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鲈(珠江新霸主)
珠江,又名粤江,因流经海珠岛而得名。珠江是一个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汇聚而成的复合水系。
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个省市,从而形成支流众多、水道纷纭的特征,并在下游三角洲漫流成网河区。
流域分布在广东省境内的6个市县,分别为虎门、蕉门、洪奇门(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八大口门流入南海。
一说起珠江,就不得不让人想起,长期盘踞在珠江水系里面的罗非,罗非是广大垂钓爱好者,又爱又恨的一种鱼。
曾经称霸珠江的罗非鱼
罗非这种鱼,想必在珠江水系垂钓过的钓友都知道,大罗非虽然垂钓乐趣是有,但当地人并不喜欢吃罗非鱼。其实,真正让人讨厌的还是小罗非,不仅个体小,且非常贪吃一来就一群。
罗非鱼是外来入侵物种,并非我国本土鱼类,由于过度的放生和养殖逃跑,导致了在珠江干流和支流,都具有很大的种群群体。
罗非鱼入住珠江以后,在珠江水系里面迅速生长繁育,加上罗非鱼几乎没有天敌,很快在珠江水系里面称王称霸。
前一段时间,有钓友在珠江水系里面垂钓时,发现小罗非鱼闹窝情况,要比以前垂钓明显少很多,但却钓了不少鲈鱼。根据钓友描述说,钓获的鲈鱼其实并非本土的鲈鱼,而是美国的加州鲈鱼,又叫大口黑鲈。
珠江水系的大口黑鲈,从何而来?
大口黑鲈它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在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台湾,随后又在1983年引进深圳、惠阳、佛山等地,开始人工繁殖,并于1985年人工繁殖成功。
如今的大口黑鲈,在我国的淡水水域除北方部分地区以外,均有它的出现,其中以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广东等地,很有多人工饲养的大口黑鲈。
大口黑鲈是属于淡水型鱼类,喜欢栖息在水温较暖的湖泊与池塘浅水处,尤其喜欢沙质或沙泥质且混浊度低的静水环境,以及清激的缓流水中。
根据大口黑鲈的繁殖情况来看,大口黑鲈的生长速度极快,一年便可以达到性成熟,且能正常的繁殖。体重在1千克左右的大口黑鲈,每次怀卵量约在4~10万粒之间,并且每年可产卵1~2次左右。
之前珠江水系旁边,有很多人工养殖大口黑鲈的养殖场,由于每年几乎都会受到暴雨、洪水的袭扰,导致被洪水倾覆,养殖的大口黑鲈窜逃到珠江水系里面,并且迅速繁殖扩大种群数量。
来至美国的大口黑鲈,为何能成为珠江水系新霸主?
有人可能质疑,大口黑鲈不是不耐低温,怎么可能称霸珠江?经过人工改良后大口黑鲈,水温在1~36℃之间生存,10℃以上开口摄食,它不但可以在淡水中生活,而且能在含盐量为10%以内的淡水中栖息繁衍。
大口黑鲈是典型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鱼苗体长达到3.5厘米长便开始摄食小鱼,成年的大口黑鲈日摄食量非常大,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会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
珠江水系的小罗非鱼数量变少,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被凶猛的大口黑鲈当成食物了,不光是罗非鱼,就连虾类、爬行的两栖龟类,都能被它蚕食,也影响到了本地鱼类,其危害性要远远超过罗非鱼。
有当地钓友说,大口黑鲈最多也不用怕,只要准备好一支路亚竿,就能将大口黑鲈变成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钓友们,在珠江水系垂钓,你是更希望钓到大口黑鲈,还是罗非鱼呢?对于垂钓大口黑鲈,你有什么好的技巧吗?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ent/1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