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阅读

家人团聚的幸福的句子(五一回家)

我们一边在吐槽着五一,一边又在一边期待着五一。吐槽五一的调休,破坏了我们原有的周末,期待五一的五天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五一回家:父母在,此生尚有来路;双亲故,余生只剩归途

不管怎么样,当我们有权利去享受这难道的五天小长假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珍惜。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例如在五一期间为我们服务的可爱的人们。

你想怎样过自己的五一呢?如果还没定,这个或许是一种选择。

五一回家:父母在,此生尚有来路;双亲故,余生只剩归途

双亲未常伴,返乡侍双亲

为什么我会突然写这个呢?

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好多人并不是可以常伴父母左右,可能因为工作、房子等等各种原因,总之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一直在做着减法。

我这样说或许你不会有太多触动,那你用这个公式算一下你真正陪伴父母的时间,或许会有很大的触动吧.

五一回家:父母在,此生尚有来路;双亲故,余生只剩归途

陪伴父母的时间=(24h-睡觉时间-上班时间-玩手机-看剧-应酬...)×回家天数×父母基准余年。

2019年,卫健委发布中国人均寿命77岁,随着社会发展这个数字已经到达了中国历史以来的最高点,即便如此,即便如此对我们远远不够。

就那我为例,我父亲今年已经51岁,按中国人均寿命算,父亲基准余年还有26年。我每年回家时间基本为法定节假日为五一、国庆和春节等,包括平时偶尔回去,也只有仅仅不到20天。在这20天里,除了我在路上、睡觉、玩手机、跟朋友聚会等等各种琐碎的事之外,一天也最多4个小时。

我陪伴父亲的时间=4*20*26=2080小时=86.6天。我在计算的时候已经泪奔了,我相信我的陪伴时间对于一些人还是多了。

五一回家:父母在,此生尚有来路;双亲故,余生只剩归途

回家陪父母有哪些好处?

一、又可以回到那个被“宠溺”的时代。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一般是从宠溺到严格再到宠溺。

小时候的宠溺是父母对认为我们弱小,需要保护。

上学时的严格是父母希望我们有足够保护自己的力量。

现如今的宠溺是父母对我们生活不易的体谅和对我们的依赖。

回家不但可以陪伴父母,更可以吃到母亲做的可口的美食,听到父亲的唠叨,看到他们开心的笑容。

五一回家:父母在,此生尚有来路;双亲故,余生只剩归途

二、做一个好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做人父母或即将做人父母的我们,将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人是无时无刻都在从身边的环境中学习的,所以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就有可能铸就什么样的性格。

五一回家:父母在,此生尚有来路;双亲故,余生只剩归途

三、给自己身心放一个假。

生活不易,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需要保持各种状态。为了这种保持,我们学会了管理和伪装。

但在父母面前,这种管理和伪装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这是家,有父母zai的家。

五一回家:父母在,此生尚有来路;双亲故,余生只剩归途

“在故乡面前,我一直是一个小孩,每每想起,就委屈的泪流满面”。

——《离家不远》

一家人能团圆吃个饭,也要缘分。

——电影《后来的我们》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象!她们的心始终一样,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时间不会因为你我的感叹、惋惜、悔恨,而放慢它的脚步。

我总是忙着长大,忙着工作,忙着其他事,为了衣锦还乡而背井离乡,却没意识到我们还未等到衣锦还乡,父母已在慢慢变老。我以为我努力挣钱,可以给他们买一切他们想要的;却发现我们最想要的是陪伴,而我却忽略了,想再买而买不起。

五一回家:父母在,此生尚有来路;双亲故,余生只剩归途

千万不要发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叹。

趁我们未老,趁父母还在,多陪陪他们。

父母在,此生尚有来路;双亲故,余生只剩归途。

五一回家。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2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