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劝别人积口德的句子(做人)
《鬼谷子·本经符》中有这样一句:“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少言,心善者,友善待人,人必善待。 少言者,成熟稳重,人必敬重。
人活一世,积口德,少言寡语,远灾祸!
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说的就是一定要管住嘴,学会少言。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
创建鬼谷门派,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
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
鬼谷子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是纵横家的鼻祖,
是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阴阳家、法家、名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
鬼谷先生是百科式人物,他的智慧教育了苏秦、张仪等众多风云人物。
不逞口舌之快,不给人难堪,更是一种善良与境界。
口舌,意思是口和舌。说话的器官。指劝说、争辩、交涉时的言辞、言语。
指言语引起的误会或纠纷。议论、谈论。争吵;争执。口舌之争。
在嘴巴上分输赢,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执着口舌之争,如果你一味地去争强,去争辩,
即使你占了上风,这种胜利也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你永远无法取得对方的认可。
在生活中无论是我们对还是对方错,不管是我们的观点正确还是他人的观点错误,
或者是当我们被人误会时,永远不要做激烈的争辩。
活得明白与透彻之人,都领悟了不说的真谛,学会了闭嘴。
做人,最好就是要少言少语,做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嘴。
不议论是非,是一种修养
这是个人修养问题,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孔夫子讲一日三省吾身,
真正的大德都把议论别人的时间用来思考自己自身的问题,讨论别人本身就是错误的!
你可以自己不议论别人,但不能阻止别人议论你。
不要太在乎别人说的是非,不要计较这些,看淡了一切就淡了。
多嘴,不知不觉中就会把人得罪。少言,闭嘴,是一种能力。
因为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好或多坏都会有人喜欢或不喜欢,所以任何人都会有人议论。
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修养,指人的综合素质;道家的修炼养性等。
语出唐 吕岩《忆江南》词:“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
泰戈尔在《触摸自己》中写道:
你跟我说的是否真诚,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你是否能对自己真诚,哪怕这样会让别人失望。
人们总想要让世人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
于是努力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却失去了真正的自己。
修养,包含着自身的品行道德和对生活的感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一个人的修养,不是以容貌、金钱、地位来衡量的,
它是个人的精神长相,也是个人的内在涵养。
真正有修养的人,是有大智慧的人,花开花落,淡然处之,凡心所至,处处皆是风景。
多虚心听取,是一种智慧
鬼谷子在《符言篇》中说到:“听之术曰:“勿望而许之,勿坚而拒之。”
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
在这一段话中,鬼谷子就告诉了世人如何培养听的原则:
在与他人交流或者是商量事情的时候,不要坚决地拒绝他人提出来的任何意见,
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轻易和随便地就接受了他人提出来的任何意见。
对于如果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信守;
如果轻易地拒绝了他人的意见,就等于自己闭塞了自己的视听。
仰望一座高山就能够看到山的山顶,测量一个深渊也就能够知道这个深渊的深浅。
多闻慎言,才是最聪明的做法,而非为了吹嘘自己,而滔滔不绝。
少言少语,并非是一种无知,而是一种过人的智慧。
看破不说破,是一种境界
在生活中,对于身边人做出的不妥之事,有时候我们会一眼看破其本质,
但是碍于对象、场合和时机,并不合适说破,
否则,既容易让人下不了台,又可能伤了情。
做人,宁可无言,也不能多语;宁可沉默,也不能说破;宁可糊涂,也不能自作聪明。
境界既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也是自我修持的能力,即修为,人生感悟,
其可表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如何,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水平如何。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总是不一样的。
一个人的经历和悟性最终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道家中的境界其实是精神上的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集古人名句描绘了“三界”,对我们读书写作很有启发。
在我看来,境界则说明一个人经过顽强努力后,必然会豁然开朗,感到柳暗花明;
但他不能就此止步,而必须再接再厉,以饱满的情绪和坚强的毅力投入到新的阅读之中。
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莎士比亚由于大量读书,掌握了一万多个词汇,
笔下的人物才那样多姿多彩,对话是那样妙趣横生、富于哲理。
读书和观景、说话一样,有距离一说,聪明人常站在书外读书,且选取恰当的角度。
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就揭示了读书同认识事物规律一样,需跳出局限,走出狭窄的心境去“一览众山小”。
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做人,最好要坚持少言少语。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zhishi/2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