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夜班的幽默句子(“他加我也加)
“他加我也加,想跑也跑不了。”
“白天加白班,不瞌睡;晚上加晚班,睡不着。”
“大家加,才是真的加,加班真好。”
“有空就去‘加班’吧,去完成那些我们还未完成的事!”
11月15日,网传浪潮集团在山东的一处办公区内挂出如上标语。随即,这些花式加班标语迅速窜红网络,引来热议。
公开资料显示,浪潮软件成立于1994年11月7日,注册资本3.24亿元。经营范围包括通信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发、生产、销售;通信及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截至11月15日收盘,该公司每股报收12.78元,涨幅0.63%,总市值41.42亿元。
其实,这已不是浪潮第一次因“加班”而引发讨论。2016年就有人爆料称,公司提出员工申请自愿放弃年休假以及实行6×12小时工作制春节、国庆随叫随到等要求。随后,又有自称浪潮员工家属的网友发布疑似“奋进者选拔细则”截图,截图显示浪潮鼓励员工争当“奋进者”,而不申请奋进者或申请后没有做到的,则需“退出干部序列,年度评价不能评为S、A。这些都先后引起过关注和讨论。
一、“加班文化”的前世今身
加班文化也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啊哈,谁让中国人那么勤劳!
在古代并没有周末这一说法,古代的周末叫“沐休”制度,据记载,“沐休”制度最早是要追溯到西汉时期,而且在古代的时候也是没有周日这一天的,古代的中国只有六天,所以是上班六天,“沐休”一天。
古代还真要加班,不过有时候你加班反而还要被领导批评。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叫张挟的地方法官是一个工作狂,一心一意都扑在了工作上,就算是放假也没有回家休息,后来当朝的宰相知道了此事后,特地跑来批评他,“曹虽有公职事,家亦望私恩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你不能因为工作而把家庭忽略,家里还有妻儿以及老母亲还在等着你,在古代百姓是很重视“孝道”文化,张挟的做法在古代就是不孝的,所以被宰相批评。
当然,古代也是有加班制度的。如唐代的“夜直”制度,到了清代,工作制度更加严苛,若是遇到皇帝在城外的圆明园主持早朝,那么许多城内的官员必须午夜就爬起来更衣上路,以便能准时到达,毕竟上班迟到先得挨三十大板。在这种极早的办公制度下,值夜班的传统依然没有被废除,所以清代有的官员逢上值夜班的话,直接连续上48小时。如果国家有大事发生,连续上一百多个小时的班,也属正常。
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工作狂开始不以西装革履为标志,而是以连帽衫为标志,一群群高智商的IT人在科技巨头公司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加班神话。技术革命、经济进步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增值,也带给我们一种名为“加班”的文化,越来越多的人被裹挟进加班的洪流,“加班文化”进入蓬勃发展时期。1987年,电影《华尔街》描述了工作和财富至上的高管们在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里加班工作,电影中那个肆无忌惮地抽着雪茄的戈登-盖柯告诉世人:贪婪有益。如今,“加班文化”已不再是IT、金融这些高智商人群的专利,“加班文化”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难怪就连在一家文化企业行政岗位工作的友人也调侃说自已的工作是“5+2、白+黑”。
新的研究表明,世界各地的员工每周平均投入9.2小时进行无偿加班,这一数据比一年前的7.3小时有所增加。许多企业营造“努力”的氛围,敦促我们 "进步和磨练 "或 "更努力地工作"。自疫情发生后,各国失业率普遍上升,我们的工作周也变得更长,虽然有时不在办公室,但工作任务已牢牢地捆绑着我们,个人和职业生活之间的界限已经消失。
二、现在的“加班文化”有多可怕
“加班不可怕,就怕加班有文化。”表象的东西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深入骨髓,这可能就是文化的力量吧!
国内互联网企业“996”的工作方式一直存在争议。曾有阿里员工表示,在公司整个氛围影响下,几乎所有人都是自愿加班,到下班时间,根本没有人走。加班光荣,有事没事熬加班的现象已经扩散到其他行业及其带来的后果已经开始显现。
特殊情况下遇到急活儿,加班完成工作,大多数人能够理解。可广大劳动者抵触的,往往不是加班本身,而是畸形的“无效加班”“被动加班”。比如,有些领导不喜欢员工比自己走得早,觉得加班能给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强行让员工陪着,认为这种加班就是奋斗,还把是否加班当成绩效考核标准,导致“形式主义加班”蔚然成风:有些员工已经在工作时间内兢兢业业完成了本职工作,无需加班,但却无奈回不了家。尽管没有工作状态,也只能“装模作样”地表演。单纯为熬时间而加班甚至已经在国内成为普遍现象,很多企业部门,尤其事业单位部门都有潜规则,无论有没有工作,领导不走大家都不会走,大家都在为领导的加班做无谓的时间牺牲。
人生在世,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天天放弃家庭,放弃休息,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而加班,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而工作,当加班漫长无期,生活没有目的,焦虑、抑郁袭卷而来。失去了对生活的向往,轻生念头很容易出现,某世界制造工厂前些年连续跳楼事件其实当时就为无休止的加班现象敲响了警钟。
过度加班,为了加班而加班,过度工作带给人员的不仅是身体健康的损害,更可怕的是职业倦怠对我们的精神层面的损伤。
三、一起对“加班文化”说不
过度的忙碌和压力不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崇尚奋斗不等于美化加班!
近年来,我国“过劳死”“抑郁”“职场非正常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加班盛行、工作压力大是重要原因之一。现在就开始,向畸形的“加班文化”说不。
就象文章开头浪潮公司用加班标语营造“加班文化”已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济南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在网上看到关于浪潮加班标语一事,将前往浪潮集团调查此事,具体情况等调查结束后才能知晓。该工作人员介绍,如果企业把这些标语落实到规章制度里,则违反现行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会纠正这样的行为。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向“加班文化”说不, 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必须认识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是一体的。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作息制度,合理人员岗位,提升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加班管理制度等方式,告别“加班文化”。近日,字节跳动更新了企业内网上的加班管理规定,把作息时间调整为早上10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每周工作5天。另外,晚上7点后加班需提交申请。消息一出,引来网上热议不断,纠偏之举,值得肯定。
作为一名职场人,我们也要敢于对“加班文化”说不,不能为了加班而加班。加班不等于热爱工作,只要每一个人勇于表达意见,微小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就能形成撼动行业潜规则的呐喊。
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zhishi/1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