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爱孩子的唯美句子(520)
5 2 0
对 孩 子 说 出 你 的 爱
—— 爱要说出来 ——
有人说,爱要说出来,否则孩子无法理解父母含蓄的爱;也有人说,含蓄也是一种表达,中国父母中虽然鲜少对孩子说爱,但可以为孩子做任何事。你对你的孩子又是如何表达爱的呢?
520,让我们大声对孩子说出我们的爱吧!
你会对孩子说:“我爱你”吗?
有调查显示:有75%的父母在孩子处于婴儿懵懂时期表达过,大部分家长在孩子3岁上幼儿园以后就很少直接的表达对孩子的爱了。
有家长说:“当孩子很小时,跟他说我爱你是很平常的事,可是当他渐渐懂事,在当他的面说这样的话,会觉得很难开口。”
含蓄是中国人特有的本质,相对于热情奔放的西方人来说,中国人对感情的表达更委婉些,即使心里非常爱孩子、肯定孩子,却不轻易说出来。
其实,在适当的时机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意,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感。
当听到这些鼓励、赞许以及充满爱意的话时,孩子觉得自己得到了认可,他会感到骄傲,由此,自信心也会增长。
正如高尔基所说:“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事业了。”父母的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孩子对父母的爱的感知,决定了孩子心理状态是愉快、乐观,还是孤僻、胆小、忧郁等。足够的情感互动,是孩子道德观以及自我评价的源泉,也是孩子向更高层次智力思考迈进的本钱。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给孩子何种形式的爱更有利于自身和孩子双方?其实,每个人的评价标准不一。但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很多现象的背后,都是不同的教育观念折射出的结果。
我们看看美国人的这些教育文化,借鉴他们爱孩子的方式吧!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
天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I never teach my pupils; I only attempt to provide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they can learn."
我从不教我的学生;我只是试图提供能让他们学习的条件。
正如他所说,良好的条件能够让孩子从小拥有感知爱与美好的能力,让他乐于去探索和发现世界的精彩和有趣,这对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爸爸妈妈在对孩子念叨“为你好”的同时,也要学着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
和孩子平等相处加油助威
美国盛行这样一句话:“Children First!”(孩子第一!)即父母有养育子女的义务,全社会有保护孩子的责任。而同时,对一个家庭而言,父母与儿女之间不是长辈与小辈之间的绝对顺从,而更多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美国家长爱着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们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也不会觉得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自己的颜面有关,更不会在孩子身上弥补自己人生中的缺憾。相反,他们更愿意给孩子自由想象、学习、发展的空间,不论孩子将来当教授、老板也好,当木匠、司机也好,父母都会为孩子的成就而高兴。
给孩子私人空间培养独立性格
在美国,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会保持着一种界限感。通常孩子在18岁以后,爸爸妈妈就会让孩子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因此在美国大学里,你可以经常看见许多半工半读的本科生。同样,面对孩子在人生中的许多选择,爸爸妈妈也会加以尊重,不会横加干涉。
美国家庭的这种界限感,既是对孩子私人空间的保护,也是对孩子自由的尊重。其实,相比于建造一座温室为孩子遮风挡雨,放飞孩子让孩子历经风雨自由成长,成为翱翔天空的雄鹰,或许真的才是爱孩子的正确方式。
520认真说爱你
孩子对于爱其实并不清楚,但是他们知道,需要帮助时有爸爸妈妈在身边,需要安慰时,有朋友在身边。
不仅仅要让他们懂得感恩,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以同样的方式去爱别人。
爱一个人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要坚持一生的事,了解爱,懂得爱,才能更好地去爱。
520不要只把爱告诉伴侣听,也要说给孩子听。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18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