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匈事件(3海里变12海里)
1958年的一场炮战,决定了以后中国与台湾的走势,炮打金门,在毛主席的战略中是极具智慧的手笔,这一战,给美国上演了一出好戏,让美国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战略家,这也是美国很难看透中国的根本所在。
今天历史求知所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发生在1958年的金门炮战。新来的朋友可以先点个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炮打金门当时的世界局势
1958年7月,中国东南沿海正在遭到台风的侵袭,当时时任中国解放军福建军区政委的叶飞正在和官兵们一起与百姓共同救灾抢粮。就在他们忙得不可开交的情况下,一个通讯兵找到了叶飞,通知他马上找到一部保密电话,与北京总参作战部联系。叶飞听到后,知道将会有大事发生,不敢怠慢,马上赶往了军区的作战室,一到作战室,值班的参谋长就赶忙递过来了一部保密电话。
叶飞
给他打电话的是中国中央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王尚荣,王尚荣向叶飞下达了中央的命令,按照中央指示,毛主席命令由你指挥炮打金门。叶飞楞了一下,按照正常情况指挥作战应该是军区司令员的任务,毛主席为何要指名身为政委的叶飞来干这件事情呢?事后大家才知道,当时时任福建军区司令员韩先楚患上了急性肝炎,在北京304医院进行治疗。
说到炮打金门,在1949年10月24日,叶飞就曾经指挥渡海进攻金门的战斗,叶飞带领部队在金门岛苦战三个昼夜,但是因为当时中国海上力量薄弱,军队的后勤补给也跟不上,国民党在金门拼命抗击,我军在金门吃了败仗。再到后来朝鲜战争爆发,全中国的重要物资与兵力全部侧重朝鲜战场,再加上美国的航母也开到了台湾海峡,解放台湾就此告一段落。
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叶飞调集了从朝鲜战场上下来的部队,部署在金门的对岸,1954年9月3日,解放军调集了数百门大炮炮击金门,一时间金门岛上硝烟弥漫,国民党部队并没有及时用炮兵回击,而是使用空军轰炸。中国解放军与国民党开始了一场与空军的对抗,在这期间,一共击毁空军飞机12架,击伤42架,给国民党空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这两次战斗的指挥,都是由叶飞领导的,对于同金门部队的作战,叶飞也是非常有经验的。对于金门的地形,与战略部署他是非常熟悉的。但是他并不明白的毛主席在这个时候炮打金门的真正用意是什么,一个小小的金门岛,到底在这背后有什么重要的关联?
1949年中国解放军与国民党精锐部队展开了大决战,4月21日,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天堑,一举突破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毛主席命令三野部队迅速突破分割包围,不要给对手喘息机会,迅速出兵占领福建,做好准备,一举解放福建厦门。
而这时的蒋介石宣布下野,也为自己找好了退路,那就是保住福建,退回到台湾,希望有朝一日反攻大陆。
最后在解放军的不断攻击下,福建的大部分军队退回到了金门岛,金门岛只有120平方公里,这是国民党的最后负隅顽抗的堡垒之战。金门岛特殊的位置使得毛主席与蒋介石对这个地方都十分的关注。
蒋介石宋美龄
金门处于厦门的出海口,是重要的咽喉要道,金门岛能够作为保护台湾岛的阵地,金门岛保不住,就守护不住台湾岛,等到有一天蒋介石想要反攻大陆,金门岛还可以作为反攻大陆的前沿阵地。当时中国解放军海军力量薄弱,叶飞带领的部队在金门岛上完全被国民党的海军与空军断掉了后勤补给,根本无法完成对金门的解放,后来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航母开到了台湾海峡,中国海军更没有机会在金门进行抗争。
1954年12月份,美国与台湾签订了《共同防卫条约》,台湾受美国保护,为了表示自己的强硬态度,美国在签订条约时表示,美国会尽力保护台湾,甚至不惜动用原子武器。这些狠话甩出去,安慰了蒋介石也安慰了跟随美国的一众小弟,但是在毛主席眼里,美帝国主义一直都是“纸老虎”,美国的把戏,毛主席看的一清二楚。
毛主席很清楚地看明白了,美国才不会为了台湾的利益发动核武器战争,这只是美国给他的一众盟友吃宽心丸。在1955年,中国同美国在万隆会议上进行进一步的商谈,双方同意以和平姿态解放台湾,美国方面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在波匈事件之后,美国对华的态度大变,声称要消灭一切社会主义国家,台湾也在抓紧准备,在金门与妈祖调集10万国民党部队,在中国大陆使用国民党空军投放大量的传单,空投了不少的特务,甚至还在福建沿海地区进行轰炸,对于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蒋介石的种种举动,毛主席早已有了主意。
毛主席
毛主席决定要炮打金门,戳破美帝国主义的纸老虎,当时的毛主席很好的预料到了,美国内部的一些声音,会让蒋介石放弃金门、妈祖,退守台湾,进行独立。但是蒋介石一再反对,表示一旦他退兵,解放军就会发动攻击,蒋介石不断搞动作的行为,也被毛主席看透,祖国不能被分裂,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是自家的事情,毛主席决定尽快炮打金门,阻止美国想要分裂国土的念头。
