经济价值以江刀为最高。

江刀

在2011年,长江刀鱼的捕捞产量只有12吨,与1973年3750吨的产量相比,减幅超过99%。从2019年禁捕以来,刀鱼的资源量有所升高,繁殖规模不断扩大,资源有望恢复。那么,刀鱼种群的恢复速度是快还是慢呢?

首先来看一下媒体的报道案例。早在去年6月20日,工作人员就在鄱阳湖发现了大量的刀鱼繁殖群体,产卵场共发现3处,这是近十年来首次发现大规模的刀鱼群体。

还有消息显示,在庐山市的火焰山水域(刀鱼的产卵场之一)有人一次性就捕捞上来几百条刀鱼,资源丰度由此可见一斑。当地老渔民反映,上一次看到这么多的刀鱼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渔民捕捞刀鱼

其次,再从刀鱼的繁殖特征来看,刀鱼快速恢复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在上世纪70年代,长江刀鱼的性成熟年龄平均为2~3龄,但随着长期的过度捕捞,性成熟年龄逐渐提前到1~2龄。和其他鱼类相比,刀鱼的性成熟更早,繁殖能力更强,世代更新周期短,容易发展壮大。

长江刀鱼的产卵量能达到3~4万枚,自然孵化率较高。自从2021年长江全面禁渔后,刀鱼的后代群体不会再遭到人为捕捞,因此成活率大大提升。

国内多地发现长江刀鱼,禁渔可以放开了?

从上述两方面不难看出,长江刀鱼具有快速建群、扩增种群的繁殖优势。禁捕短短两年就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果,实在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靖江江段刀鱼的捕捞量变化趋势图

但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刀鱼还无法形成渔汛,总体的资源储量并不高。和上世纪70年代3000多吨的年捕捞量相比,如今的刀鱼资源完全不值一提,还不到一个零头。因此,长江刀鱼保卫战才刚刚开始,当前的恢复形势应该进一步保持。

全国多地发现长江刀鱼,这并不意味着长江禁渔可以逐渐放开,恰恰相反——这种现象意味着当前的禁渔措施是有效果的,应该进一步加强管控,严防非法捕捞和交易,防止禁渔成果被不法分子篡夺。

这种考量并非多虑。事实上,非法捕捞长江刀鱼的案例确实有很多,而且是屡禁不止。比如在2019年5月,渔政人员就在镇江五峰山附近水域发现了一起非法捕捞案件。被抓获时,渔民已经捕捞了10.5公斤的野生鱼,其中就包括20条野生的长江刀鱼(见下图)。

有上海市民反映,在长江入海口地区非法捕捞并售卖刀鱼的现象依然存在,市场上江刀每斤要价3000元,海刀的价格则从300~1000元不等。

在上海崇明的水产市场和高档餐厅中,很多销售的正宗长江刀鱼其实就是野生鱼,甚至有水产供应商表示,“只要提前一天预定,基本上都有货供应”。在2019~2020年间,江刀依然是某些水产市场上的主角,这一现象着实令人唏嘘。

正宗江刀

总之,禁渔的成果来之不易,渔政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巡查监督,从消费端入手摸底排查,斩断黑色的利益链条。对于人工养殖的刀鱼,最好打上识别标签,完善水产品的可追溯系统,进一步把养殖刀鱼和野生刀鱼区分开,做到滴水不漏,全面排查。

长江刀鱼依然面临着很多严峻问题

回过头看长江刀鱼的捕捞历史,从鼎盛时期到走向没落,前后也只不过是20多年的时间。而在这20年中,过度捕捞只是其中一个致危因素,水电工程的兴建以及日益严峻的水质污染也同样难辞其咎。

长江刀鱼是典型的洄游性鱼类,洄游通道是否畅通直接决定着亲鱼的繁殖能否成功。然而,长江的梯级水电大坝却阻断了这一通道,削弱了长江与湿地、湖泊之间的联系,导致湿地逐渐萎缩甚至大面积丧失,生物多样性和生产能力也明显下降。

三峡水库

除了水利工程,长江沿线的水质污染也很严重。在2006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的数据就显示:长江全流域的废水排放量高达185.6亿吨,排放的污水在长江中形成了长达650公里的岸边污染带!

到了2015年,长江流域排放的废水总量进一步增加到了346.7亿吨,这还不包括火电厂直接排放的流式冷却水和矿坑排放的废水(约有368亿吨)。从2005~2015年间,长江沿线废水排放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直到近年来才有所控制。

化工废水直排长江

一个现实问题是,长江大部分水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现象,部分支流还存在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对鱼类的生长繁殖会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河道采砂、疏浚航道等人为活动也同样会对刀鱼的产卵场造成破坏。

我们该如何保护长江刀鱼?

针对长江刀鱼目前的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保护:

第一,继续尝试以长江三峡为主的生态调度,为四大家鱼、刀鱼等洄游性鱼类人工“助产”,减轻大坝的负面影响。

第二,进一步提高长江沿线的污水排放标准,增强污水处理能力,减少废水排放量。优化沿江城区的排水管网建设,通过生态修复措施改善长江沿线的生态质量,恢复湿地(产卵场)面积。

第三,进一步扩大刀鱼的人工养殖规模,降低市场需求对野生资源的压力。刀鱼的人工养殖还可以为增殖放流助力,提供苗种,弥补自然繁殖的不足,值得大力推广。

对于长江刀鱼的保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要上头条#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ent/14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