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阅读

人物描写的句子(小说)

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

[知识清单]

小说创作的核心就是塑造典型人物,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刻画,来表现主题,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作品中人物的特点包括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外在指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指性格特点、精神品质、典型意义。内在的特点不是简单直白的显露,而是通过刻画人物的艺术技巧来表现的,赏析人物形象,就是要抓住这些艺术技巧,由表及里地把握人物特点。

赏析人物形象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从小说情节发展中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

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2.从人物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中把握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3.通过分析具体的描写理解人物

小说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除正面的直接的描写外,还可以通过其他人物或景物来侧面描写。应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4.根据特定的时代环境、活动场景以及景物(包括物象)认识人物

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往往要根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思考,如《祝福》中的社会环境描写即能表现祥林嫂的典型意义。对于小说中时空距离较远的人物,要能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国别、文化等背景下认识,不可以今律古,以中律外。

5.借助作者的议论或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来分析人物

作者对待人物的态度至关重要。这种情感态度和评价有两种方式: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或者借作品中某一人物之口说出。因此,把握作者或直接或侧面的介绍与评价(该人物)的言语态度,是鉴赏人物最直接的一个方法。

[典题导学]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一 整体分析概括型

【题型分析】“整体分析概括型”,即从文本和人物的整体上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有的只概括不分析,有的先概括再分析。“整体分析概括型”主要有以下考查形式:

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2.×××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3.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怎样,请简要概括。

4.评价×××这一人物形象。

例1 [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母  亲

何家槐

看见一阵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边走过,母亲亮着眼睛问:

“你们可是看火车去的?”

“是的,阿南婶!”

“我也想去。”

“要去就去,又没有谁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成年忙碌,尤其是在收豆的时候。这几天一放光她就起身,把家事料理妥当以后,她又忙着跑到天井里,扫干净了地,然后取下挂在泥墙上,屋檐下,或者枯树枝中间的豌豆,用一个笨重的木槌打豆。

这几天天气很好,虽则已是十一月了,却还是暖和和的,象春天。

母亲只穿着一身单衣,戴一顶凉帽,一天到晚的捶着豌豆,一束又一束的。豆非常干燥,所以打豆一点不费力,有许多直象灯花的爆裂,自然而然的会裂开,象珍珠似的散满一地。可是打完豆以后,她还得理清枯叶泥沙,装进大竹篓,而且亲自上楼去。这些本来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够她了。

催,催,催,催;催,催,……

她一天打豆,很少休息,连头也难得一抬。可是当她听到火车吹响汽笛的时候,她就放下了工作,忘神地抬起头来,倾听,闭着眼思索,有时还自言自语:

“唉,要是我能看一看火车!”

车站离我们家里并不很远,火车经过的时候,不但可以听到汽笛的声音,如果站在山坡上,还能够看见打回旋的白烟。因为附近有铁路还是最近的事,所以四方八面赶去看火车的人很多。

母亲打豆的天井,就在大路旁,村里人都得经过她的身边,如果要去火车站。一有人过去,她总要探问几句,尤其当他们回来的时候:

“看见了没有?”

“自然看见了,阿南婶!”

“象蛇一样的长吗?”

“有点儿象。”

“只有一个喷火的龙头,却能带着几十节几百节的车子跑,不很奇怪吗?”

“真的很奇怪。”

因为她象小孩子似的,不断地问长问短,有许多人简直让她盘问得不能忍受:

“我们回答不了许多的,阿南婶,最好你自己去看!”

“我自己?”

她仿佛吃了一惊,看火车,在她看来象是永远做不到的事。

“是的,你要去就去,谁也不会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一生很少出门,成年累月的给钉在家里,象钉子一样。

在这呆滞古板,很少变化的生活中,她对火车发生了很大的兴趣。那悠长的,古怪的汽笛,尤其使她起了辽远的,不可思议的幻想,飘飘然,仿佛她已坐了那蛇一样长的怪物飞往另一世界。不论什么时候一听到那种声音,她就闭上眼睛,似乎她在听着天外传来的呼唤。完全失神一样地,喂猪她会马上放下麦粥桶,洗衣服她会马上放下板刷,在煮饭的时候,她也会立刻抛开火钳,有时忘了添柴,有时却尽管把柴往灶门送,以致不是把饭煮得半生不熟,就是烧焦了半锅。

“你也是坐着火车回来的吗?”

她时常问从省城回来的人。

“是的,阿南婶!”

“火车跑得很快吗?”

