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关于茶的唯美句子(茶为国饮)
茶为国饮,湘为茶源
网易湖南2020-03-24 16:48
文/李慧星
已亥谷雨,南岳云雾茶开山祭祀茶祖神农氏。礼成后,国内知名专家及茶界菁英,复至三星楼座谈,一边品茗抒怀,一边吟诵姜斋先生南岳茶诗。席间,松下老人首提:“茶为国饮,湘为茶源”一论。获得满座鸿儒雅士,饱学才俊击掌首肯。急就之论虽有各位学者附和佐证,终因时间仓促,未成体系。今再复证于后。
一、湘为茶叶种植之源
茶叶出产之源,历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大多以考古和各种传说为据。多地为了商业的需要,召开各种会议,先入为主,认为主办地就是茶之源头,多为牵强。现学界按时间分较一致的有四种说法:
上古说。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西周说。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秦汉说。 西汉.王褒《僮约》:中有这样的记载:"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这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饮茶、买茶和种茶的记载,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此文撰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
六朝说 。《三国志.韦曜传》中说,吴国皇帝孙皓率群臣饮酒,规定赴宴的人至少得喝七升,而韦曜酒力不胜,只能喝二升,孙皓便常密赐茶荈以代酒。〔北魏〕杨炫之所着《洛阳伽蓝记》卷三载:琅邪临沂人(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
如按产茶地域来分又有陕西,四川,江浙,云南,湖南……等说法。
1998年汉阳陵出土距今2150年的实物茶叶,学界又掀起了茶叶产自陕西安康之论。
茶叶的最早产地,不管是传说,还是历史遗存,均应寻之有据,以历史文献或考古文物为主。而湖南为茶叶之源,既有种茶、饮茶、药茶的传说,又有历史文献、茶叶专著记载,还有考古发掘、出土文物遗存。
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
《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神农食经》载曰“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神农炎帝的传说,是中国原始社会伏羲时代的渔猎生活向农耕生活发展的产物,是由原始文明向农耕文明进化的源头。神农倡导农耕,教民稼穑,遍尝药草,始于陕西,功成湖湘。他在湖南衡阳、郴州教民农耕,制作耒耜。湘地的“耒山”、“耒水”、“耒阳”,就是因神农发明的”耒”而得名。故在今湖南会同、衡南一带存有“常羊山”炎帝居住地,有“神农山”、“神农庙”“神农洞”等炎帝活动遗迹。炎帝发明了茶饮,故在会同至今还完整的保存着一个“茶亭庵”,这充分说明,远古时神农就在湘地,用茶代药,解毒治病。
陆羽《茶经》说:“茶出山南者,生衡山县山谷”。由此推论,五岳,唯南岳产茶。
1972年-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三座西汉墓葬,是西汉初期第一任轪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家庭墓地。利苍之妻辛追,逝于公元前163年左右,发现陪葬清册中有“木古月 一笥”竹简文和木牍文,经查证“木古月 ”即“槚”的异体字。《说文》:“笥,盛食器也。”“笥是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一种盛物器具。形状如同今日长方形小箱。笥多以竹篾、藤皮、苇皮编织,也兼用荆条。一般人家都为粗篾编织,杂放什物”。《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名一曰茶,二曰槚”。所谓“槚一笥”者,茶一箱也!同时在马王堆汉墓中果然发现了竹篾篓所装黑色颗粒状物品,经专家辨识,确认为茶叶。这比199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汉景帝陵第15号外藏坑内发的距今约2150年的茶叶还要早。它的发现刷新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将中国人饮茶的时间明确提前到公元前163年,让世人对茶的起源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并且经有关专家研究,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茶的形状和包装来看,与今天的安化黑茶无异。
