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技巧

会议记录怎么记(用)

卡片笔记写作法 ¥34.9 购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相信很多人都会在互联网上搜索找想要的答案。互联网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可方便的代价就是我们根本没有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忘得很快也就理所当然了。如今的知识迸发,让人们学习新知识变得容易。正巧我这几天阅读了德国著名学者卢曼的《卡片笔记写作法》,结合我此前学习的“知识管理”理论,把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

用“知识管理”的视角读《卡片笔记写作法》自我精进,这方法很赞

尼克拉斯·卢曼是德国最为著名的当代社会学家,他也是“卡片笔记写作”方法论的创立者。相信大家都知道“水生万物”这个概念,世界也是由简单到复杂,且有迹可循发展变化着。卢曼的“卡片笔记写作法”也是基于此而诞生的,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自成体系,让你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找到有价值的内容,为我所用。

我们为何要记笔记?

用“知识管理”的视角读《卡片笔记写作法》自我精进,这方法很赞

写作其实是一个流程严谨的活动,从无心地获得灵感,到阅读海量资讯,都为我们提供了创作便利。但是我们还是困在“我写不出内容”的怪圈里无法自拔。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在时间安排上比别人有更多的自由,但最伤脑筋的问题仍然是拖延和动力不足。造成这样的情况,恐怕是我们对待解决的事情缺乏充分的认知,就好像大学时期,如果你坚持不懈地遵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学习,通过考试是没问题的,但这种方式不会使你成为掌握学习、写作、记笔记本领的高手。学习者在完成考试后多半不会继续自主学习,而是庆幸考试终于结束了。

用“知识管理”的视角读《卡片笔记写作法》自我精进,这方法很赞

在知识管理理论体系中,是否为我们所用界定了“信息”和“知识”。举个最为常见的例子,我们会时不时地查看手机上的日历,以便了解某一日的农历。这一个过程我们看到的是信息。忽然有一天,我们将这一个月的重要工作安排记录在日历中,此时的日历就为我们所用,变成了一个有用的知识。

拿着笔阅读,就会迫使我们去思考所读到的内容,检查自己的理解。如果我们不用自己的话重写一遍,往往就会误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所读到的东西,因此写作是检验我们是否理解所读内容的最简单方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子”,从小学生的课后作业,到工作时的会议记录。动起笔写下某一个场景发生了什么,亦或者是我们在读某一本书,查阅资料时的心得体会。是一次信息的深加工,也是获取知识的第一步。

笔记需要分类,知识更需要分类

有经验的学术读者通常是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并试图结合其他可能有用的方法;而没有经验的读者则倾向于采用文本中已有的问题和论证的框架,并将其作为既定的内容。优秀的读者能做的是发现某种方法的局限性,看到文本中没有提到的东西。

《卡片笔记写作法》将笔记分成了“闪念笔记”“永久笔记”和“项目笔记”三种。卢曼也将这三类笔记记录在不同卡片上加以归档,放在不同的盒子里,以便日后需要的时候所调取。如今我们可以依靠“云笔记”这一重要工具,按照书中的笔记分类进行记录,让我看到的为我记录,为我所用。

前文中强调的“信息”和“知识”的界定,让我们知晓在阅读有价值的内容时,笔记的记录一定要跟得上,更是让知识由“隐性”变“显性”的重要过程。把突然浮现的灵感记录在“闪念笔记”中,把日常工作学习或工作记录放在“永久笔记”或“项目笔记”中,文字的记录就把原来从未被纪念的内容显现在人的眼前。聚沙成塔,在日积月累后,隐性变显性也就是自然而然地过程。

全神贯注于每一项任务,不要一心多用

用“知识管理”的视角读《卡片笔记写作法》自我精进,这方法很赞

根据一项引用量很大的研究,频繁出现的电子邮件和短信所造成的不断干扰,会使我们的工作效率降低40%,并使我们的智商至少降低10%。尽管这项研究从未正式发表过,并且没有对何谓“智力”进行过任何说明,也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它似乎确实证实了大多数人的看法,即我们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的问题。

基于此,我们应保持在读书或工作中频繁地触碰社交工具或者购物网站。当计划好要学习的时候,只要在阅读时拿着笔,按照书中的建议,做好卡片笔记,并在笔记之间建立联系,越来越多的想法就会自动涌现出来,你的写作任务也会自然而然地得以推进。阅读、思考、写作,这些是你无论如何都要做的事,只需要在这期间做好笔记,正确放入卡片盒,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life/5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