“一天可以跑一千多里路,我早上还在杭州,现在却在这儿跟你讲话了。”

“那末比航船还快?”

“自然自然。”

“它是怎样跑的呢?”

“那可说不上来。”

“哦,真奇怪——”她感叹着说:“一天跑一千多里路,如果用脚走,脚胫也要走断了。这究竟是怎样的东西,跑得这样快,又叫得这样响!”

“……”

跟她讲话的人唯恐她噜,急急想走开,可是母亲又拉住问:

“你想我能坐着火车去拜省城隍吗?”

“自然可以的,阿南婶,谁也不会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举起木槌,紧紧地捏住一束豌豆,很想一槌打下去,可是一转念她却深深地叹息了。

(原载《文学》一九三四年一月一日第二卷第一号)

15.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①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②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③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行动的自觉和勇气。

【解析】 从情节和构思的角度看,《母亲》中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如此行文不仅有线索的作用,而且能体现母亲复杂的心理。且这种重复,也丰富了母亲的形象。单就情节而言,本文有这样几个回合:开端——问来往的人,说自己想去看火车。发展——农活忙,但还是想看。再发展——问来往的人火车的模样,并想象火车的样子。高潮结局——问省城回来的人,但就是不能去。就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来分析,文章写了母亲劳作的场景,问来往的人时的神态动作和想象火车幻觉,重在突出母亲想去又不能去的心理。从人物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看,母亲与来来往往的人有对照有冲突,来来往往的人可以去看,母亲也可以去看,来来往往的人都去看了,而母亲却没去。第一次问人的时候,人们回答:“要去就去,又没有谁阻止你。”第二次因为她像小孩子似的,不断地问长问短,有许多人简直让她盘问得不能忍受。第三次,人们急急想走开,并说,阿南婶,谁也不会阻止你。从母亲的角度仔细揣摩这些冲突,我们就知道,母亲很想看火车,但因农活忙,不好走开。由此分析出母亲形象中的另一点:母亲的行动力不够,没有追求新事物的勇气。对人物的评价离不开文本中的时代背景,本文写作时间是1934年1月1日,那时的母亲多半是家庭妇女,大都是勤劳苦做的。

题型二 局部分析概括型

【题型分析】 “局部分析概括型”,即分析概括片段文字中人物的性格或心理。主要有以下考查形式:

1.××××××语句,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心态?

2.小说人物×××的行为折射出人物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文本分析。

3.结合画线的文字,分析×××的心理变化过程。

例2 文本《母亲》见本专题学案3题型一【例1】

11.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两个词概括母亲劳作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①忙碌 ②辛苦

【解析】 本题是通过局部文段的品读,要求考生概括人物的个性特点。

12.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①透露了母亲内心的急迫;②表现了母亲劳作的忙碌;③反映了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

【解析】 本题是从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的角度命制的,考查考生对人物心理活动和精神品质的把握。

14.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①通过比喻、排比,渲染了火车的神奇与母亲对火车的痴迷;②通过神态、动作等细节,细腻描写了母亲好奇、陶醉和渴望的心理;③叙事上有过渡、舒缓节奏等作用。

【解析】 本题是从赏析文章重要语段的角度命制的,考查考生对人物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的把握。当然这类题目考查的角度是综合的,还包括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

例3 [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题。

会  明

沈从文

①会明是三十三连一个火夫。提起三十三连,很容易使人记起国民军讨袁时在黔湘边界一带的血战。事情已十年了。如今的三十三连,全连中只剩会明一人同一面旗帜十年前参加过革命战争,光荣的三十三连俨然只是为他一人而有了。旗在会明身上谨谨慎慎地缠裹着,他忘不了蔡锷都督说过“把你的军旗插到堡上去”那一句话。

②这十年来的纪录是流一些愚人的血升一些聪明人的官。这一次,三十三连被调到黄州前线。会明老早就编好了三双草鞋,绳子、铁饭碗、成束的草烟,都预备得完完全全。他算定热闹快来了。在开向前防的路上,他肩上的重量不下一百二十斤,但是他还唱歌,一歇息,就大喉咙说话。

③驻到前线三天,一切却无动静。白天累了,草堆里一倒就睡死,可是忽然在半夜醒来,他就想,或者这时候前哨已有命令到了?或者有夜袭的事发生了?或者有些地方已动了手?他打了一个冷战,爬起身来,悄悄走出去望了一望帐篷外的天气,走近哨兵身边,问:“大爷,怎么样,没有事情么?”“没有。”“我好像听见枪声。”“说鬼话。”他身上也有点发冷,就又钻进帐篷去了。他还记得去年鄂西战役,时间正是六月,人一倒下,气还不断,糜碎处就发了臭,再过一天,全身就有小蛆在爬。为了那太难看、与鼻子太不相宜的六月情形,他愿意动手的命令即刻就下。