唐代巢县县令杨晔撰写的《膳夫经手录》,成书于大中十年(856年),原书四卷,今仅存一卷。《宋史·艺文志》所登四卷,与王尧臣崇文总目四卷手录本基本相同。两个版本可能都是收集转录而成的。其中只有“茶”的内容很详细,分产地、销区、品质优劣等内容,与《茶经》、《茶录》等有同样的考证和研究价值。 现存《膳夫经手录》全文近1500字,分豆类、蔬菜、禽、羊、鱼、肉类及水果、茶等,无目次,无标点。其中茶的文字最多,是全书重点。“衡州衡山,团饼而巨串,岁取十万。自潇湘达於五岭,皆仰给焉。其先春好者,在湘东皆味好,及至湖北,滋味悉变。然虽远自交趾之人,亦常食之,功亦不细。潭州茶,阳团茶············,湖南紫笋茶,自蒙顶之外,无出其右者”。
二、湘为茶具烧造之源
神农最早发现茶,是作为治病的药物,消炎解毒。其使用方法是生嚼茶叶吞服,或口嚼茶叶用于外敷。其后,古人发现茶叶还有帮助消化肉食的作用,就将茶叶加入粮食中一同煮食(即羹饮),这时就出现了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
“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
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 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代范摅《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
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既有实用价值,又富艺术之美。所以,驰名中外,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在中国饮茶的发展史上,无论是饮茶习俗,还是茶类加工,都经历了许多变化。作为饮茶用的专用工具,必然也有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最早的茶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它是陶制的缶,一种小口大肚的容器。近年,在浙江上虞出土的一批东汉时期的瓷器,内有碗、杯、壶等茶具,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瓷茶具。
但笔者窃以为,湖南岳州窑,古代瓷窑之一,早在西汉年间就窑火鼎盛。位于湖南湘阴县城内。《武陵藏珍》记载:“岳州窑”之名,始见于唐代陆羽《茶经·四之器》中品定六大名窑的茶碗时说:“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岳州窑在《茶经》中列宜茶青瓷名窑第4位。岳州窑地处湖南省湘阴县城关镇堤院一带,北起水门,南至洞庭庙旧址,全长700余米的范围内。湘阴县旧属岳州,故名。当地居民中至今流传“湘阴是个万窑窝,未有湘阴先有窑”。湘阴县是个古城,湘阴窑窑址发现于1952年,1972年又在窑头山、梨园等地发现了早期窑址,1975年冬进行了试掘,出土了大量晋至初唐的青瓷器和窑具,并且某些器具,明确用釉书写“茶碗”、“茶盏”,有的标明擂茶用的“擂钵”“擂槌”等专业用语。
唐·齐已在《闻道诸友尝茶因有寄》中写道“枪旗冉冉绿丛圆,谷雨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唐·刘言史《与梦郊洛北野泉上煎茶》中就有“粉细越笋芽,野煮寒溪滨……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之句。
刘禹锡《尝茶》“生拍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至于稍后的石渚窑、长沙窑、衡州窑、衡山窑等湘瓷中的茶具更是汗牛充栋。这充分说明湖南出产的瓷器就相当精美,瓷质茶碗、茶盏、茶碾等形制非常完备。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大量出土了大量成套的餐具,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共约500件,这是各地发现汉代漆器中数量最多、保存 最好的一批。器类主要有鼎、匕、盒、壶、钫、卮、耳杯、盘、奁、案、几一号墓出土了大量陪葬用漆器,如杯、盘、化妆盒等。这些餐具上都写着"君幸食"、"君幸酒"的字样,可见其使用的范围之大,使用性能之细。从与之相伴出土成篓的茶叶来看,哪些“君辛食”的餐具,就有相当部分为茶具。
