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事件的始末(李陵是汉奸吗)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在匈奴生活二十六年的李陵病逝,结束了其悲戚无奈的一生。李陵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人物,关于他的一生,他的为人、行事如何评价,一直存有尖锐的争论。有人说他是末路英雄,也有人人痛斥其为汉奸。可以说,谈到名族情怀与战争中的人文情怀,李陵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李陵事件始末
为什么李陵其人在后世会出现如此争议,一切要从公元前100年的一次对匈奴的出征说起。
天汉二年(公元前100年),李广利率军三万出击匈奴,汉武帝召李陵,欲让其在后方负责大军辎重。但李陵不愿在大军后方,自请领军一支以分担李广利大军的压力。汉武帝不悦,说没有多余的骑兵给,李陵说五千步兵即可,遂出兵。不幸的是,李陵军遇到匈奴单于的三万大军,苦战数日,杀敌过万,最后刃折弩尽。单于苦战不下,正欲退兵之时,李陵军中的管敢叛变,告诉了单于李陵大军真实情况,单于于是决定继续追击,迫降李陵,李陵军不敌,又后无援军,最后在距离边界一百余里的地方被围,无奈投降。
李陵降匈奴后一年有余,汉武帝后悔没有派兵援救李陵,于是派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到匈奴迎接李陵回国,公孙敖无功而返,回来后却对汉武帝说:途中捉到一人,说李陵在为单于训练军队,所以自己只得返回。汉武帝听闻大怒,杀了李陵的母亲、兄弟、妻儿,李陵自此心灰意冷。
李陵在匈奴时,单于欣赏其能力,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并封他为右校王。公元前91年,即在李陵投降9年后,匈奴寇上谷、五原,杀掠吏民。过一年再入五原、酒泉,杀两位都尉。汉武帝不得不再次遣军队征伐匈奴,匈奴派军队迎战,其中一支军队就由李陵和另一大将领军,共三万人追击汉军,最终汉军"陷陈却敌",杀敌众多,匈奴败,退去。
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至浚稽山合,转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至蒲奴水,虏不利,还去。
汉武帝死后,汉昭帝继位,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两人与李陵有旧,就派遣李陵的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到匈奴招李陵回。李陵此时亲人不在,加之不愿再回来受刀笔吏侮辱,不愿归汉,自此终老于匈奴。
李陵投降匈奴,表面看来的确是背叛了汉朝,但历代以来,为李陵鸣不平的人很多,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李陵事件牵涉较广,尤其是太史公司马迁,替李陵辩解而直接受害,后人对太史公的同情也转到了李陵身上。
李陵被围后,部下仍有四百余人逃回,汉武帝听说李陵战败,生死不明,不免惋惜,但武帝内心是希望李陵战死报国的,甚至派了一个相面之人给李陵的母亲、妻子看相,但看相之人说她们脸上没有死丧之色,也就是说从其母其妻面相来看李陵未死(不得不说这个看相的人很厉害)。
一个月后,李陵投降的消息传来,武帝震怒,责问之前传捷报的陈步乐,陈步乐自杀,此时满朝文武均认为李陵有罪。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的意见,司马迁极力为李陵辩解:
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糵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汉书.李广苏建传》
司马迁认为李陵人品高尚,与父母孝,与士人信,有国士之风,此战虽然战败,但以五千步兵牵制住匈奴数万大军,在矢尽道穷的处境下,依然向北而战,让部下为之效死力,可比古之名将。而现在朝中之臣,见其战败,为保全自己和家人性命,纷纷揭其短处,实在令人痛心。司马迁认为,李陵没有死节,是有更大的志向,忍辱负重以报汉朝。
司马迁的这番话让汉武帝更加愤怒,武帝认为其在欺瞒自己,影射李广利,从而暗讽自己用人不当,故而将司马迁下狱判死刑。
汉武帝时期,被判死刑后有两种方法可以减刑,一是"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二是"死罪欲腐者,许之","腐"就是接受腐刑,也就是宫刑,对士大夫来说,这是最为屈辱的刑罚,在无法支付赎钱,朋友无人帮忙的情况下,司马迁主动申请了腐刑,并在《报任安书》中说出了那句有关生与死、影响无数后人的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司马迁申请腐刑时,内心是极为屈辱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最下腐刑极矣!",短短六个字,读者从中可以读到他内心无尽的屈辱与不甘,也可以想见其内心的愤懑。正是他的忍辱负重,为了志向而选择苟延残喘、生不如死的活着,才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无古人的煌煌巨著——《史记》!
司马迁因替李陵辩解而受刑,后人在看待李陵其人时,自然容易生出更多的同情。
李陵或许是假降
为李陵鸣不平的另一原因,在于李陵或许是假降。李陵投降匈奴,本是不争的事实。但其投降的初心,到底是贪生怕死,还是另有所图,一直饱受争议。司马迁在为其辩解时就说过"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答苏武书》也有言:
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答苏武书》
不过《答苏武书》也存有争议,认为不是李陵所作,但不管作者是否李陵,其能够证明后人在看待李陵降匈奴一事上,还是持一个宽容与同情态度的。不仅是《答苏武书》,从《汉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对待李陵类似的态度。
李陵投降初心的真伪已经无从考证,但其有战功是真,其族人被诛杀也实在是冤枉,从历史资料来看,李陵与汉朝真正的决裂正是始于此,毕竟汉武帝在听说李陵投降后,虽然内心不忿,震怒之余牵连了司马迁,但仍未殃及李陵家小,并在一年后开始后悔,派人接李陵回国。直到公孙敖办事不力,传回消息说李陵为匈奴练兵,才导致最终的悲剧。
李陵究竟是否为匈奴练兵?并没有,替匈奴练兵者的确有一位姓李之人,叫做李绪,也是汉朝降将,本是一名都尉。
其后,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也。”
——《汉书.李广苏建传》
有人认为此为李陵的一面之词,不足为信,个人认为有失客观,完全是为黑而黑。李陵后来痛恨家人因为李绪被诛杀,派人刺杀了李绪,并因此事差点被大阏氏所杀,幸得单于帮忙隐藏,才躲开杀身之祸。
陵痛其家以李绪而诛,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
——《汉书.李广苏建传》
如果李绪练兵纯属李陵的一面之词,他也无需冒生命危险去杀李绪报家仇,毕竟为了圆一个谎而去杀一个人并为自己招致杀身之祸,怎么看都不明智。
在李陵投降一事上,就个人情结来说,我更倾向于其属于假降,毕竟其祖上有被俘后再回国效力的先例,李陵虽属投降而非被俘,可能也是当时情况下不得已为之,想留得性命继续为国效力,从后来汉武帝派人接他来看,如果没有公孙敖的乌龙事件,他是可以回国的,但天意弄人,最终只能终老于匈奴,与异族之人日夜相伴,望风依依,实在令人感叹不已。
结语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谈及李陵其人,仍旧无法释然,李陵是汉奸吗?显然不是,李陵有战功在先,在走投无路,后无援军情况下,未死节而降,最多也就属于背叛汉朝,并且投降的用意都无法确定,说其是汉奸,未免苛求古人。
公元前100年,当李陵主动请缨出击匈奴的时候,他绝不会想到这是他命运的转折点。而在他受降的那一刻,他也绝不可想到,会因种种缘由而将至永无挽回的余地。从此以后,李陵只能在牧马的悲鸣中,在萧条的风声中思念着自己的故土与故人。而他的那句“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成为了对他人生的最真实的注脚。
本文参考资料: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班固《汉书.匈奴传》
司马迁《报任安书》
李陵《答孙武书》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