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大事件(美国人怀念1979年春节)
1979年初,邓小平的肖像连续两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2月5日的一封,标题叫做《邓来了》。“邓来了”是指邓小平来到美国了,这个封面便是纪念了邓小平访美这一历史事件。
1979年元旦,邓小平致电美国,表达中美正式建交的喜悦之余,接受了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发出的的访美邀请。
邓小平和其夫人卓琳将在1979年中国春节之际前往美国进行访问。这也是三十年来,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出访美国。总共历时九天的访美之旅,同时也是中美领导人间的破冰之旅。
美国媒体界都积极地、全面地关注着这一历史性事件。美国媒体称,邓小平此次访问在全美掀起了“邓旋风”,展现了中国外交方面灵活性的显著提升。
一、“一年于始,万象更新”
1978年11月,在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做出了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定。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应邀前往美国进行访问,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和中美关系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的联系。
对美国而言。
一方面,美国想要牵制和抗衡苏联,中国在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同苏联签订过《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择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毛泽东提出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
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中国频频出现摩擦。
1969年3月,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挑衅说,苏联将用原子弹对中国进行军事打击;对于正统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话语解释权,中苏两国共产党争论不休,使中苏之间的敌对关系达到不可调和的状态;苏联还在国际范围构建了反华联盟,中国被迫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苏联沙文主义盛行,在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苏联成为了中国国防和外交上的主要敌人。
1969年4月,中苏之间发生珍宝岛事件。之后,美国看准了“中国牌”,连续几次公开表明,改善中美关系将作为美国外交目标之一。
另一方面,中国的庞大经济体是美国不能轻易放弃的市场。
在当时,中国尚且不是经济大国,消费水平低下。
但是中国既然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单就人口基数而言就可以证明其存在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而对于美国商人而言,早就注意到了中国这片蓝海。
1977年9月30日,在接受《农民报》采访时,美国总统卡特说,“在过去的九个月,中国人从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购买了大量的小麦,我希望我们的农民也能分享中国的购买订单,我们要做我们能做的一切来达到这个目的。”
对中国而言。改革开放后,中国与美国建立友好关系是践行政策的关键一步。
一方面,在苏联对中国实施一系列封锁、恐吓政策之下,中国同美国结成战略联盟对苏联进行牵制,改善国际关系之余,有益于转移国内的政治矛盾。
另一方面,在西方国家中,美国是当时唯一没有承认新中国合法地位的国家。和美国政府关系的缓和,势必会为中国有助于在国际上制造良好的外交环境,进而对中国刚起步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针会有很多正面的影响。
1979年1月28日清晨,邓小平带领中国代表团总共二十人,乘坐波音707-2406号专机启程美国华盛顿。
当天不是飞机出行的好天气,外交部礼宾司特意在出行前向邓小平确认。
有两个方案:一是大雾天气、起降困难,改期出行;二是天气尚可,立刻出行,但存在一定风险。邓小平毫不犹豫地指示:“起飞,现在就走!”
邓小平后来解释,“一年于始,万象更新。”他是特地把这次访美定在了大年初一出行。
二、美国白宫像充了电
1月28日下午,邓小平率领中国代表团在美国马里兰州的空军基地安全着陆。
美国政府领导人已在此地等候多时,对邓小平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当天,邓小平顺利入住布莱尔国宾馆。
有趣的是,到达美国后,邓小平参加的第一场活动并不是日程表上的公务活动。
邓小平在宾馆换了便装,径直去了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的家中参加家宴。
原来,1978年5月,布热津斯基访华,正是受了邓小平的款待。当时,布热津斯基曾打趣邓小平,是否会因为中美关系正常化而遭遇麻烦。
邓小平随即回答,“当然有, 在台湾就有不少反对者”。
听闻邓小平机智的回答,布热津斯基震撼不已,当下便承诺说,如果邓小平访美,一定要邀请他到家中吃饭。
1月29日,在美国华盛顿白宫南草坪上,卡特总统为邓小平举办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白宫外的街道上,数千名爱好和平的美国进步人士聚首等待。他们挥舞着手中的两国国旗,表达对中国贵宾此行的欢迎。
伴随着群众们的鼓掌和欢呼,邓小平和其夫人卓琳由美国派出的专车送达白宫。
在白宫南草坪上,中国的五星红旗和美国星条旗,随风飘扬。
卡特夫妇和邓小平夫妇一同踏着红毯、登上主席台。
此时,礼炮齐鸣19响。
乐队开始奏乐,整个草坪回荡着中美两国慷慨激昂的国歌。
之后,两国首脑共同检阅了三军仪仗队。
美国政府举办隆重的欢迎仪式,来迎接异国的副主席,并且检阅三军仪仗队。
这种级别,是极其少见的礼遇。根据布热津斯基的回忆,“白宫的氛围就像充了电一样,我记得白宫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激动人心的场面!”