而时代更久远,更有说服力的茶器则是湖南道县发现了约在12000—14000年之间,出土的火候很低、质地疏松、外表呈黑褐色的陶片,与江西万年仙人洞等遗址出土陶片均为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制品,这些碎片经文物工作者拼接复原后,为一尖底陶器,虽不是直接的茶具,但至少是件汲水器,为陶瓷器后世的分类提供了很好的实物参考。
三、湘为茶域命名之源
冯骥才先生在《地名的意义》中写道:“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的文化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产茶地区亦十分广泛。历史上凡与茶的材质、贸易相关的地区,地名中多有茶字,从中可见一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含茶的地名约180余个,大多为乡镇村组集市,或者山川地名。而湖南就有36个在册,居全国之最。并且许多地名还与茶的历史掌故和名人有关。
湖南湘潭的茶恩寺镇,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秘密微服私访。一天傍晚,忽然风雨大作,寒气逼人。乾隆及其随同都没有料到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没有来得及做任何准备,浑身湿透。在这偏僻的深山野林里,寻找露宿的地方实属困难。正当大家失望绝望的时候,寺中传来的夜幕的钟声敲醒了大家迷茫的脑钟,点亮了大家心中的希望之灯。走进寺庙,才发现,这是一个陈旧的不能再陈旧的寺庙了,唯一的老和尚在那里敲钟念佛,微微的香火奄奄一息。乾隆由于淋雨,开始咳嗽,身体感到不适。老和尚连忙把众人请进寺中,只可惜情况窘困,没有膳食,唯一的只有一壶刚沏好的当地的老茶叶泡的茶水,老和尚盛情而又尴尬的倒了一杯茶递给乾隆。乾隆喝了寺中茶水后,顿觉神清气爽,遂欣然提笔赋诗一首:茶待八方客,恩施四海宾,晨钟驱杂念,暮鼓点迷津。并赐寺名“茶恩”。从此圣名天下。
湖南是著名产茶大省,产茶的历史悠久。许多地方都生长着大片的茶园,老百姓生计往往看重着茶叶,对茶叶的感情很深,因此,就出现了很多与茶相关的地名和风俗。地名和风俗的形成都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为区分产地,茶质,茶型,许多带茶字称谓,并且这些命名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大多反映人们的喜好。
以产地命名“茶山岰”、“茶坪”,“茶园”,“茶花溪”、“茶溪”、“茶盘洲”,“茶叶湾”、“茶田”。
以茶叶交易地或施茶地命名的湘西州保靖县茶市村,衡南县的“茶市镇”,长沙望城的“茶亭镇”。
还有以产茶品种命名的“衡阳市雁峰区黄茶岭”。
关于湖南“茶陵”的记载,古籍中多有撰述,更是反映了人们对茶的热爱和对茶祖神农的敬仰。《前汉·地理志》:“长沙国茶陵”。
1954年在长沙魏家大院第四号汉墓中(约前179——前143年)出土一枚石质官印,上书《茶陵》二字。
神农氏由于南巡中为民治病采药,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于湘地。
《史记·五帝本纪》:“炎帝葬于茶山之野”。
《帝王世纪》:“神农葬于长沙”。
《后汉书·郡国志》“炎帝神农氏,葬长沙”。
《舆地纪胜》载:“炎帝葬于茶陵县南,茶山之尾”。
宋人罗泌《路史》载:“炎帝崩,葬于长沙茶山之尾,是曰茶陵”。
陆羽《茶经·茶陵图经》:“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
四、湘为茶食文化之源
茶食,是包括茶在内的糕饼点心之类的统称,在《大金国志·婚姻》就载有:“婿纳币,皆先期拜门,亲属偕行,以酒馔往……次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
茶食一名,据《土风录》云:“干点心曰茶食”。
宇文懋《昭金志》:“婿先期拜门,以酒撰往,酒三行,进大软脂小软脂,如中国寒具,又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
《北辕录》:“金国宴南使,未行酒,先设茶筵,进茶一盏,谓之茶食”。
周作人《南北的点心》:“茶食是喝茶时所吃的,与小食不同,大软脂大抵有如蜜麻花,蜜糕则明系蜜饯之类了。从文献上看来,点心与茶食两者原有区别,性质也就不同,但是后来早已混同了”。
与茗宴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是古代吃茶法的延伸和拓展,其历史颇为久远,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先秦时期的原始时期的原始阶段,以茶茗原汁原味的煮羹作食为特征;
汉魏晋与南北朝时期的发育阶段,以茶茗掺和作料调味共煮着饮用为特征;
隋唐宋时期的成熟阶段,以茶为调味品,制作各种茶之风味食品为特征;
元明清时期的兴盛阶段,以茶为调味品,制作各种茶之风味食品为特征;
