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就会有收获的句子(别跟学生说)
书山有路勤为径,相信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背诵过这样的格言。从小,老师和家长就教导我们要勤奋,这是获得良好成绩和美好未来的基础。
不过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吗?有时候,我们这种看似很“正确”的教育方式,本以为会激励学生进步,但是反而很可能带来副作用,给年轻人带去更多困惑。
天道酬勤或是伪命题,罗翔说出实话,很多人的堕落源于此
无论是在诗词典故还是现实中,总是不缺少关于天道酬勤的例子。古代有人凿壁借光,现在有高中生凌晨五点就坐在教室看书,令家长们很佩服。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同学明明以前是个非常努力的人,突然可能变得浑浑噩噩,再也不去争取上进了。他们一旦松懈下来,往往比普通学生更甚。
从因做错一道题而懊恼不已的优等生,到全然不在乎未来的“躺平人”,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们。著名的罗翔教授曾经专门谈过这个话题,并说出了实话。
他提到,“天道酬勤”可能是伪命题,实际上我们一生中有多少成就,有很多因素是无法自己把握的。这类学生从小就认定努力一定能有收获。
可后来发现,尽管自己已经那么刻苦地学知识,那么勤劳地工作,还是没能改变什么。这时候他们就会面临认知的颠覆,不再相信努力的意义,很多人的堕落就源于此。
别跟学生说“努力就能成功”,这可能带给他们反作用
罗翔老师发表这一见解之后,得到了很多学生的回复,有太多毕业生表示他说出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实。小时自己是学霸,可长大以后却越发迷茫、不想努力。
我们对学生说“努力就能成功”,其实是一种盲目的鼓舞,很可能带去反作用。首先,没有任何人可以保证付出汗水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答卷。
这样说等于忽视了很多其他可能的结果,和外在的不可控因素。当学生们已经非常勤奋,依然得不到好成绩,被其他同学狠狠甩在后面时,他们就会更加困惑。
不少喜欢靠熬夜来提高学习成绩的孩子,可能就是在这种教导下长大的。适当增加学习时间没有错,但是他们常常因此忽视了更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效率。
这种思维方式的另一个弊端,就是学生们可能因没有得到好的反馈,而陷入自我否定,把没能达到目标的原因全部归结于自己,进行无意义的自我批评。
遇到问题反思自己,如果过于盲目反而是思考方式太片面,从而难以学会全面地考虑事情。以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或者与人相处中,都可能受到影响。
学生的努力并不是没有意义,找对方向才更有价值
有些人一味强调勤奋,有些人则相反,认为反正努力也不一定能有效果,索性随心所欲吧。我想罗翔教授的话,意思并不是努力没有意义,更不是告诉同学们可以虚度青春。
我们需要建立的是对其正确的认知,就是勤奋学习未必能达到想象的目标,但是想要获得成功必然要经过努力这个步骤。在我们可以选择勤奋的时候,不要放纵自己。
对于学生而言,在上学时期需要重视起学习成绩,在能力范围之内用功学习,争取把分数提到最高。但是如果自己已经很珍惜时间了,没能考出理想成绩也是正常的。
这时候我们要坦然接受,并摸索更好的学习方法,这才是看到问题本质,并寻找解决办法的过程,而不是单一地通过熬时间让自己对无法提高成绩“心安”。
努力也分很多种,有的同学让自己看上去很忙,做着“假努力”;有的同学则在固有的习惯上“一路跑到黑”,这属于往错误的方向努力。
只有勤奋加上思考,才是真正能有好效果的努力。而学生们最后能否有优异的成绩和一个光明的前途,其实还跟资源、机会等很多原因有关。
但不可否认,对于我们广大普通学生,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勤奋。我们依然要相信向前追赶的价值,只是这个过程中不要盲目相信天道酬勤,要更理性地看待。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努力的意义?(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zhishi/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