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阅读

杭州2022(2022年杭州民政工作划重点)

去年,杭州市民政系统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融入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战略,对标落实省“民政30条”和市“民政27条”政策,聚力“六大示范区”建设补短创新突破,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2年杭州民政工作划重点!奋力推进“六大示范区”建设

2022年是全省高标准建成“五大标杆区”的收官之年,也是“六大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之年。今天(1月12日)2022年杭州市民政工作会议举行,给今年的民政工作划下了重点:

全面落地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全市域同标,确保走在全省前列。

持续做好养老领域民生实事建设,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1120张,新增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000张,新增康养联合体16家,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1000名以上。

充分发挥慈善的第三次分配作用,建立完善促进社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协调机制,慈善信托资产规模稳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全市民政事业投入稳步增长,建立健全民生设施长效运营保障机制,更好地发挥资金投入导向作用。持续推动各项建设工程任务顺利实施、目标落地。

新建或改造提升50个城乡社区“邻里中心”,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实现全覆盖,社会组织实体化运营覆盖率达到85%以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实体化运行率达到100%。

建成民政数字驾驶舱2.0版本,提升典型民生场景的知晓率、使用率和好评率,打造“善杭州”民生数字治理品牌。

2022年杭州民政工作划重点!奋力推进“六大示范区”建设

新的一年,杭州民政工作具体怎么做?会上给出了总体思路:

坚持党建统领、数字化牵引,紧紧围绕“共同富裕、杭州亚运”中心大局,提速推进“六大示范区”建设,为杭州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共建共享优质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民政样本,重点开展民政共富“六大行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1.实施“兜底共助”行动,打造弱有众扶样本。进一步深化“提低”改革,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使困难群众共享更加普惠更为便利的改革发展成果。一是推进“弱有众扶”改革。按照三年行动计划,适时修订《杭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全面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建设。二是探索“五型兜底”办法。争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场景列入省级试点,实施全市域低保边缘认定标准放宽到低保标准的2倍,按照兜底型、支出型、急难型、关爱型、发展型五种不同情形,提升主动发现、精准识贫能力。三是建立“多元救助”实体。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实施“物质+服务”救助,推进智慧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引导基层延伸“幸福码”服务,提升精神物质“双富裕”贡献率。

2.实施“养老共惠”行动,打造康养一体样本。深入贯彻《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及配套政策,着力构建大社区养老格局。一是突出康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机构价格改革。充分发挥区、县(市)域资源整合的龙头作用,提升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康养辐射功能、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康养承载能力。二是发展居家养老蓝海。加快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敬老院改造提升。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探索设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公益基金会或公益基金,全面启动“邻里守望”“关心关爱”计划。三是精准养老设施布局。按照“全面数控+精准画像”要求,结合困难老年人能力评估,开展养老预期分析规划,争取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项监督,完善落实场地、融资等支持政策,提升居家养老设施有效覆盖率。

3.实施“温暖共济”行动,打造人人慈善样本。加快落地新一轮慈善事业发展政策,推动政府部门和慈善组织有机整合、良性互动。一是做大慈善信托公益。抓住杭州列入全省唯一慈善信托专项改革试点契机,加快慈善信托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大力发展扶弱济困慈善信托,建立慈善信托与慈善项目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慈善信托规模、效益“双第一”。二是做强网络募捐平台。优化完善“公益码”慈善行为记录和激励,推动数据归集、资源共享、政策兑现和项目监管智能一体化,提升网络化募捐水平。三是做优长效发展机制。举办“钱塘善潮·慈善月”活动,深化“慈善一日捐”和慈善事业褒扬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慈善基地建设标准,探索完善慈善积分和公信力运行机制,开展慈善社区创建,推动福利彩票转型发展,着力营造慈善促富的发展环境。

4.实施“社区共融”行动,打造基层治理样本。认真总结城乡社区建设经验,深入挖掘优秀工作法,打造一批共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样板。一是开展亚运公益服务。以乡镇(街道)特色社会工作站为主导,充分融合社区工作者、社会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力量,全力实施一批服务亚运公益创投特色项目,落实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一人一策”机制。修订《杭州市地名管理办法》,加强宋韵和亚运地名文化建设,助力文明城市建设。二是培育镇街枢纽组织。召开全市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现场会,推动乡镇(街道)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围绕社区公益服务,健全社会组织评估退出机制,实施社会工作“钱潮英才”计划,提升整体质效。三是创新社区空间运营。着力探索社区发展基金会运行机制,加大扶持培育力度。以“5300”工程为抓手,推动服务资源下沉社区、社会工作覆盖社区,精心举办全市“社区空间运营”大赛,推动建成一批具有杭州辨识度的“居民会客厅”。

5.实施“品牌共创”行动,打造民生服务样本。

以区、县(市)为主战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杭州民政服务民生经验成果,形成全国全省民政工作品牌。一是树好移风易俗改革样板。深入开展殡葬领域、服务市场突出问题治理,复制推广全国殡葬综合改革杭州经验。编制完成殡葬设施中长期专项规划,将生态安葬纳入公共服务范围,提升殡、葬、祭全过程绿色文明覆盖面。推进婚俗改革,加强婚姻文化建设。二是树好儿童之家全国样板。用好贯彻未保法纳入平安考核机制,压实区、县(市)属地、部门责任,建立完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的救助保护机制,全面实体化运营“儿童之家”。三是树好移民增能发展样板。坚持资金集约利用,加快移民抱团增收项目落地,着力建立移民收益增长机制,推动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

6.实施“场景共绘”行动,打造数智民政样本。

坚持务实管用,加强数据归集、多跨协同,使民生场景更惠民更便捷。一是全面接轨“浙里办”平台。深化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养老特色基地建设,统筹居家养老、智慧机构和医养康养场景标准化建设,为“浙里养”提供最佳应用场景。按照困难群众“五帮”要求,优化社会救助流程,加快数据与“浙里救”多跨协同,实现惠民联办。率先建设“杭州市困境未成年人数智关爱”场景,实现上线“浙里办”、市域全覆盖、关爱全周期。二是全面推进“善杭州”建设。突出可视化、可及性,整合现有试点场景,复制推广最佳场景,努力形成多跨场景,在PC端、手机端同步上线“善杭州”驾驶舱,提升便捷便民水平。三是全面提速“智社区”实践。以社工“一件事”、社区“一表通”、审批“云签章”改革为重点,依托“民生直达”平台,提质扩面“社区智治”计划,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基层治理、惠民减负杭州方案。

(浙江之声记者王娜 通讯员刘汉武、方沁薇、黄颖斐)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zhishi/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