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唱歌好听的句子(那些被编为曲子用来唱的词)
我们今天唱歌,都是很好理解的歌词,可是古代唱歌是怎么唱的?有歌词吗?
据《旧唐书》里记载:“自开元(唐玄宗的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当时的都市有很多以唱歌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节拍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便是最早的词了。五代十国时期,倚声填词成为风气。西蜀与南唐,经济文化最为发达,成为词人的汇集地。西蜀花间词中,以韦庄成就最高;南唐词人中以李璟、李煜、冯延巳最为出色。进入宋代,名家辈出,经历了词的繁荣时期,并在苏轼、辛弃疾等大词人的手中得以提高与发展,与唐诗并称。进入清代重新发展,纳兰性德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不仅在清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说到唱词,不得不提的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不仅意境优美,还有浓厚的哲学意味。中秋夜作者望月怀人,想象驰骋,创造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矿远孤高的意境,抒发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在月亮的圆缺中,思考人生。作者面对浩瀚宇宙,赞美明月,并写出了自己徘徊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心理。但考虑再,三还是留恋人间的美好。词的下阙,在情与理的冲突中,作者还是清醒地把握住了现实,道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卸下了他的心事,并向人世间发出最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长娟”。这首词堪称中秋绝唱。这么美又这么有哲理的词,当然就被搬上屏幕演唱。
晚唐词人温庭钧的《菩萨蛮》:
菩萨蛮
温庭钧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甄嬛传》的主题曲,听起来缠绵悱恻。这首词描绘的是一幅美女梳妆图,流露出的是闺中贵妇的苦闷与寂寞,可能正好映射出,宫中嫔妃的落寂与哀愁吧!“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这两句写出闺中女子的慵懒状,可见其百无聊赖的心情。她梳洗打扮完毕后,前后照镜子。最后一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写衣裳,崭新的小褂上,刚用金线绣了成双成对的鹧鸪。一个“双”子,和女子独身一人,更突显出她的孤独,使这首词的意境得到升华。作为宫斗剧的主题曲,再配上姚贝娜独特的嗓音,堪称绝配。
这首词第一次听,是万梓良版的武侠剧《陆小凤》的插曲,用在爱而不得的场景上,再配上孤独的音乐,让人听了心情也跟着主人公的心情起伏。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作与宋高宗绍兴五年,当时词人在金华避乱。国破家亡,词人颠沛流离,词情极为悲切。暮春时节,狂风催化,落红满地,触景伤情,日色以高,而作者却无心梳妆,可见她是多么悲苦。花开花落年年相似,而物是人非年年不同。往事堪哀,欲将它们诉说,却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她也不愿意一味沉浸在痛苦里,想出去游上玩水,希望自己的痛苦能在山水间排遣。但她妈上就说:“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她的愁绪太浓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愁重舟轻,因而否定了游春计划,最后两句设想极为新颖,非常贴切,故历来为人称赞。
古诗词的优美,不仅在于它优美的语句,还有它的所表达的意义。所以诗词是我国流传千古文化瑰宝,读来让我们受益匪浅。
本文由新月青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zhishi/1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