先是卡特致词表示欢迎,“很有历史意义的,今年开始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而今天,我们又迈进了一步”。
就在此时,令人胆战心惊的一幕出现了。
一个穿戴红色贝雷帽的女记者失声尖叫,引起人群一片混乱。又出现一名黑衣男子快速跨过警戒栏,直冲邓小平的方向冲去,手里还握着一把短匕首。
好在美国联邦特工反应迅速,从侧面将该名男子击倒在地,红衣女子也被顺利制服。经过审讯得知,红帽女郎是革命党,黑衣男子是三k党。
虽然有不愉快的刺杀插曲,但欢迎仪式如常进行。
在两个刺客被架走之后,被打断的卡特又继续演讲自己的欢迎词。刚刚卷进危险旋涡的邓小平,始终神情如常,注视着听讲席,保持着优雅的微笑。
在卡特发言结束后,邓小平紧接着发表答复词。邓小平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必定对国际形势的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仪式完成之后,卡特夫妇和邓小平夫妇站上白宫侧面的展示台,向离场的群众们微笑招手。
之后,双方互送了礼物。卡特赠给邓小平三罐熊猫牌香烟,邓小平回赠了一幅中国杭州的双面绣。
三、邓旋风刮遍全美国
1月29日上午,中美进行了第一次会谈,双方先就国际环境的问题进行了意见交换。邓小平明确地表明了中国方面的态度:中国倡导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
中国不希望打仗,需要较长的和平环境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1月29日下午,接着双方展开了第二次会谈。提及朝鲜问题时,邓小平提出:朝鲜提议恢复南北对话,并且希望同美国进行直接的谈判;提及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时,邓小平表明:我们认为美苏有必要签订这种协议,但单靠协议不可能奏效,更重要的是要做踏踏实实的工作。
1月30日上午,卡特和邓小平继续进行了第三次会谈。聊到中国台湾问题时,邓小平说,“中国人不会把自己的手捆起来”;对于越南侵略柬埔寨,苏联表示支持一事,邓小平讲了中国对越反击战的相关情况。
通过会谈,邓小平和卡特还代表中美双方协定成立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在北京和华盛顿轮流举办;签订了中美航空协定,建立中美直通航线。
正是在此次会谈之后,邓小平把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延伸到解决香港和澳门的问题上。在这一伟大构想下,香港和澳门在二十世纪得以顺利回归,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又上了一个台阶。
1月29日晚上,第二次会谈结束后,美国还举办了华丽的国宴招待邓小平。
这场国宴,全世界的多数人都在关注着。国宴是对外国宾客最高级别的礼遇,而这场宴会,根据布热津斯基的说法,是卡特夫妇操办地最用心的一次。
大厅内用一千多支五颜六色的山茶花装饰,白色、粉色、红色,直直挺立,散发着新鲜的香气。为什么要选用山茶花呢?
因为山茶花最先由中国人发现并培育,国宴此举来表示对中国的尊重。关于此次宴会的主菜,卡特也花费了很多了心思,最后选择了海鲜。
总共有150多个宾客出席了这场宴会,乐队演奏着中美两国的民间小曲,三家美国电视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台都转播了这场历史性的盛宴。
在这热烈而友好的氛围中,卡特向邓小平祝酒,语重心长地说,邓小平此次访美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月31日,美国费城的一座著名学府——坦普尔大学授予了邓小平名誉法律博士的学位。其后,邓小平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进行会面晤谈,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话题进行意见交换。
尼克松向邓小平建议,除了哲学家、律师和教授,中国应当注重对工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邓小平高兴地接受了这则建议,表示中国不但需要技术人才,还需要管理方面的人才。
当天晚上,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卡特总统又为邓小平精心举办了一场文艺晚会。
表演单里有一首《我爱北京天安门》,是当时中国最流行的一首儿歌。演出者是一百多个肤色不一的美国小朋友,他们唱着汉语歌,歌声稚嫩却有力。
演出完毕,邓小平夫妇跟随卡特夫妇登上舞台,和这群可爱的表演者一一握手。邓小平很高兴,俯下身来,祥和地轻吻了一个女孩的额头。随后,他又亲吻了五个小朋友表达友好。
这一幕,让美国领导人和观众很是惊讶。在他们的观念里,中共领导的行为模式是非常规则化的。
虽然亲吻额头在美国是非常常见的问候礼,但邓小平能够入乡随俗,完全打破了美国人原有的刻板印象。
摄像镜头拉近,可以清晰地看到邓小平真诚而亲切的神情,在场的美国观众不禁为之动容。次日,美国媒体发布新闻称,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亲吻孩子的场景,也许能教美国政治家们重新亲吻孩子。
四、“向一切先进东西学习”
接受美国广播专访时,邓小平指明了这次代表中国访美的三个使命:一是联结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友谊;
二是了解美国人风俗、生活习惯和建设经验,向一切先进东西学习;
三是交换中美关系和国际问题的意见。经过文艺晚会和三次会谈,第一个使命和第三个使命已经交了满意的答卷。
接下来的行程,邓小平则重点放在了美国领先全球的工业公司和高科技公司的参观活动。
2月1日,邓小平到达亚特兰大。在美国唯一一次内战南北战争中,亚特兰大是主战场之一,一度被战火摧毁为废墟。时至邓小平访美,亚特兰大又恢复成了经济发达的城市,甚至在美国南方的发展最快。
蒸蒸日上的亚特兰大城也非常期盼能够和刚刚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的中国进行经济贸易方面的联系和合作。
福特汽车公司,是邓小平在工业项目领域考察的第一站。为何选中福特公司呢?
