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的优美句子(汪曾祺)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汪曾祺
端午节的风俗,我们老家是要吃鸡蛋的。后来读到汪曾祺先生的文章《端午的鸭蛋》,我才知道原来的端午美食还有高邮的咸鸭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读过之后,深深被汪老的描述所吸引,对于高邮的咸鸭蛋也就念念不忘。我在网上买过高邮的咸鸭蛋,总觉得味道不正宗,于是让苏州的亲戚帮忙代购高邮农家自制的咸鸭蛋。
这次,总算吃到了正宗的高邮咸鸭蛋。然而,品尝过美味之后,我对于高邮那个充满江南水乡的地方也有了更多的好感。
在汪曾祺的笔下,他的家乡高邮有着无数平凡而有趣的人们,有着传承百年而怪异的手艺、风俗。在他的小说世界里,也处处都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美好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汪曾祺曾在谈写作的时候,说过: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
我对生活,基本上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人类是有前途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我愿意把这些朴素的信念传达给人。”
《汪曾祺小说集》里收录了汪曾祺的21篇小说,包括脍炙人口的《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以及《岁寒三友》等,另外还收录了汪曾祺对于《聊斋》故事的改写《〈聊斋〉新义》十一篇。
他在小说里传达出了美好的一面。
一、汪曾祺的小说写了哪些东西
汪曾祺的文字质朴随性,情节平淡温馨,剧情没有八卦、甚至没有高潮迭起,他就用那些朴素的、随性的文字,把小人物的形象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那些文字清新、自然,带着江南大淖的水汽和灵动。
1、写简单、认真的生活
汪曾祺的小说和他的人一样,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淡定从容”、“本本真真”。
汪曾祺一生经历波折。1920年出生的他,经历了半个世纪多的种种磨难。他出生在江苏高邮,青年求学在昆明的西南联大,中年被下放到农科所劳动改造,直到1980年才凭借短篇小说《受戒》跻身知名作家行列。
因为这些经历,他的小说里经常出现的四个地方就是高邮、西南联大、农科所和京剧院。他的笔下从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他的小说总是远离各种斗争,多是写日常生活、民间习俗和传统文化等。
他写得多是小人物的故事。汪曾祺的主角们有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们:和尚、锡匠、挑夫、孵小鸡的、卖风筝的;他的主角也有的是贩夫走卒:卖茶叶蛋的、卖鸭子的、农民、果园工人、洗衣大嫂。
他写社会底层人物,写他们真实的生活状况,写他们认真而简单的生活。他笔下的人就是人、生活就是生活。没有多少高大上的理想,也没有多少爱恨情仇,他们活着就是为了活着。
《受戒》里的明海,生逢乱世,因为家贫而去当和尚,却没有觉得多痛苦,只因为这是一条出路。作为和尚的明海,却与农家小姑娘小英子互相爱慕,这些也没有多丢人。在汪曾祺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感情都是那么地自然而然,他们的生活又是那样的简单而快乐。
2、写简单而认真生活的人
汪曾祺的身上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闲适、恬淡和从容,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但他身上更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的小说是“抒情式的”,带着温暖的理想主义色彩。
他对生活心怀悲悯与敬意,他怀着虔诚地心写做。他写那些小人物日复一日的无聊生活,写他们为生计而奔波,写他们承受着生活的好或坏。他总是记录这些容易被忽视地、被歧视地小人物的影像。
他的小说里有着散文的优美与灵动,他的内心怀着诚挚的感悟,所以他笔下的人物也都有着中国传统的美德。
他写人物的善良与美好,有意识地回避人性恶的一面。即使在小说《复仇》里,主人公的复仇也带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
汪曾祺在《大淖记事》里写遵循着古老风俗而工作的锡匠,他们是认真而执拗;被保安队长欺负的姑娘巧云,是坚强而勇敢的。十一子和巧云的相恋,触怒了有权有势的保安队长,但周围的亲戚邻居们却没有一个因害怕而远离他们。那些平时显得无趣而懦弱的人们,却有着自己的善良和底线:
“他们把平时在辛苦而单调生活中不常表现的热情和好心都拿出来了。
他们觉得十一字和巧云做的事很应该,很对。
大淖出了这样一对年轻人,使他们觉得骄傲。大家的心喜洋洋,热乎乎的,好像在过年。”
