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书法之美的句子(自然之妙有)
我知道,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书法的核心是汉字。汉字是由表形文字发展而来的表意文字,与自然不可割裂,书法的发展也与自然息息相关,古代书法家在对自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认识和实践中吸取精华,注入到书法艺术中。东汉书法家蔡邕曾说:“书肇于自然”,唐代草书大家张旭从孙大娘舞剑悟得草书笔法的神韵。书法研究的理论家在形容书法时的语句也从自然人文拿来所用,如“担夫争道”“千里阵云”“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等等。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则把八种点画与自然紧密的练习起来,其意义就也许是更形象的说明和理解书法的点画吧。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用力也);
(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的在其著名的书法及书法理论煌煌大论《书谱》中,有一大段文字从自然环境的意象来联想书法。
孙过庭《书谱》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用,非力运之能成。”
结合书法与自然来试分析书法的自然之美,虽不可能完全钻却,但足以让我们产生联想,这也是欣赏书法自然美的一种形式。
悬针垂露之异
“悬针垂露之异”,这里说的针就是针尖的针,我们看楷书“川”字三个竖笔是不一样的。最右边的竖,是非常尖的,就像悬起来的针,所以叫悬针竖。中间这一竖画叫垂露竖。垂露是什么意思?我们在自然中很容易发现水滴,比如松针下面滴下一点水,在要滴下而又不落的瞬间,水滴是最具有张力的,当水滴达到最重时滴落了。同样三个笔画,三种不同的写法,悬针、垂露都是他对自然形态的联想。宋书法家米芾在《论书.答翟伯寿》有句话:“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大概是指写坚画终了有个回笔的动作,使得收笔处圆融、有力。
“奔雷坠石之奇”
唐代书法大家怀素的草书,笔式变化就像天空的闪电一样,非常诡异的笔画。“奔雷坠石之奇”,自然界中往往有这一现象,一个大石头悬悬在崖边,几乎要掉下来了,但又牢稳的立在那里。楷书四大家的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是险绝一路,如“下”字的一点,就给人一种悬崖坠石,给人似落非落的心理感受,这就是“奔雷坠石之奇”,孙过庭就是通过自然联想,给人一种审美感知的考验。
“鸿飞兽骇之资”
鸿,大雁。鸿飞,是指鸿鸟南北迁徙飞翔。这里形容书法就像大雁在飞奔走一样。大雁迁徙时,成群结队在空中飞行,浑身充满力量。兽骇,骇,害怕,吓跑,羚羊在被猎豹狂追的时候那种奔跑的动作,给我们的感觉是惊恐,以极快的速度飞奔。苏轼的字的点画、组成,大多倾斜的势态,有鸿飞兽骇之姿还似担夫争道。担负在路上争抢过路,但又不碰撞,组合起来互相揖让的感觉。
“鸾舞蛇惊
鸾,是凤凰。怀素的草书,点画的使转,就有空中游转的感觉。蛇,是一种非常敏感的爬行动物,或自身缠绕或舒展,一旦受惊怕,立即逃窜,黄庭坚的草书线条的组合让我们联想到就像一个蛇,草中惊蛇奔走的味道。所以通过书法的点画,也会引起我们队自然的联想,完全可以以自然为来寻找书法的美。
绝岸颓峰
决岸,是指岸到这儿的突然到头了,水流之下。黄庭坚的字看起来就像瀑布一样下来。“绝岸颓峰之势”,颓峰,就是往下颓,绝岸,这是俯眺下来的感觉。这个字给人的感觉就是上面稳定,下面像群起的流水一样下来。唐代人这样的联想书法,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孙过庭《书谱》另一段话:
“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有的重笔像崩塌的云层,有的轻笔像薄薄的蝉翼;通达时像泉水奔涌,停顿时像大山安稳;纤细时像月牙从天边初升,开阔时像众星在银河排列。
米芾《临沂使君帖》,后几行至结尾,点画纤细,就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只感,就像天空中有一个星月一样飘过去,很轻柔,轻逸,超然的笔法。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zhishi/14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