④然而前线的光景和平了许多。这和平倘若当真成了事实,真是一件使他不大高兴的事情。人人都并不欢喜打仗,但期望从战事中得到一种解决:打赢了,就奏凯;败了,退下。总而言之,一到冲突,真的和平也就很快了。于是,他逢人就问究竟什么时候开火,他那样关心,好像一开火就可以擢升营长。可是这事谁也不清楚,看样子,非要在此过六月不可了。

⑤去他们驻防处不远是一个小村落,看看情形不甚紧张,就有些乡下人敢拿鸡蛋之类陈列在荒凉的村前大路旁,同这些军人冒险做生意。会明常常到村子里去,一面是代连上的弟兄买一点东西,一面是找个把乡下上年纪的人谈一谈话。他一到村落里,找到谈话的人,就很风光地说及十年前的故事。有时也不免小小吹了一点无害于事的牛皮,譬如本来只见过蔡锷两次,说顺了口,就说是四五次。他随后把腰间缠的小小三角旗取了下来。“看,这个!”看的人露出吃惊的神气,他得意了。“看,这是他送我们的,他说‘嗨,勇敢点,插到那个地方去!’你明白插到哪个地方去吗?”听的人自然是摇头,他就慢慢地一面含着烟管一面说……

⑥因为这慷慨的谈论,他得到一个人赠送的一只母鸡,带回帐篷,用一个无用处的白木子弹箱安置了它。到第二天一早,木箱中多了一个鸡卵,第三天又是一个。他为一种新的兴味所牵引,把战事的一切完全忘却了。他同别人讨论这只鸡时,也像一个母亲与人谈论儿女一样。他夜间做梦,就梦到有二十只小鸡旋绕脚边吱吱地叫。鸡卵到后当真积到了二十枚,就孵小鸡。小鸡从薄薄的蛋壳里出到日光下,一身嫩黄乳白的茸毛,啁啾地叫喊,把会明欢喜到快成疯子。白天有太阳,他就把小鸡雏同母鸡从木箱中倒出来,尽这母子在帐篷附近玩,自己却赤了膊子咬着烟管看鸡玩,或者举起斧头劈柴,把新劈的柴堆成塔形。遇到进村里去,他把这笼鸡也带去,给原来的主人看,像那人是他的亲家。从旧主人口中得到一些动人的称赞后,他就非常荣耀骄傲还极谦虚地说:“这完全是鸡好,它太懂事了,它太乖巧了。”看样子,为了这一群鸡雏发育的方便,会明已渐渐地倾向于“非战主义”了。

⑦后来,和议的局势成熟,照例约好各把军队撤退。队伍撤回原防时,会明的财产多了一个木箱,一个鸡的家庭。无仗可打,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时无从希望。但他喂鸡,很细心地料理它们,他是很幸福的。六月来了,这一连人没有一个腐烂,会明望着这些人微笑时,那微笑的意义,是没有一个人明白的。

(有删改)

14.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会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第一处,向别人吹嘘过去的荣耀,满足虚荣心,体现内心的空虚;第二处,从喂鸡的成就中获得满足,体现内心的充盈。

【解析】 本题既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赏析作品内涵”的能力,又考查对局部人物精神状态的理解。答题时,要重在从人物语言描写体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品质特点等方面入手。第一处,会明跟别人所谈的是北伐战争期间的事,他对那场战争充满了自豪感,他对把旗帜插到敌人的阵地上同样充满了自豪感,加上三十三连只剩下他这个火夫,他“有时也不免小小吹了一点无害于事的牛皮”,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第二处,写的是会明对待鸡的态度,一个经历了多次战争生死的人,却对喂鸡充满了兴趣,看到鸡长大而感到骄傲荣耀,这中间饱含了会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他内心的充实。

[解题指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整体分析概括型”答题方法

解“整体分析概括型”类的试题应注意:①要求概括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只要分点列出即可,点与点之间不能交叉;②整体分析,要在概括的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

1.判断小说的主人公

(1)主人公应贯穿小说情节的始终。主人公出场并与周围的人或事物发生矛盾冲突是小说情节的开端。主人公性格的发展推动小说情节的展开,主人公是小说各种矛盾冲突的中心人物,是小说中主要矛盾的主导方面。有些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

