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血液的颜色是什么(章鱼有多神奇)
近些年来,章鱼成为了动物猎奇爱好者关注的对象。凭借着许多特殊的身体构造,章鱼甚至被称为可能是“外星生物”的候选。当然,章鱼就是实实在在的地球生物,不过,这不意味着章鱼没有特殊之处。实际上,章鱼值得我们注意的特点,还有很多。
交配即死
对于章鱼来说,交配就是它们一生的终点。雌章鱼是有同类相食的本性的,在交配的过程中,她就可能会把自己的雄性伴侣给吃掉。雄性章鱼自然也不甘心就这么死去,由于他们是通过交接腕来实现交配的,所以可以尽量在交配过程中保持较远的距离,并且骑在雌章鱼的背上,以获取相对安全的位置,在危险的时候能够迅速逃脱。即便如此,很多雄章鱼仍然难逃被吃的命运。
雌章鱼也没好到哪里去。在产卵之后,雌章鱼会在2-10个月的孵化期专心保护自己的卵,甚至连吃饭也顾不上。等到卵孵化后不久,这些雌章鱼也仍然不会进食,最终死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世界上最毒的章鱼
蓝环章鱼是分布于澳大利亚海域的一种小型章鱼,喜欢生活在的珊瑚礁和潮汐池中,通常臂跨不超过15厘米。别看它体型小,但是杀伤力非常惊人,几乎是世界上最毒的动物。对于蓝环章鱼来说,毒死一个人简直易如反掌,甚至有研究表明,仅仅一只蓝环章鱼的所有毒素就能够在1分钟之内毒死26个人。
实际上,人在刚刚被蓝环章鱼攻击时并不会感到疼痛,而是在1个小时后才会开始发作。因此,有时候就会有人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它施毒。
幸运的是,蓝环章鱼并不好斗,所以除非遭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否则额它们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另外,如果救治及时,那么中毒者依然有机会被挽救回来。
最巨大的章鱼
北太平洋巨型章鱼(水蛸)是目前已知体型最为巨大的章鱼,臂跨甚至可以达到4.3米,大概相当于2个姚明的臂展,体重则可以达到15公斤。不过,它们的卵非常小,只有饭粒那么大。这样可以保证它们生产的数量,据介绍,雌性北太平洋巨型章鱼一次可以生产10万颗卵。
惊人的变色能力
世界上能够变色的不止有变色龙,章鱼也可以,而且甚至能力更加优秀。它们的体内有一种色素细胞,这是它们变色的关键,可以让它们在一瞬间从成千上万种备选颜色中选出一个和周围环境最为接近的。
在变色的过程中,章鱼还需要借助它的肌肉。在章鱼的细胞里,有一个充满了各种色素的弹性囊,科学家称之为细胞弹性囊。当肌肉紧缩的时候,弹性囊就是伸展,就会有更多的颜色能够展现出来。当肌肉松弛时,弹性囊也会收缩回到正常尺寸,这些色素就不那么显眼了。
无处不在的大脑
我们的大脑都是生长在脑部,分布非常集中。但是章鱼不同,它的大部分神经元都分布在自己的触手上,所以每一只触手都可以独自行动、抓捕猎物、感受周围环境。因此,如果说章鱼到处都是大脑,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
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所以即使章鱼自己已经死亡了,它的触手仍然还能够存活下来,继续在四周捕捉猎物放到嘴里,直到大约1个小时后才会死亡。
另外,章鱼属于无脊椎动物,由于没有骨头的连接,所以这些无脊椎动物的身体相对更容易断。不过,章鱼并没有这种烦恼,即使失去了一只触手,它也可以通过强大的再生能力重新获得一只,像壁虎一样生命力顽强。
章鱼的能力远超你的想象
章鱼的智商已经超过你的想象了?别急,它还有更多另一意想不到的能力。
章鱼的体力也是非常好的,它可以搬动比自己重的物体。章鱼可以喷出墨水来保护自己,不过对于深海章鱼来说,这个技能已经被遗忘了。章鱼是非社会性动物,它们不喜欢群居,而是更擅长独来独往。章鱼甚至可以利用周围的贝壳和岩石来搭建自己的住所,在搭建的过程中,它们灵活的触手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确保住所的安全可靠。蓝色血液
为了能够顺利地在海洋世界获取氧气,章鱼的血液也演化得非常特殊。我们的血液中充满了血红蛋白, 而章鱼则遍布着而血蓝蛋白。这种蛋白富含铜元素,在氧气含量低、温度也较低的海洋世界,血蓝蛋白比血红蛋白更有助于对氧气的运输。因此,如果你伤害一只章鱼,会发现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而不是我们这种红色的。
长在头顶的眼睛
章鱼的眼睛很大,而且长的位置非常奇怪,是位于它们的头顶。这两只眼睛被封闭在一个软骨囊中,而这个软骨囊则生长在头盖骨上。
你可能觉得这是低等生物的一种缺陷,认为人类这样的眼睛才是最棒的设计。实际上,和章鱼的眼睛相比,人类的眼睛简直弱爆了。实际上,人类的眼睛有许多缺陷,还有巨大的盲区,而章鱼完全没有盲区。同时,章鱼的眼睛里还有很多光感受器,这更加提升了它们的视力。
活吃章鱼?不要命了?
章鱼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不仅可以烹饪后食用,甚至还有很多人喜欢活吃章鱼。尤其在韩国,这种美食被称为San Nak Ji,非常受欢迎。据说活章鱼的口感比熟的要更好一些,而且味道略甜,所以很好吃。
但是,吃活章鱼也是有一定风险的。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不下5个人因为吃活的章鱼而丧命。这是因为,活的章鱼在挣扎过程中可能会利用自己的触手吸住食客的喉咙,导致窒息事件。尽管很多的餐厅都明确标注,建议彻底咀嚼后再吞咽,但是很多人还是没有注意到这样的要求或者抱有侥幸的心理。虽然每年5个人的数字看起来并不多,但既然存在风险,还是建议大家谨慎。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ent/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