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阅读

表达师徒缘分的句子(师徒皆是世间有缘人)

作者:李通国

孙禄堂创造出了自家的太极拳,后世人称之为孙氏太极拳,独立一个太极拳门派。但孙禄堂的太极拳并非完全的无根之艺,它有来源,有师承。说起孙禄堂的太极拳师父,和师父的师父之间的缘分,那一定是中国传统师徒制留给人间的佳话,世间最美好的情谊。

这些事,还得从郝为桢学拳说起。

师徒皆是世间有缘人:大师的太极情缘

孙禄堂在中华武士会

一 机缘巧合 伯乐识得千里马

郝和,字为桢,直隶广平府永年县城人,出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郝为桢少年时家道中落,就放弃学业到舅舅开设的米号(粮店)中做学徒,这与孙禄堂的经历有点相仿,孙禄堂也是因为家中拮据才到保定亲戚家开设的店铺中谋生。

郝为桢在工作之余喜欢拳技,先是学习外家拳术,后来感觉它们不若内家拳术轻巧灵活,就改学太极拳。知道太极拳的优点,一定是先见到太极拳的样子才有了与外家拳术比较的可能,郝为桢有机缘见识太极拳。永年是太极拳大师杨露禅、武禹襄的故乡,虽然出生于1849年的郝为桢不可能见到早已在北京发展的杨家人,多多少少见识别人练拳,对于一个爱好功夫的人,一定能了解个些许大概。喜欢了太极拳,却因此成了拜师的契机。

郝为桢在舅舅的米号从业,常常要按时送米粮到李亦畲家,一来二去就知道了李亦畲原是太极拳的行家里手。李亦畲的拳技从学舅舅武禹襄,他在《太极拳小序》中写道:“予自咸丰癸丑,时年二十岁,始从母舅学习此技。口授指示,不遗余力。奈予质最鲁,廿余年来,仅得皮毛。窃为其中更有精巧”。咸丰癸丑,即咸丰三年(1853年)李亦畲年二十二岁。李亦畲从学武禹襄二十年,虽然自谦仅仅得其皮毛,也是很下得了功夫的,为了练习拳技的奥妙,经常从门客中挑选力气大且勇者相较量,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也为了深入理解太极拳技击的原理。

李亦畲同治元年(1862年)考中举人,后赴京参加会试没有考中,于是效仿舅舅武禹襄放弃科举考试,专心致力于太极拳艺。他把自己一生习练太极拳艺经验融入到舅舅传给他的太极拳文献中,创作了其中的《五字诀》《撒放秘诀》《走架打手行工要言》《虚实开合论》《太极拳小序》等。在光绪七年(1881年)至光绪八年(1882年)间,将王宗岳的太极拳谱、武禹襄的太极拳论以及自己的创作合并作《太极拳谱》,手抄三本,一本自存、一本送与胞弟李启轩、一本送与徒弟郝为桢,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老三本”,成为后世研究太极拳的理论经典之作。这是后话。

且说,郝为桢“为人敦厚强毅,体长而鸿,容貌温伟,其声谹然。有大度,与人交豁如”[1],郝为桢身材高大,相貌中有温和俊伟之气,声音洪亮,为人敦厚,与人相处大度而豁达,这样的小伙子,那有不讨人喜欢的。况且郝为桢个人也很聪明,在读私塾时就能够读书数遍就不忘。

对待择徒问题上,传统武术首先关注被择者的道德状况,其次才是个人的禀赋。“未习武,先观德。”习拳应以德行为先,是整个习武群体的普遍认识。著名内家拳名家黄百家在他的书中说有“五不可传”:一、心险者;二、好斗者;三、狂酒者;四、轻露者;五、骨肉之钝者。[2]前四条全是道德标准,第五条才是习武者的资质。

李亦畲是永年望族,家境宽裕,和他舅舅武禹襄一样习练太极拳仅仅个人的嗜好,并不以教拳为生。但见到郝为桢这样品性端正、聪明有加又酷爱拳术的小伙子,还是愿意收为徒弟。师徒如父子,李亦畲见到郝为桢勤学而收入微薄,就资助郝为桢独立开设了米号,师父对徒弟的喜爱之心可见一斑。

师徒原是世间有缘人!

