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读不厌

448团事件(为保护战友和电台他毅然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为保护战友和电台他毅然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战后却未立功

殷涛

殷涛,50军150师448团通信连通信班长,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因部队遭敌伏击被困,为保护战友,只身引开敌人,在敌人一片劝降声中坚贞不屈,引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践行了他生前:"坚决完成任务,人在电台在!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退后半步生"的出征誓言。就是这样一位壮烈殉国的英勇战士,战后却没有立功受勋,个中的原因令人扼腕叹息。

他,原本可以不参战

战前,殷涛已确定退伍,并已在老家江苏盐城联系了地区邮电局的工作。他本来可以平安退伍、回乡工作。但,他却选择了继续服役、为国参战。

殷涛于1975年1月入伍,原为济南军区26军77师229团警通连报话班(2瓦电台班)副班长。他工作积极、训练刻苦、业务精湛,曾在26军组织的通信专业大比武中获奖。1978年下半年中越关系骤然紧张,战争随时可能爆发。在得知部队要抽调骨干补充其他部队准备赴中越边境参战时,他强烈要求暂不退伍参加扩编。在连队考虑到他已面临退伍,向团里推荐上报了其他人员(殷涛的班长)的情况下,他拿着印有血手印的报告,找到了团政委,坚决要求参加扩编。

团政委对他讲:"这次团里抽调的主要是步兵骨干,电台通信骨干只有2个名额,分别从15瓦电台和2瓦电台选,连里报了名单,你不在内。"殷涛坚持说:"班长身体有病,而且正在探家准备结婚。我是副班长,这次扩编还是让我去吧,我绝不会给229团丢脸的!"团里见殷涛的态度坚决,最后留下了殷涛的血书,让他回去等消息。

就这样,殷涛放弃了退伍,放弃了回乡安置,毅然决然的参加了扩编任务,一步步走向战场。1979年1月25日,殷涛和其他205名229团参加扩编的战友一起抵达四川成都什邡,编入成都军区50军150师448团,殷涛被分配到通信连报话班任班长,仍干"老本行"。3月2日,448团奉命抵达集结地域——广西宁明县明江人民公社,此时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已经进行到了第14天(2月17日凌晨打响),首批参战的部队正在越南境内与越军展开你死我活的厮杀。448团每天边掌握前方的战况,边组织紧张的临战训练。

3月5日,448团向全体官兵传达了中央军委"对越自卫还击已达目的,即日起停止进攻,前线部队准备回撤"的命令。晚11时,150师接到了广西前线总指挥部作战预先号令,要求随时准备参加战斗,掩护前线进攻部队回撤。殷涛当日在他人生的最后一篇日记中写道:"坚决完成任务,人在电台在!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退后半步生!"

3月6日,150师划归41军指挥,从广西龙州的水口关方向出境,参加高平方向作战。3月7日上午,448团抵达越北省会城市高平。之后,根据41军前指命令,448团作为150师的主攻团沿通向原平县的3号B公路,沿扣屯、班俊、吞片、那袍一路向西。于3月8日12时整,首次在距离高平约40公里的班英地区接敌,战斗打响。殷涛作为团基本指挥所2瓦电台班长,时刻守护着电台,时而加入"网络",时而加入"专向",在副手陈孝清的配合下,凭借着过硬的军事通信技术,"快、准、密、无差错"地确保通信畅通无阻,保证了指挥的不间断。

为保护战友和电台他毅然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战后却未立功

扣屯

他,原本不用涉险

448团遇险后,殷涛原本可以留在团基本指挥所,随团指一起突围。但他考虑到通信副手是新兵,难以独立完成任务,主动要求跟随穿插分队行动,掩护团指突围。

3月10日,448团接到师指命令:停止进攻,收拢部队,准备从原路回到高平后,向北沿公路从平孟关入境。但,此后由于50军指挥员的决策失误加之150师机要科参谋一份重要电报的漏译,导致448团原本可以平安回撤,却被迫奉命从班英直接北上,攻击前进,穿插回撤!