面对作恶的保安对刘队长,锡匠们的报复,也只是让他赔偿损失,把他赶出县城,没有不依不饶的扩大报复面。而受害者巧云,也没有“祥林嫂”那样地哭哭啼啼,而是挑起担子,以弱女子之身承担起了养家的重任。
在汪曾祺的笔下,这些社会底层人物在受尽生活的磨难后,依然认真地生活,简单、纯粹地生活着。
汪曾祺用他的笔和情怀,将那些向来被轻视、被视为“三教九流”的“低贱行业”中的能工巧匠写出了生活的趣味,写出了中国劳动人民传统的坚韧、朴实和善良的美德。他让这些平凡人的身上也有了艺术性。
他笔下的人物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是众生平等的。每个人对待生活都是认真的,是努力生活的,是深处逆境的时候,也能找到生活乐趣的。
二、从汪曾祺小说里看到的生活智慧
汪曾祺出身在旧式的地主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受父辈的影响,汪曾祺也养成了随性、乐观、淡泊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在他的小说里、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1、人活着,就要有点兴致
汪曾祺笔下的人,即使重复着简单的生计,也会在这些生活之外,找到一点乐趣。
大淖的女挑夫们,和男人一样行走谋生活。她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戴不起金玉头饰,就用当季的鲜花装饰。有鲜花的时候,是柳球、艾叶、夹竹桃、栀子花,没有的鲜花时候就插一朵大红剪绒花。
汪曾祺本人,更是被许多人成为“可爱的老头”。知名编剧鹦鹉史航曾说:“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
而汪曾祺的可爱是他能把艰难、平淡的生活过得好玩、有趣。不管生活有多难,他都不允许自己愁眉苦脸,总想办法找点乐子。
被下放到农村劳改的时候,他被派去掏厕所。别人都愁眉苦脸,唯有他带着两本《四部丛刊》、《分类集注杜工部集》就出发了。
别人觉得日子苦,他却觉得“这活脏一点,倒不累,还挺自由”。闲下来的时候,他就看书发呆,听室友们天南海北的聊天。
汪曾祺曾说:
“人总要呆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掂出自己的价值。
人总要有点东西,活着才有意义。
人总要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出来,倾力一搏,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
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不抱怨、不气馁,认真地寻找生活的美好,让汪曾祺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也让他对人性和生活都秉持着美的想象,也因此在他的文学作品里始终保有温情脉脉的一面。
2、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洒脱而真挚
你要对生活有热情,才能活出随心所欲地幸福感,才能有随遇而安的心态。
汪曾祺曾说:“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汪曾祺的文章里,都是慢煮的生活,那些世俗烟火的人气,即使在困境中,也带着勃勃生气。每个人都在认真生活,为着明天而努力,只要可以生活,便无所畏惧痛苦还是劳累。
汪曾祺的难能可贵之处,也在于他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对生活都保有一种热忱和洒脱。
在西南联大的日子里,日军经常轰炸,一有警报,大家就都往郊外跑。这个时候汪曾祺最喜欢往松林的方向跑,只因为那里有卖炒松子的。更多的时候,他会自备一袋点心,边吃边躲避轰炸。
汪曾祺的小说里,把平凡的人物和生活写得生动有趣;汪曾祺的生活里,也把波折而苦难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他热爱写作,更在无数被打压的日子里,把这当成了生活的方向;他热爱美食,也练就了一首好厨艺。
汪曾祺的人生智慧里,是简单、热忱地生活,是让我们学会在平凡中找到自己热爱的一点事去做,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发现生活的乐趣。
我们的生活,不能只顾抱怨那些不满,不能只看到困难、无聊,要对生活充满善意和感恩。
想让自己开心一点,生活幸福一点,就要学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去做些工作以外的事情。
那些让我们可以坚持坚持并热爱的事情:
可以是坚持跑步健身,让自己有个强健的身体;
可以是每天读两页书,丰盈自己的大脑;
可以是偶尔的远足旅游,开阔自己的视野;
可以是画画弹琴,陶冶自己的情操。
生活本身并没有痛苦与幸福之分,全看你怎么对待生活了,你笑它就笑,你哭它就哭。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始终热爱生活,享受简单、纯碎地快乐。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zhishi/9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