现代社会的黄金时期,以其讲究茶食与茗宴品位的科学性、追求丰富多样化的艺术情调为特征,形成独树一帜的茶膳。所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茶食往往是指点心。
茶饮,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大多滑软细腻,咸甜鲜香,味美适口,最宜作早餐食用,也可作餐间点心和休闲小吃。
茶食,包括各式糖食、蜜饯和炒货等,是佐茶的零食。其总的特点是甜酸咸香,味感鲜明,且形小量少,颇耐咀嚼,是一些味美可口、生津开胃的小食品。
茶菜是指佐茶的菜肴。茶菜不同于一般的冷盘热炒,其特点是:清淡、鲜香、入味、耐咀嚼,无腥不腻,口感质地或酥烂、或软嫩,色泽素雅,成品无汁,味透肌里。而且用料讲究,制作精细,数量也少。
茶点,是指佐茶的点心、小吃。茶点精细美观,口味多样,形小、量少、质优,品种丰富,是佐茶食品的主体。茶点既为果腹,更为呈味品美,故而它比一般点心小巧玲珑,口味更美,更丰富,制作也更精细。
《晏子春秋》中就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栗之饭,灸三戈、五卵、茗菜而已。”晏子就将茶作为下饭的菜食用。
东晋郭璞《尔雅》注疏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业羹饮。
擂茶发源于中国内陆,又名三生汤,是一种特色食品。主要流传于益阳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于汉、盛于明清。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冲开水和匀,加上炒米,清香可口。”桃花源擂茶历史悠久。《后汉书·马援列传》载:东汉建武元年,伏波将军马援征讨五溪蛮,路过乌头村(今桃花源)时,因水土不服,感染瘴气风寒,“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当地一老妇献出祖传秘方“三生汤”(生米、生姜、生茶叶在擂钵中捣碎,开水冲兑汤服),以治其病,马援命全军饮用后,病疫顿愈。从此“三生汤”能治百病便相传至今,沿习成当地的擂茶习俗。有什么依据证明《后汉书·马援列传》中关于湖南擂茶历史记载与马援的关系呢?
《水经注·资水》载:“后汉伐武溪蛮,蛮保此,故曰武冈,县即称焉”。
民国三十七年(1948)《益阳县志稿》“本县之开发及拓殖历史”一节载:“秦始立长沙郡,置益阳县,属长沙国。……后经马援讨五溪蛮,益阳遂为军事重地”。
1984年4月,柘溪乡大埠溪村挖掘出一批西汉“五铢”、王莽“货泉”、东汉“五铢”及吕后“半两”钱。这充分说明柘溪一带,汉时就与中原王朝联系紧密,至于这些“五铢”、“半两”是否马援带进来的,还需进一步佐证,但至少可以证明,西汉时柘溪地区与中原地区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清同治十年(1871)《安化县志》载:“马辔市,铺二百余户。相传马援征五溪蛮,船至此,舍舟操辔逾沅,故名”。“试刀岩在县西二百里马路溪,有石如笋,高二丈,有刀痕。相传马援平五溪蛮,试刀于此”,“伏波庙在县西二百五十里,四都奎溪坪。伏波将军马援征五溪蛮,驻兵于此,居民立庙以祀。康熙五十年重修。”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一、三号墓中曾出土堵塞茶叶以及用茶叶做成的苦羹,专家认为这种苦羹就是用茶与米做成的茗粥。
如此说来,早秦汉以前生活在湖南的先民早在汉初时饮食茗羹已成普通的习俗,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出土茶食文物最早的实物例证。
五、湘为茶禅佛理文化之源
唐·齐已《题真州精舍》“波心精舍好,那岸是繁华。碍目无高树,当门即远沙。晨斋来海客,夜磬到渔家。石鼎秋涛静,禅回有岳茶。”齐已,唐著名诗僧,湖南宁乡人,出家大沩山密印寺司牧。“禅回有岳茶”一句,说明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將茶与佛、道、诗、文、画相结合,这是中国茶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本文舍弃其他,专述湖南茶禅佛理对后世茶禅文化的贡献。