3月12日凌晨,448团分两个梯队按上级指定的路线回撤(此时距离停止攻击命令的下达已经过去了两天,耽搁的这两天宝贵时间,给敌人重新调整兵力、布下包围圈留下了充足的时间),从此448团逐步陷入敌人布下的重重包围圈。9时左右,第一梯队的前指和2营在那嘎村口遭遇敌人伏击,伤亡惨重,敌人迅速切断了第二梯队和第一梯队之间的联系(就在2天前,在同样时间同样的地点,121师炮兵团130火箭炮连遭敌伏击,伤亡55人,损坏火箭炮4门、汽车5辆,炮弹300发)。此时其他友邻部队均已展开回撤,不可能再回援,上级命令448团利用夜暗自己打出去,继续穿插前进,完成预定的任务。此刻,448团处境异常凶险,整个团位于东线(广西方向)部队攻击的最西侧前沿,被敌伏击后,伤亡很大,进退两难,孤立无援。后团指决定,由团副参谋长付培德(7号首长)带领1连、8连从左翼穿插到敌后,协助前指和2营突围,并掩护团指行动。

为保护战友和电台他毅然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战后却未立功

穿插分队行动路线

为保护战友和电台他毅然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战后却未立功

那嘎村

团里原本决定派另一名通信骨干和殷涛的通信副手陈孝清随7号首长一起行动。得知消息后,他找到团通信股长,请求让他带通信副手随7号首长行动。此时殷涛心里也非常清楚,在团指有特务连专门派人保护通信电台,团本队也有步兵分队和1营跟随行动,行动相对安全。

而到了穿插分队,孤军深入敌后,就是战斗的最前沿,随时都会有危险。但他一方面放心不下在第一梯队的副班长通信小组安全,另一方面也不想和新战士陈孝清分开。经团首长同意后,他带着陈孝清于晚10时随7号首长开始行动。从此他们一步步走入了敌人布下的天罗地网……

他,原本能随战友撤出

穿插分队被打散,殷涛随7号首长和50余名战友被困山洞,指挥员此时已失去战斗意志,不敢带领部队突围。殷涛的老乡想拉他一起突围,他因职责所系,没有同意,选择了随7号首长留下。

13日凌晨,穿插分队遭敌伏击。之后,穿插分队因地形不熟、联络不畅、协同不周等原因逐渐失散,殷涛跟随的7号首长身边只剩下56名战士,除了8连的3排,其余都是配属的重机枪和炮兵分队战士,而且在被敌伏击突围时重武器和弹药大都丢弃,整个1连和8连的1排、2排不知去向。此时的穿插分队残部已失去了战斗力,一向作风果敢的7号首长也变得有些优柔寡断,不敢率部突围,决定先上一座大山找个山洞隐蔽起来,待团指明示后再确定下步行动。在山洞中,因7号首长意志消沉,无心再组织部队突围,殷涛曾建议他立即召开作战会议,研究执行上级命令的方案。结果意见不合,与7号发生了争执。

殷涛的老乡得知情况后,劝他跟着自己随8连1名排长带领的19名战士一起走。殷涛说:"我必须跟着7号,我是他的报务员,死也要和他死在一起,这是纪律!"殷涛心里清楚,自己是个掌握着通信密语等机密的报务员,是绝不能被敌人俘虏的。他早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以身殉国!随后,他向自己的这位老乡要了两颗手榴弹(此战中,报话兵除了电台外没有配发其他武器)。后来8连排长带领的19名战士几经辗转返回到原来的3号B公路上,昼伏夜出朝北撤退,遇上41军回撤的兄弟部队后一起从广西靖西入境,没费一枪一弹,全部安然回国。

他,原本也有可能突围

敌人已完成了合围,7号首长带领人员突围失败,队伍再次被打散。为掩护受伤战友,他跳出隐蔽的地方朝相反的方向奔跑,吸引敌人来追,直至被围,在一片劝降声中,引爆手榴弹,壮烈殉国。