(2)主人公的表现及其性格决定小说的主题。小说诸多人物中最能表现主题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极力刻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其他人物则起陪衬、烘托、补充的作用。

2.弄清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1)主要人物的作用。即赏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带来的启示,也就是要从作者塑造主要人物所反映的主题和意图考虑。

(2)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者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

(3)物象的作用。小说引入特别重要的物象,基本作用有:①突出人物性格,深化小说主题;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④丰富小说内容。

3.准确地概括人物形象

(1)读懂故事情节,了解作者对小说中的人物是赞扬还是批判,是肯定还是否定。

(2)抓住文中某处具体的人物言行、细节进行分析。分析时,应着眼全篇、前后观照,要结合作品的大背景和具体的情境来分析。

(3)分析时要参考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所处的环境,防止任意拔高或贬损。

(4)概括形象特点的词语要字斟句酌,认真推敲,最好能借用原文中的词语。

(5)注意题干要求,如要区别“性格特点”与“形象特点”的不同。“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的内容。而“形象特点”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可以把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考虑进去。

(6)筛选好有关人物的正面与侧面信息。人物形象特点主要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举止、所思所想表现出来。首先把这方面内容一点不漏地筛选出来加以分析评判。再者,注意将有关人物的侧面信息结合起来考虑,如次要人物的言行神态、环境特点等。

(7)注意在情节中把握人物。大多数考生只注意与人物言行举止有关的描写性文字,但都忽略了在情节中把握人物。情节是人物的性格发展史,这一点恰是文中无相关文字说明而又要好好把握的地方。

(8)注意人物的角色定位,认识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人在社会中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角色不同,其言行举止、个性特征也不一样。可以通过不同的角色定位来全面把握人物。

4.答题规范

①题干若问“××是一位怎样的人”,常用的答题模式为:

总分: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

分总: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②题干若问“××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常用的一般模式为:

××的性格特点:①××;②××。(分条作答)

解答人物形象题要针对试题设题的角度具体灵活作答,且忌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模式。

二、“局部分析概括型”答题方法

1.要读懂小说,一定要能梳理小说的情节,从整体上理解小说的结构。因为片段离不开整体。

2.锁定具体语境,抓关键词。要理解所给的片段,分清是哪类描写,描写了什么,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

3.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看看在人物的这一片段言行举止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系,从而揣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4.要设身处地地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态下做的?

5.充分把握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因为命题者的“题材”都是包含人物复杂内心的“这一点”。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铁  圈

[俄]索洛杜布

一天清晨,一位妇人带着一个4岁的小男孩在郊区的街道上散步。那孩子天真活泼,面色绯红。那妇人年龄不大,穿着考究。她一边幸福地微笑着,一边细心地照看着自己的儿子。孩子正在滚着一个黄色的大铁圈,他穿着短裤,挥动着棍棒欢快地笑着,跟在铁圈后面跑。他把棒子举得高高的,本来没有那种必要,可他就是那么做的。

真开心!方才他还没有铁圈,可是现在有了,真叫人高兴!

一个双手粗糙、衣服褴褛的老头,身体紧靠栅栏站在十字路口,好让那女人和小孩走过去。(1)老头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一个富户人家的公子,”老头心里思忖道,“是个好孩子,你看他多么天真可爱,毕竟是阔人家的孩子!”

当他——这个老头儿——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过的是苦难的日子。即使现在,他虽然不再挨打受饿了,但生活还谈不上美好。在他的孩提时代,他过的是挨打受骂、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他没有铁圈,也没有其他这类阔少爷的玩具。他整个一生都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他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也没有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他咧开没有牙齿的嘴朝那小孩微笑着,心里不禁产生了嫉妒,心想:“这种玩意没有意思。”嫉妒又转而变成了烦恼。于是他回到工作的地方——一家他从幼年起一直工作到现在的工厂。

那小孩边跑边笑追逐铁圈的情景萦绕在他的脑际,不管机器声多么嘈杂,他都忘不了那个孩子和铁圈,晚上也总梦见他们。

第二天早晨,他又做起白日梦来。机器隆隆地响,工作机械单调,没有必要过多操心,再说他已干惯了这种活。厂房里的空气充满了灰尘,传送带平稳地运转着,远处各个角落声音嘈杂,光线晦暗。人们像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人的说话声淹没在机器声里。

这个老头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也是一位贵妇人,他也有一个铁圈和滚铁圈的棒子,他也在穿着白裤衩滚着铁圈玩耍。