传说菩提达摩自印度东使中国,誓言以九年时间停止睡眠进行禅定,前三年达摩如愿成功,但后来渐不支终于熟睡,达摩醒来后羞愤交加,遂割下眼皮,掷于地上。不久后掷眼皮处生出小树,枝叶扶疏,生意盎然。此后五年,达摩相当清醒,然还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达摩采食了身旁的树叶,食后立刻脑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禅定的誓言,达摩采食的树叶即为后代的茶,此乃饮茶起于六朝达摩的说法。故事中达摩掌握了茶的特性,并说明了茶素提神的效果。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张顿悟法要“见性成佛”自初祖达摩祖师起,皆指人心,不拘修行。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始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慧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北宗神秀是以“坐禅观定法”为依归,属渐进禅法,渐修菩提。所以称之为“渐悟”。南宗慧能大师是以“即心即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依归。不拘泥“坐禅”观定与否即成佛道,所以称之为“顿悟”。
说到禅宗,怎么也绕不开七祖怀让。他于唐玄宗先天元年,来到南岳衡山,先在磨镜台和半山亭之间的观音庵聚徒说法,大力宣扬惠能的"顿悟法门"。从此南宗的宗风大振,炫耀于南岳,宏扬于海外。唐玄宗开元年间,禅宗北宗僧人道一,从四川来到南岳衡山,选中北边不远的山崖,结庐为庵,坐禅于此。马祖道天天打坐参禅,一天怀让手拿一块厚厚的砖。坐在道一打坐的对面磨起来。道一问怀让:“你磨这石砖干什么?”怀让答道:“磨作镜!”道一听了,觉得好笑:“磨砖岂能成镜?”怀让说:“磨砖既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道一若有所悟,便跪在怀让脚边,心悦诚服拜怀让为师。这就是今天南岳磨镜台的由来和禅宗南北宗的一次机辩。在禅宗的弘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佛教崇尚饮茶,特别是禅宗对茶的认识更是有其独到的见解。所谓“茶禅一味”。“茶”泛指茶文化,而“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一味”之说则是指茶文化与禅文化有共通之处。这个共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所谓尘心洗尽兴难尽,世事之浊我可清。茶,品人生浮沉;禅,悟涅槃境界。可以想象,出家人终日“晨钟暮鼓,青灯黄卷”,本就是单调枯燥,加之终日悟道,未能参透玄机时,定会心生烦闷,就象凡夫俗子遭遇“三伏”酷暑一样,如果这时有一碗解暑凉茶下喉,那会暑意顿消,心旷神怡。这与禅宗“顿悟”如出一辙,玄机参透,豁然开朗。这不就是品茶禅悟之道理吗?
“茶禅一味”的典故源自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也是个爱茶之人。他的一首《吃茶》,“七碗受至味, 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 不如吃茶去。”将茶、禅深意简洁明快地表现了出来。诗中内涵丰富,非常贴切地引用了唐代卢仝“七碗茶”的诗情和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吃茶去”的禅意。
而真正把“茶禅一味”书之于墙,悟与世人的则属在湖南高僧善会和圆悟克勤禅师。
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善会受船子德诚的衣钵,来到石门夹山,创立夹山灵泉禅院,成为唐、五代禅宗中最富有代表性和典范意义的禅宗境界,以致历代禅林又称夹山为“碧岩”。善会驻锡夹山10余年,一时“学者交凑”。夹山遂成为唐代著名的禅宗道场,与朗州(常德)德山、长沙沩山“相鼎峙焉”。
北宋政和初年,圆悟克勤禅师辞去成都昭觉寺教席之职,出三峡南游。丞相张无尽寓居荆南,以禅学造诣精深而自居。克勤闻之,停船拜谒。两人商讨《华严经》旨要,克勤之论时而玄远空灵,时而平实贴近,并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墨宝。张无尽赞之曰:“美哉之论,岂易得闻乎?”于是以师礼邀留克勤住持夹山灵泉禅院。克勤住持夹山,潜心著述。其传世之作《佛国圆悟禅师碧岩录》被誉为“禅门第一书”。后日本茶道的鼻祖荣西高僧两次来到中国参禅,并将圆悟禅师的《碧岩录》以及“茶禅一味”墨宝带回日本,现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于1191年写成《吃茶养生记》一书,成为日本佛教临济宗和日本茶道的开山祖师。
是故,湖南常德夹山寺被誉为 “世界茶禅之源、中国禅茶之都”。
综前所述,湖南在上古神农时,就开始种茶、饮茶,以茶为药,成为与中原文明并存的南方农耕文明奥区。其茶具、茶食、茶药、茶理、茶道、茶德、茶禅……,均为茶之源头。为湖湘文化,茶文化,禅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zhishi/15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