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屯事件(关东军为何敢擅自发动)
文/青禾
1928年,蒋李阎冯联合发动“二次北伐”,向坐镇北京的奉系张作霖宣战。奉军接连战败,张作霖眼看大势已去,不得不准备离开北京,撤回奉天老巢。
6月4日,张作霖乘坐专列途经皇姑屯车站不远处的三洞桥,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设的炸药炸成重伤,经抢救无效,几个小时后在大帅府死去,年仅53岁。
与以往的军事干涉行动不同,“皇姑屯事件”是日本驻外军队(关东军)无视日本政府政令及外交政策,独断专行策划的第一起事件。
而皇姑屯事件,不只对东北乃至中国的政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在日本国内引发了不小的连锁反应。
张作霖终于惹毛了日本人
要说张作霖和日本人的关系,也是复杂而微妙的。
起初,张作霖是日本人选定的在华利益代言人,多年来,日本人给张作霖各方面的支持,卖军火给张,投资帮他盖兵工厂,在奉军中派驻军事顾问。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因为日本人的支持,张作霖打赢直系的吴佩孚,入主北京,将势力延伸到长江一带。1925年,张作霖的部将郭松龄倒戈反奉,靠关东军的支援,张才得以击败郭军。
可以说,张作霖能够登上“东北王”的宝座,并入关逐鹿中原,离不开日本人的“帮扶”。
当然,作为回报,张作霖也与日本人签订了许多公开的和秘密的条约,允诺日本人在东北的利益。
可惜,张作霖这个人鬼得很,并不甘心做日本人的傀儡。空头支票开了一个又一个,等到兑现利益的时候,却各种拖延和不合作。
特别是1926年他在北京建立“安国军政府”后,逐渐和英美发生较密切的联系,而对日本有所疏远,甚至有所对抗。
1927年4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组阁后,先后召开“东方会议”和“大连会议”,讨论对华政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处理满洲问题”。
田中要求对张作霖施加压力,着手解决所谓铁路问题。
从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多次找张作霖,要他在出让满蒙新铺设铁路给日本的条约上签字。张作霖想方设法推诿,不是在条约上只签个“阅”,就是让芳泽去找地方政府协商,成为解决不了的“悬案”。
日本人都快气疯了,对张作霖恨得是咬牙切齿。 认为“受日本栽培的张作霖长的太大了”,是“日本实现满蒙政策的眼中钉”。
02.“皇姑屯事件”的策划与实施
“东方会议”上,极端“鹰派”的军部,特别是日本驻东北的关东军,就极力主张采取强硬手段:
一方面,趁张作霖困难之际,向张索取更多的“满蒙权益”;另一方面,如张作霖继续拒绝日方要求,则秘密布置对之实施暗杀,造成东北群龙无首、形势混乱的形势,趁机出兵占领整个东北。
当时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中将就提出,为伸张日本的在满权益,必须使用武力,与张作霖谈判是无济于事的。
如今又过了一年左右,“满洲政策”依然没啥大进展,继任的关东军司令官村冈长太郎,与其前任武藤的主张一致,早就想干掉张作霖了。
1928年5月,村冈秘密派遣竹下义晴少佐赴华北组织刺客,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得知后,即刻找到竹下进行阻止。
他的意思是,这事得做到滴水不漏,否则万一失败,有可能会牵扯到军方及日本政府。所以,“由我来干好了”,出了事情则由自己一人担当。
计议之后,最终决定由竹下“直去北京详细侦察张作霖的行动,几月几日乘火车逃往关外”,然后,将这些情况密报河本,再由河本具体策划。
河本选择的暗杀方法是埋设重磅炸药,地点则选在了皇姑屯车站附近的三洞桥。
在这个地方,满铁线从上面穿过,京奉线从下面穿过,日本人在此活动,不会引起别人注意。而且,根据当时签订的南满铁路条约,中国军警不能靠近南满铁路,这就为他们埋设炸药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为确保万无一失,河本又秘派日本特务到京奉铁路沿线的山海关、锦州与新民等要地,侦察地形与张作霖专车通过的时间,随时电告他,还派人跟随张作霖一起登上了离京返奉的专列。