炮打金门,最高打出一分钟1500发炮弹
身在前线的福建军区指挥官叶飞在听到命令后抓紧时间进行作战准备,当时正是台风季,福建方面准备得十分艰难,一方面要对抗大洪水,另一方面还要对所有的作战基础设施进行加固,好在这些从朝鲜战场上下来的英勇战士,经过朝鲜战场上的烈火考验后,视这些困难于无物,勇敢坚韧,很快完成了准备工作。
同时国民党部队也在积极调集部队,在金门马祖一线调集了大量的武器,装备,所有的能战的军官也都调到了一线。统筹这次战争的一线作战指挥就是蒋介石的嫡系,胡琏,胡琏在1949年与叶飞在金门打过一仗,由于胡琏的即使补充,叶飞在金门岛上吃了败仗,这次狭路相逢,两边都摩拳擦掌。
胡琏
对于炮击金门,毛主席也是有一些顾虑,在解决中国领土纷争的问题上,国家主权不容商议,但是当时台湾海峡还有美国的海军舰艇,万一打到了美国的舰艇,就会从中国的内政问题变成为国际问题,美国也不会善罢甘休,在经过一再的考虑后,毛主席当时也没有想出很好的办法。
只打蒋舰,不打美舰,这条命令,就这么从部队上传了下去,但是枪炮无眼,谁也不敢保证就一定打不到美舰。但是作战命令与作战安排已经下达,也就只能开打,8月23日17时30分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炮击金门这一震惊世界的一战打响。
金门炮击一打响国民党方面就有三位军官被炸死,其中还有两位重伤。解放军在金门前线调动炮军与大范围运送物资,国民党方面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在一开始国民党还是损失了三名军官,这就不得不说,国民党的大意防范,使他们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胡琏根本没有预料到解放军会突然发动攻击,当时胡琏正在跟俞大遒吃饭,胡琏反应快,赶紧跑到地下工事躲避,俞大遒后来被救起,险些死亡。解放军459门火炮在15分钟之内,打出来2万多发的炮弹,打的炮管都变红。
金门阵地一片火海,电话线全部炸断。在解放军暂停炮击的五分钟时间内,国民党炮军少量部队也在进行反击。但是紧接着,解放军就开始了第二波炮击的准备,火力压制国民党的零星炮击反击。
在炮击过后的的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第三轮炮击解放军只发射了少量炮弹,主要针对出来抢修与营救伤员的部队。在这三轮炮战打完后,当天的任务全部完成,国民党方面死伤超过600人,其中不少是军官。
当天夜间蒋介石应该会听到消息,但是在第二天在国民党会议期间,有人向他汇报的时候,他却说了三个“好”,这是为什么呢?被人打了还说好?这是气糊涂了吗?并不是,这样一来,蒋介石就可以向美国要援助,要求美国帮助台湾协防中国,果然美国随即调集了舰队到了台湾海峡。
蒋介石
炮打金门后,提出领海问题
在炮打金门后,毛主席决定停止炮打金门三天,然后发布了一项重要的声明:中国的领海线是12海里,这为中国在海上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打下了基础。炮打金门的目的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第二是要解决中国的领海问题,金门的位置正好处于中国的领海线以内,中国用这次的炮打金门,向外界宣明了领海线的位置。
在炮打金门的过程中,出现了很有趣的一幕,在对美蒋联合舰队轰击的时候,我们军队的命令是只打蒋舰,不打美舰,但是当时谁的心里也没底,枪弹无眼,但是前线部队也没办法,只能按照命令,尽量避开美舰。当时的炮击打到了国民党的战舰美乐号,船体被炸成两截,美珍号被炸残,船上滚滚浓烟。
被打伤的两艘军舰,频频向美国军舰求救,请求支援。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美国军舰在发现炮击之后,马上调转方向,急速向料罗湾以南的外海上驶去。根本就不管挨打的国民党军舰。后来叶飞回忆此次战争,说:“我们炮声一起,美国军舰就跑掉了,我们在监控录音里听到蒋介石那边的谈话,都在问我们受到炮击了,朋友呢?回答:什么朋友啊,早跑了!”
总结
毛主席的这一仗一石三鸟
其一,解决了台湾的问题,让台湾分裂独立再无可能。
其二,解决了中国的领海问题,大炮的范围之内,就是领海的范围,向世界宣示,中国领海不可侵犯。
其三,戳破了美国纸老虎的面孔,让世界上其他国家看到美国的真实面孔,打灭了美国的嚣张气焰。
毛主席的这一步虽然是一步险棋,但是毛主席很好的控制住了局势的发展,此一战决定了中国对外的整个局势的发展,为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海洋问题打下了基础。伟人的战略深远英明,这一战奠定了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基础。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本期的朋友就点赞评论关注支持一下吧,咱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金门战役,纪事本末》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11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