原因有二:
一是福特是全美最大的汽车企业,已形成了最先进的产业链条和管理模式;
二是福特公司很早就和中国存在贸易往来。1913年,福特公司就向中国售出过250辆小汽车,由其创始人亨利·福特亲自促成。
孙中山还曾亲自写信给亨利·福特,助力于中国汽车行业。
15年后,上海设立了福特公司的经销店。
在1978年,中国刚刚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福特公司第一个抛来橄榄枝,主动要在中国兴建汽车工厂。
邓小平主要参观了福特公司LTD型汽车的生产作业。
他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很认真看汽车的制造过程,中间不时向工作人员发问。
问题问得很细,也很专业,问到了点子上,工作人员甚至以为邓小平是内行人士。
整个参观下来,邓小平脑海浮现出大大的两个字:差距!
LTD型汽车的生产线完全由计算机进行控制,平均一两分钟就能装配出一辆汽车。
中国的全部汽车公司一年的总产量,竟然不及福特公司的月产量。
而汽车工业的差距,背后反映着两个国家综合工业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
邓小平很是感慨,在参观结尾,向众人说道,“中国需要发展汽车工业,二十年后定会看到成绩,中国将通过建设四个现代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邓小平对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景,表达了一代中国领导人的信念感,感动了中国代表团,也感动了在场的美国人。
2月2日,邓小平来到了休斯顿。他把考察的重心转到了高科技领域,参观了位于休斯顿的林登·约翰逊航天中心。
在这里,邓小平参观了宇宙飞船阿波罗17号的指令舱、月球车以及登月模型;见到了宇航员约翰·格伦,在其指导之下进入当时试飞的飞行模拟器,亲自感受了航天飞机从十万英尺高空落地的经历。
这次参观活动中,邓小平依旧细致认真,跟宇航员问了很多航空器的相关细节。关于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邓小平心中已有蓝图。
2月3日,邓小平在休斯顿又参观一家工具公司之后,启程前往西雅图。西雅图城专门派来一架专机,迎接邓小平。飞机机尾拉着彩带,上面呈现着“欢迎邓小平访问美国”的标语。
在西雅图,邓小平参观了美国波音公司的总部。邓小平和中国代表团先是参观了有六层楼高的747科技的装配中心。
此前,中国向波音公司订购过三架707客机,而那时747客机已经在生产状态。然后,邓小平又参观了六个生产工作流程车间,并且亲自登上一架巨型喷气式客机进行仔细参观。这些飞机对中国来说,还是相当新型的设备。中国任重而道远。
2月4日,美国波音公司董事长和美国联合航空总经理为邓小平举行了宴会。邓小平向波音公司表达了感谢,“我们亲自来看了看,感到很有收获”。
邓小平又一次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美好友谊;中国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于先进的工业文明和高科技文明,中国还有很多向美国学习的地方。
未来,中美双方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存在着大量合作的机会。
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处长的唐龙彬是这次参观的亲历者之一,据他的回忆,“邓小平看得特别仔细”。
第二年,波音公司将第一架飞机顺利交付中国,并且首度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波音公司在中国航运和货
运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邓小平在波音公司总部,随口说的一句“总 有一天我们也会造飞机的”,后来也成为了现实。
在此期间,对于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中美双方签订了一系列的友好合作协定。
邓小平指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大门都世界各国的朋友都是敞开的。
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可以开辟大量的合作领域、沟通许多的合作渠道。
对于美国而言,中国是很大的市场,中美贸易将不只是仅仅几百万美元的量级,而是高达几十亿、甚至几百亿量级的合作。
正是从邓小平访美之后,中美贸易往来日益增加。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和苏联关系的改善,在战略上,中美联合反苏的联系日益削弱。中美两国经济贸易往来上的突飞猛进成了中美关系新的支撑点。
2月5日,伴随着西雅图的蒙蒙小雨,邓小平的九日访美活动就要结束了。
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他不知疲倦、争分夺秒。除却在美国华盛顿的会谈和宴会,赶赴到美国亚特兰大、休斯顿和西雅图三座城市进行参观和学习。
他总计参加了80场会谈、20场宴会,发表了22次正式讲话,并且八次接受美国新闻媒体的访问,在整个美国掀起了一片热潮。美国《时代》周刊称:邓来了,美国刮起了邓旋风!
参考资料:
《美国刮起了邓旋风—1979年邓小平访美始末》程中原
《“旋风九日”,邓小平访美》陈天璇、班纬、徐剑梅、傅双琪、余玮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李艳辉、龙潭
《从中苏分裂到联美抗苏》张林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2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