后来他还是不放心,在张作霖专列开车之前也上了车,一直跟到了山海关,亲自看到张作霖到了山海关后,才换乘日军专列迅速赶到奉天指挥部,指挥他的谋杀计划。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23分,当张作霖所乘坐的第十节车厢(也即80号车厢),完全进入三洞桥之后,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第四中队长东宫铁男大尉在河本的指挥下,一按电钮,“轰”一声,炸药爆炸,黑烟飞扬至200米上空。
03.关东军“竹篮打水一场空”
“皇姑屯事件”之后,日本人贼喊捉贼。他们伪造现场,杀死了两个中国人,并在其身上放了来自“国民革命命军司令部”的密信,诬指是南方北伐军所为。
当然,由于伪造的太假了,奉军中也没几个人相信,但是又找不到证据,只能任由其成为一桩悬案沉了下去。
直到二战结束东京审判时,才由事件参与者东宫铁男揭露供述,后来,河本自己还写了本《我杀死了张作霖》,进一步揭示了谋杀的过程。
话说回当时,关东军苦哈哈地策划了一场大谋杀,原本是想着张作霖一死,东北群龙无首,必定大乱,关东军就可以趁机出兵入侵东北。
可惜千算万算,没想到,张作霖乘坐的蓝钢车异常坚固,连一幢十几层的楼房都可以掀翻的120公斤烈性黄色炸药,竟然没能把张作霖当场炸死。
张作霖被运回帅府抢救,虽然还是不治身亡,但为奉军内部稳定局面赢得了宝贵时机。
他们把张作霖已死的消息捂得严严实实的,大帅府的厨房照常开张作霖的饭,医官也天天到大帅府换药并填写医疗经过和处方,一切都证明张作霖还活着,并且受伤不重。
日本总领事还派夫人到帅府探访,当时是张作霖的五太太寿懿当家。寿夫人因为张作霖的死哭得死去活来,但是听闻总领事夫人来访,马上梳洗打扮出来陪客,并开香槟与总领事夫人一起庆祝大帅鸿福齐天,得逃大难。
由于戏做得很足,日本人一直被蒙在鼓里。6月21日下午,奉天省长公署才正式公布张作霖逝世消息,此时距离皇姑屯事发当日,已整整17天。平津前线的张学良早已经化妆为普通士兵,秘密返回,接掌了东北大权。
政局平稳过渡,日本人如梦初醒,却为时已晚。
而且,张学良一上位,半年的功夫就“东北易帜”,火速归顺了南京政府。
关东军辛苦搞出了皇姑屯,国际国内背了不少骂名,最后啥也没捞着,反而还加速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
04. 日本国内的“军主政从”
因为“皇姑屯事件” 是没有经过日本政府批示,关东军擅自搞出来的,田中首相通过参谋本部得知实情后,信誓旦旦地跟裕仁天皇保证,要严惩不贷。
毕竟,这么大的事都不请示政府一下,政府的威信何在?再者,新的代理人还没选好,这么猴急地就把前一个干掉了,这不是破坏了计划嘛!
不过当时,情绪归情绪,事情已经发生了,东京方面当然也希望能趁乱取利。结果到最后,利也没取着,可不该秋后算账了。
矛头首先对准的就是河本。
但是当时,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已经抬头,“军主政从”的观点正在国内疯狂蔓延。所谓“军主政从”,就是要以军队为主,其他政治经济什么的统统靠边站。
河本就是军主政从的狂热支持者,早在1919年就加入了鼓吹军主政从的组织“二叶会”。
因此,田中首相企图追究河本等人责任时,却遭到了军部的强烈反对。军内少壮派军官如冈村宁次、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人,采取坚决袒护河本的方针。并且他们还得到了陆军大臣白川义则及其他陆军上层人物的支持,结成陆军全体维护河本的阵势。
田中首相屈从于军部的淫威,对河本做了停职的小惩。但是,在野党又借此事为由头,纷纷指责政府在“满洲某重大事件”中充当了黑后台,不仅于日本利益毫无帮助,反倒把事情越弄越糟。
1929年7月2日,田中内阁在内外交困和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被迫总辞职。
而“皇姑屯事件”之后,更是刺激了日本军部激进派的狂妄,导致日本军权膨胀,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直到1945年二战中战败。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read/6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