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自责内疚的感动句子(对不起妈妈)
最近,朋友非常困扰。因为女儿的一个问题让她难以应对——
那天晚上睡觉前,女儿突然问道:“妈妈,你可以不死吗?”朋友笑了:“傻孩子,人都是会死的。”没想到话一出口,女儿的瞬间哭崩。朋友安抚了半天,才让她渐渐平静下来。但之后的这些日子里,女儿时常会想到这个问题,每次还是非常伤心。
朋友真是又心疼又心焦,面对死亡是每个人躲闪不了的课题,连成人都常常不知所措,到底应该如何让小小的孩子理解呢?……
妈妈,无论长多大,我们对您的爱永不变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动漫《阿狸 妈妈》——阿狸陪妈妈去看夕阳。风景太美,于是妈妈说我死后要葬在这里,这样就可以天天看夕阳了。阿狸问妈妈什么是死,妈妈说就是短暂离开的意思。阿狸又问多久回来?妈妈说也许很久。
阿狸再问,那是不是自己乖乖上床睡一个午觉,妈妈就回来了?是不是乖乖听话地把屋子收拾好,妈妈就回来了…… 是不是等自己种的树苗长成大树,妈妈就回来了?
阿狸想了很多种可能 ,可答案你知道,所以妈妈一直微笑着摇头。最后阿狸问妈妈:到底要等多久你才能回来?妈妈回答说:阿狸啊,其它的事都可以等,只有死亡,却是越等越远啊……阿狸哭了,哭得很伤心。但妈妈告诉阿狸:虽然你看不见我,但我却从未离开过你——我永远爱着你。
这个故事为“阿狸”圈粉无数,因为看过的人都被戳中泪点;因为那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无力改变;因为生命有限,与妈妈的爱无限……。
曾经的我们也像阿狸一样天真,我们不懂得死亡,更不懂得死亡人们无力阻止,但我们懂得自己永远不愿和妈妈分开。
长大以后的我们不再问这个问题了,甚至不再想这个问题了,因为虽然不想离散的心依然没变,但我们却在懂得了人类的局限以后,连面对它的勇气也没有了。
在《请回答1988》中,德善父亲的妈妈去世了。德善非常难过,可家里的大人们却没掉过一滴眼泪,反倒在办丧事的日子里接待亲戚和朋友时,谈笑风生、大声笑骂。德善和姐姐感到愕然,甚至觉得大人很无情。可是当爸爸的大哥从国外赶回来时,兄弟姐妹终于第一次在没有外人的夜晚抱头痛哭,泣不成声地说“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啊……”。
原来无论多大,我们永远不能承受失去母亲——只是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不得不为了支撑生活佯装坚强,但心中的依靠一旦出现就瞬间崩溃了。所以大人们的坚强常常是戴上面具的伪装,其实谁也没有定力淡然面对‘生命只有一次’的悲怆。我们不是不爱,我们是太怕失去,所以对那个问题假装已忘记。
妈妈,无论生活多难,能不能陪我们再久一点?
那年,我姨在一个春天里的深夜因抑郁症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表妹呼天抢地,嘴里一直说着对不起,因为最后一次复诊,她没有陪妈妈去——那次实在抽不出身。可是……再也没有机会了,就像阿狸明白:妈妈一旦走了,自己再做什么努力都是枉然,所以表妹非常自责。
因为我姨需要陪伴,所以表妹即使结婚后也几乎是每个周末都回家陪妈妈。对自己的小家少了经营,这段婚姻也在我姨去世不久就结束了,其实之前已经露出端倪,但不愿妈妈精神再受刺激,所以表妹只字不提。
看到表妹无以复加的难过,我真想对在天的亲人说:姨,您知道您的女儿有多爱您吗?您去了哪儿?还能回来吗……
野夫的散文集《乡关何处》,第一篇就是《江上的母亲——母亲失踪十年祭》。作者的母亲在68岁的深秋留下遗书绝别而去。信上说:“请你们原谅我,我到长江上去了……不要找我,你们也找不到。你们三姊妹要互相帮助,父母没能力给你们留下什么,我再不走还要拖累你们……”
可是儿女哪有不找的?两个姐姐找遍了所有的亲友、寺庙,作者更是大着胆子每天在江上打捞,对着江面上的浮尸一一翻看……却再也没能见到母亲。
10年之后 ,作者才敢写出文章纪念母亲,但和姐姐们相聚时,大家却还是绝口不提当年事,只因心中的隐痛和歉疚不曾平复。
到如今,我姨离世也十年有余了,我不知表妹对于母亲的自责有没有些许的减轻。只是这件事我永远不能问,我怕深夜里她的心会渗血……
有人说,如果母子之爱是100%,那么孩子的爱只有1%,而母亲的爱是99%。母亲的爱无私到可以放弃自己,儿女感激,只是这为爱而绝别之痛对于生者却更加残酷,它是永远不能释怀的悲痛。但儿女无从生怨,只有对母亲的亏欠和无尽的想念,在往后的余生里始终陪伴……
请原谅我在一个节日之际,这么直白地谈论生死,只因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眷恋,迫使一个成年人再次直面了自己终将永失母爱的深深恐惧……
愿天下的母亲都能听到我作为儿女所说的、很多人也想说,却不敢想的——情话:
妈妈,您知道吗?
我真的无法面对与您的离散,我很害怕……
所以我愿意:
在有生的日子里珍惜再珍惜,努力再努力,
好好爱您,永远爱您!
妈妈,请陪伴我久些,再久些……
让我给您的快乐能多些,再多些……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zhishi/2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