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阅读

处在两难选择的句子(跟着名家学写作03)

文/蒋凤姣

跟着名家学写作03 | 跟着安徒生写“两难”

什么叫“两难”?

就是指面临两个困难的选择。比如“如果谁和谁同时掉海里,你只能选择救一个,你要救谁?”两难之所以难,是因为两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都难以割舍。

聪明的故事家经常利用两难法来编写故事,以折磨我们那颗感性的心。

比如童话大王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从头到尾都是两难的选择:

两难1:小人鱼救起遇难的王子,在“两难”中选择,是留下还是离开?最后她选择了离开,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

两难2:为了变成人类,小人鱼再次在“两难”中选择,要走路如踩尖刀一样的腿还是美妙的声音?最后,她选择了人腿,放弃了声音;

两难3:得不到王子的爱情,小人鱼就会变成泡沫。但是,她只要杀掉王子,就能恢复鱼身回到海里。然而最后,小人鱼选择了破灭,成全了王子。

正是在这一而再,再而三的“两难”中,我们才能看到人物内心的挣扎,感受到小人鱼的坚强和善良。善良的小人鱼为了爱情经受种种磨难,最后为了不伤害王子而牺牲了自己。她用自己的悲剧给读者留下了正面的启示: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实实在在地拥有,只要所爱的人幸福便心无挂碍,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跟着名家学写作03 | 跟着安徒生写“两难”

《皇帝的新装》则是另一种两难。

两个骗子用完全不存在的布料欺骗爱美的皇帝。为此,他们设计了一套说辞:凡是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些布料。于是,选择做个诚实的人还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便成了人们艰难的选择。老部长、官员、皇帝,甚至全城的大人们,都选择做一个“聪明人”,直到一个小男孩最后爆出真相。但是,仍然不妨碍那些“聪明人”继续选择装腔作势,一错到底。

在面子和真理面前,很多人选择了前者。这种弄虚作假但极愚蠢的人,大概在任何时代都会存在,因此这篇童话在任何时候也都具有现实意义。而这种“两难故事法”更能帮助作者刻画人物,以及其复杂的人性。

作家余秋雨在谈及其散文创作时说,写作者有两个不可避免的、意义特殊的概念:两难结构和未知结构。两难往往是道德和利益的冲突,不仅是成人的文学作品经常用到,小学课文里也有用到这种方法。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的《钓鱼的启示》: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11岁的小孩,跟着父亲去小岛上钓鱼。在钓鱼的过程中居然钓到了一个巨无霸,一条从来都没见过的大鲈鱼。父亲也很高兴,可当他看了看手腕上的表时,却对孩子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因为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可孩子却不能理解,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跟着名家学写作03 | 跟着安徒生写“两难”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孩子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尽管没有人看到他们,更无人知道小男孩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父亲斩钉截铁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小男孩只好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他确实再没有钓到过像34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他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他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他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这就是钓鱼的启示,非常明显的两难选择。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进退两难的抉择。你在这样的时刻,会如何做选择呢?

比如,在景区看到具有当地特色的工艺品,买了俩打算送朋友一个。结果,回家途中不小心丢了一个,这时的你,面对剩下的一个是打算送好友还是留给自己?帮朋友买彩票,结果彩票中了大奖是给人家还是不给?考试分数下来了,你是第一名,欣喜若狂,可后来发现里面有一道题你写错了,老师没看清打的是勾,这时的你该怎么办?还有成人世界的两难:法律和人性的对撞,生活的艰辛和亲情的呼唤……

台湾作家许荣哲说,小说的核心是类似“鱼和熊掌无法兼得”的两难处境。两难的反差越大,人物内心矛盾越痛苦,故事则越精彩。

这些写故事、散文、小说的作家们,尽管他们写作的文体各有不同,可在“两难法”上,观点却是惊人的一致。

两难考验人性,两难产生冲突,冲突产生故事。两难的问题可以是真实的人生,也可以是虚构的故事。写作时用点心思,你也会写出精彩的故事。

——END——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zhishi/20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