从3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7号带领穿插分队残部在一座"孤山"上折腾了一夜,没有遇上敌人,也没有敢下山通过一片开阔地,队伍又缩回到山上。实际上敌人此时尚未完成对这座山的包围,此时突围尚有机会。14日9时,山下到处都是敌人,敌人已封闭了包围圈。晚8时,7号决定利用夜暗再组织一次突围。突围过程中部队再次被打散,殷涛跳下一段崖壁后和其他人员失去联系。掩护他们突围的机枪手在打光子弹后,高呼:"中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纵身跳下悬崖……后来,7号因突围失败,带着十几名干部、战士又回到那座"孤山"上,几天后被俘……

为保护战友和电台他毅然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战后却未立功

448团回撤及穿插分队行动路线(黑色箭头,红色箭头为121师361团2月19日穿插路线)

殷涛在向山下摸索的过程中碰到了胳膊负伤的连队卫生员宋成献,于是两人互相照应着摸索前进。15日下午,他们又遇到了另外3名突围的战士。此时5名战士除了6枚手榴弹外,再没有其他武器,他们不敢走路,就拉开距离从灌木丛中走,殷涛照顾宋成献在后,其他3名战士在前。在依次通过昆洛村北侧的一片谷地时,第三名战士被敌发现,殷涛和宋成献没有办法再继续通过,敌人一步步逼近殷涛和宋成献隐蔽的位置。

危急关头,殷涛叫宋成献伏在灌木丛中别动,自己纵身一跳,下到谷底,转身向相反的方向跑去——他是想引开敌人,保护战友。无奈后有追兵、前有堵截,跑出不远就被敌人堵住。敌人看他背着电台,有意想要俘虏他,就朝天开枪逐渐围了上来,并不断的用中国话劝降。殷涛面朝北方坐在山坡上,一只手抱紧电台,一只手拉着怀里手榴弹的拉环,待敌人走近,毅然拉响了怀中的手榴弹!那一年,他刚刚22岁。

为保护战友和电台他毅然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战后却未立功

殷涛牺牲地——昆洛村

他,原本可以立功受勋

就是这样的一位英勇的战士,战后应当论功行赏,获得应有的荣誉。但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却遗憾的几经波折才定为烈士。

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50军150师448团在此役中开局很好,但回撤没有组织指挥好,导致全团500多人失散,300多名战士异乡埋骨,200多人先后被俘。部队回国后,殷涛最初仅被定性为失踪人员,并正式通知了家属。1979年的5至6月份,被俘人员陆续交换回国。因此战损失惨重、多人被俘、影响恶劣,引起了高层的关注。各级均成立了调查组,对448团回撤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彻底调查,通过对被俘和幸存人员的调查取证,逐渐还原了历史,查明了殷涛烈士的牺牲真相(宋成献被其他回撤的战士救回,提供了关键的证据),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调查结果控制了知情范围,有些情况并没有通报师团。随后50军为殷涛补办了烈士证明书,但因受整个团"失败""被俘"等屈辱事实的影响,殷涛所得荣誉也仅此而已。

为保护战友和电台他毅然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战后却未立功

宋成献,他在回忆殷涛烈士壮烈牺牲经过时,几度失声痛哭

所有的"原本"都只是我们的假设,而他更像一支开弓满弦的利箭,一去不回头,直至血洒南疆,埋骨异乡……

他一次次选择犯险赴难,一次次与生还的机会交臂相失。一个22岁的热血青年,他把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人的眷恋,对战友的情义,对责任的担当,化作那一声巨响……

他是一位没有勋章的英雄,他无悔的践行了自己的出征誓言,他无愧于中国军人这一称谓,他是我们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

十八从军去,五载转倏过;

沙场惩越寇,碧血写春秋。

——殷涛烈士父亲题(1979.8)

作者注:烈士衣冠冢现在新迁建的盐城烈士陵园,本文被用在了殷涛烈士的墓志铭上(墓碑上的二维码扫描可读该文)。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1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