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技巧

中度脂肪肝怎么办(什么是中度脂肪肝)

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吃饭,朋友紧张的不得了,说是刚体检完,结果显示中度脂肪肝,问我该怎么办?

听到这里后,我并没有惊讶,虽然年轻还不到30岁,但是体型偏胖,尤其是腹部脂肪偏多,整天顶着个大肚腩,熬夜加班、酒量极好、特别爱吃肉食……

什么是中度脂肪肝?为什么说,脂肪肝特别容易找上这4类人群

我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朋友又问了一句,我肝脏上面怎么会堆积了那么多脂肪的?

听到这句,我差点没忍住就笑喷了,脂肪肝不是脂肪包裹在肝脏外面,而是堆积在肝脏细胞内!

举个例子 ↓↓↓

肝脏是我们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约有25亿个肝细胞组成,如果把肝细胞比喻成一个正常大小的气球,脂肪肝就是向气球内不断的吹气,是由内而外的膨胀起来,脂肪肝就是一个一个小的肝细胞膨胀过度形成的。

什么是中度脂肪肝?为什么说,脂肪肝特别容易找上这4类人群

1、脂肪肝是什么

脂肪肝在疾病方面的定义是脂肪性肝病,简单点来说,就是组成肝脏的肝脏细胞内堆积了太多的脂肪,影响到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人的脂肪肝你可能没有见过,但是猪的脂肪肝你可能吃过,法国鹅肝你一定听说过。法国名菜鹅肝,用的就是鹅的脂肪肝,因为脂肪含量特别高,味道浓郁、口感细腻,特别受到法国人的追捧。

可是我想说的却是,这样的鹅肝不是健康的鹅肝啊。

什么是中度脂肪肝?为什么说,脂肪肝特别容易找上这4类人群

2、脂肪肝等级划分标准

很多人到医院或者是体检中心体检,关于脂肪肝的报告一般都是标示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和重度脂肪肝,但是你知道这代表的是啥意思吗?

一个正常肝脏细胞的脂肪含量是不超过5%,5%~32%是轻度脂肪肝,33%~66%是中度脂肪肝,66%以上是重度脂肪肝。

这是划分的标准,那么我有一个疑惑,如果一个人的肝脏脂肪含量刚好是66%,严格意义属于中度脂肪肝,但和重度脂肪肝有多大区别呢?

什么是中度脂肪肝?为什么说,脂肪肝特别容易找上这4类人群

3、脂肪肝发出的2个预警信号

脂肪肝不是突然出现的,和其他疾病一样,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演化而来,胖子不是一口吃出来的,脂肪肝也是如此。

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这2个信号,可能意味着脂肪肝已经找上门来了。

信号1:蜘蛛痣

脂肪肝患者身上通常可能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红颜色痣,以一个点为中心,向四周发散性一些曲曲折折的红血丝,红血丝的边界不清晰。

如果用手指按住红痣的中心点,红痣会立刻消失,松手后又会出现。这种蜘蛛痣实际上就是一个局部扩张的小动脉,提示我们肝脏已经出现问题,发现后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诊疗。

什么是中度脂肪肝?为什么说,脂肪肝特别容易找上这4类人群

图源:来自网络

信号2:粗脖子

这里说的粗脖子和甲状腺肿在程度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大家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一般肥胖的人脖子偏短偏粗,有一句话形容的特别贴切“脖子被胖没了”。

可以自己在家测量一下颈围(脖子的长度),男性如果大于38cm,女性大于35cm,就要引起高度注意了。

注意:测量颈围时,测量选取的是脖子最细的地方,前面取喉结位置,后面取第七颈椎的上缘(低头时,脖子最鼓的地方)。

什么是中度脂肪肝?为什么说,脂肪肝特别容易找上这4类人群

4、最容易诱发脂肪肝的4类人群 ↘↘↘

①饮食无度,无肉不欢

这个类型的人,典型的体型就是肥胖,而且脂肪肝只是顺带的症状,还可能伴随其他严重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等等。

什么是中度脂肪肝?为什么说,脂肪肝特别容易找上这4类人群

②纯素食

很多人特别不理解,天天吃素为什么还会得脂肪肝?我们吃进身体的食物,不管是鸡鸭鱼肉这些荤菜,还是说青菜豆腐大米饭,最终都要转变成我们身体所需要的的能量物质,吃素食的人群,一般主食摄入偏多(米饭、馒头、面条等),多余的能量身体消耗不了,就会在身体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什么是中度脂肪肝?为什么说,脂肪肝特别容易找上这4类人群

③某些药物

有些人群因为身体特殊原因,必须服用某些药物,如治疗乳腺癌的莫西酚、类固醇激素等,这些药物会导致人体得脂肪肝。

什么是中度脂肪肝?为什么说,脂肪肝特别容易找上这4类人群

④减肥速度过快

快速减肥估计是每个肥胖者最渴望的事情,但是减肥速度过快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身体内储存的大量脂肪在短时间快速分解,超出了肝脏代谢转运脂肪的能力,多余的脂肪就会在肝脏细胞内过度沉积,进而引起脂肪肝。

虽然有方法让你一个月瘦到10斤以上,但是不建议,最好控制在10斤以下。

什么是中度脂肪肝?为什么说,脂肪肝特别容易找上这4类人群


欢迎关注:头条号【注册营养师尹克祥】

第一时间获取营养干货知识、饮食指导,规避生活中不起眼却杀伤力巨大的健康误区,慧吃慧动,健康一起来。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life/12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