武禹襄家族及李亦畲家族不像杨露禅家族从杨露禅开始就成了职业武术家,所以从武禹襄创作自己的拳术体系开始到李亦畲传人都极少,李亦畲的传人中唯有郝为桢的拳技最精。“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李亦畲慧眼识才,郝为桢不负师望终成才。李亦畲创作太极拳著作毫无吝啬地给了自己最喜爱的弟子郝为桢。

郝为桢完全继承了李亦畲的衣钵。

师徒皆是世间有缘人:大师的太极情缘

传统师徒

二 萍水相逢,为难之处见真情

孙禄堂与太极拳结缘是来北京定居后的事情,他的太极拳源于武禹襄太极拳流派第三代传人郝为桢。孙禄堂遇见郝为桢大约是民国三年(1914年),此时孙禄堂刚刚随同徐世昌从青岛返回北京,在国务院出任卫队长。

孙禄堂在《拳意述真》中介绍了二人相识学拳的经过。

郝先生讳和,字为桢,直隶广平永年县人。受太极拳术于亦畲先生。昔年访友来京,经友人介绍,与先生相识,见先生身体魁伟,容貌温和,言皆中理。身体动止,和顺自然。余与先生遂相投契。未几,先生患痢疾甚剧,因初次来京不久,朋友甚少,所识者,惟同乡杨建候先生耳。余遂为先生请医服药,朝夕服侍,月余而愈。先生呼余曰:“吾二人本无至交,萍水相逢,如此相待实无可报”。余曰:“此事先生不必在心,俗云‘四海之内皆朋友’,况同道乎!”先生云:“我实心感,欲将我平生所学之拳术,传与君愿否?”余曰:“恐求之不得耳”。故请先生至家中,余朝夕受先生教授,数月得其大概。后先生返里,在本县教授门徒颇多。先生寿七十有余岁而终。其子月如能传先生之术。门徒中精先生之武者亦不少矣。[3]

郝为桢来北京是访友而来,要访的人是谁呢?孙禄堂没有直言,不过后面一句“初次来京不久,朋友甚少,所识者,惟同乡杨建候先生耳”,似乎是提示,从文章言辞间,后人很容易推断所要拜访的朋友是同乡杨健侯,不过这仍然是未经作者证实的揣测,不足为历史证据。孙禄堂与郝为桢是经过朋友介绍认识的,这个朋友是谁作者没有言明,这给后世留下了无数想象的空间。孙禄堂追随徐世昌多年,今又在国务院做事,其身份地位不是一般四处讨生活的武术家所能够比拟。他结交认识的人相当广,及至其为总统府承宣官时,权势更是达到顶峰。孙禄堂本人功夫很好而又爱好功夫,朋友把来自广平府永年县的郝为桢介绍给孙禄堂大约是顺水人情。

孙禄堂与郝为桢的相识是人生的缘分,孙禄堂看郝为桢“见先生身体魁伟,容貌温和,言皆中理。身体动止,和顺自然”。郝为桢很有武者风范,身体魁伟但是运动起来又和顺自然,更重要的是“言皆中理”,这让见惯了大世面的孙禄堂高看几分。二人交谈甚欢,十分投缘。如果事情发展下去,孙禄堂也会向郝为桢学拳,因为流行于京城的太极拳孙禄堂一直没有机缘去学习,这对好武的孙禄堂怎么说都是遗憾事。

事情也凑巧,一件意外的事情加深了二人的友谊。郝为桢患了痢疾很是厉害,孙禄堂为他请医服药,照顾他月余才痊愈。郝为桢甚是感激:“我们两人只是萍水相逢,如此相待,实在是无以为报。”孙禄堂说:“先生不必在心,俗话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何况我们是同道!”郝为桢说:“我真心感激先生,将我平生所学拳术传授与先生,不知道先生愿意学否?”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孙禄堂请郝为桢到家中,从郝为桢学习了数月。“得其大概”也不是孙禄堂的自谦之词,纵然孙禄堂有天纵之才又有扎实的形意拳和八卦掌功底,但是要深入理解太极拳的本质及技击原则还有待时日,孙禄堂深谙其中的道理。

1914年郝为桢六十五岁,孙禄堂五十三岁,二人结为师徒,孙禄堂成为武家传授太极拳的正式门徒。在知天命的年纪,好学不倦的孙禄堂,重新拜师悉心求学。

此时的孙禄堂有足够的资财请郝为桢先生到家中,但他的资财不是用来享受奢华的生活,而是求知。多么可贵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练到老,老一辈武术家中像孙禄堂这样把武术当成是毕生追求者不乏其人,他们是后世习武者的榜样。他们痴心研习,把武术从单纯的技击技艺推向了“技进乎道”的浩然境界。

师徒传承是以血缘宗法为模型,在由师徒关系交织起来的这一场人伦网络,任何一位入了这张网的人,哪怕不是本乡本土的人,都可以在这个网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产生一种让人难以摆脱的归属感。[4]

师徒皆是世间有缘人:大师的太极情缘

师徒

对习武者而言,师门就是他习武生涯的归属。孙禄堂学习的太极拳沿着武禹襄——李亦畲——郝为桢——孙禄堂一脉相承。

李亦畲、郝为桢、孙禄堂都成为太极拳行家里手,一代太极拳大师。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名师与高徒的风雨际会皆是缘分,可遇而不可求!

注释:

[1]徐震.太极拳大师永年郝公之碑.徐震轶文集[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6.P66

[2]见黄百家《内家拳法》

[3]孙禄堂.拳意述真.武学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6

[4]赵国庆.中国传统武术中师徒制传承的价值思考.当代体育科技[J]2007年27期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zhishi/18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