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时,老头在街上看见一个从旧木桶上掉下来的又大又脏的圆箍。老头高兴得发抖,昏花的老眼流下了泪水。一种意外的,几乎没有想过的愿望进入了他的心灵。他小心地朝四面张望了一下,然后弯下腰哆哆嗦嗦地捡起那个圆箍,虽然他面带笑容,但还是不大好意思把它拿回家去。

没人看见他,也没有人问他。这与别人有什么相干?一个小穷老头捡了一个无论对谁都没有用处的旧箍,谁会管呢?可他还是提心吊胆地偷偷把它拿走了。他为什么要捡?为什么要把它拿回家?他自己也说不清。只是由于它像那个小男孩的玩具,所以他才把它带回家来。

圆箍在老头家破旧的房子里放了几天,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把它拿出来看看,因为这个肮脏的铁箍对他是个安慰,使那个经常出现在他梦境中的幸福的小男孩,终于变得更加真实了。

一个晴朗、温暖的早晨,当城里树上的鸟正叫得比往常更加欢快的时候,老头早早起了床,洗漱完毕,便拿着他捡来的铁箍出了城。

他一路咳嗽,穿过了枝叶茂密的森林。他不明白这些阴暗的树木为何这样寂静,还散发着奇特的香气,那些昆虫也令他惊奇。露水正像童话中描述的那样。那里既没有嘈杂声,也没有灰尘,树林后面是一片柔和、奇妙而暗淡的景色。

老头折下一根干树枝穿上铁箍。

他眼前展现出一片明亮寂静的田野,青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老头突然用那根树枝做成的木棒滚起铁箍来,铁箍轻松地在田野里滚动,老头跟在后面跑,他笑逐颜开,像那个跟着铁圈跑的小男孩一样,有时也将木棒高高地举过头去。

他觉得自己仿佛再一次变成了一个有教养的幸福的小孩,并且好像感到母亲慈祥地微笑着跟在后面。灰白的胡须在憔悴的脸庞上颤抖着,不住的笑声和咳嗽声同时从他那没有牙齿的嘴里迸发出来。

老头喜欢早晨到树林里来滚铁箍,有时他也怕人看见笑话他,一想到这里,他便感到有一种难堪的羞愧。羞愧又进而发展为恐惧,致使双腿开始发软,他一面滚铁圈,一面警惕地看着四周。

可是没人看见他,也没人听见他……

他尽情地玩够了之后,平安无事地走回城去,嘴角上流露出轻松愉快的笑容。

由于没出什么事,他太太平平地一连玩了好几天。可是有一天清早他着了凉,卧病不起。(2)在工厂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静的微笑。他感到欣慰,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自己也曾一度做了小孩,由亲爱的妈妈照看着,在树荫下的青草地上嬉戏笑闹。

1.指出文中两处画线句反映出来的人物心理。

(1)老头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工厂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静的微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1)羡慕、向往。羡慕、向往幸福的童年,安逸舒适的生活。 (2)满足、欣慰。满足于自己在想象中终于成为幸福的孩子,拥有了亲情和美好童年。

【解析】 首先找出画线句的位置,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分析人物的心理。第(1)处,“老头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找出上文所写的有关“孩子”的内容,即可发现此时的老人对孩子的快乐是羡慕和向往的;第(2)处,“在工厂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静的微笑”,联系后文“他感到欣慰,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自己也曾一度做了小孩,由亲爱的妈妈照看着,在树荫下的青草地上嬉戏笑闹”,可知此时老人对于自己在想象中拥有了快乐和幸福是非常欣慰和满足的。

2.简析老人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①善良。小男孩有了铁箍,“真叫人高兴”;②胆小谨慎,略带羞怯。“身体紧靠栅栏站在十字路口”“他小心地朝四面张望了一下,然后弯下腰哆哆嗦嗦地捡起那个圆箍,虽然他面带笑容,但还是不大好意思把它拿回家去”,最初并不好意思玩;③劳苦、虚弱。“他整个一生都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没有牙齿”。

【解析】 首先给人物定位,从文中来看,“老人”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然后找出描写“老人”的行为、心理等内容,从文中对老人生活状况的叙述中可知,老人一生都处于困苦中;对老人面对铁圈时的描写中,如他看到“那个圆箍”时,他“小心地朝四面张望了一下,然后弯下腰哆哆嗦嗦地捡起”,可见他为人胆小而谨慎的;小男孩有了铁圈时,他的反应是“真叫人高兴”,可见老人是善良的。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zhishi/2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