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阅读

因家庭磨得心累的句子(心理学)

嫉妒是动物天性的发作,所以只要“地位在自己之下,却拥有比自己更好的东西”的前提条件成立就一定会发生。

曾经有一次,我因为听同事指出我工作的方法有问题,因而大幅度调整工作方向。结果竟不小心听到该名同事暗地里对其他人说:“那傢伙明明就做得很不错,结果我的随便说说他竟然还当真,还蠢到去改变大方向,真是笑死我了!”我听了脸色瞬间铁青,同事的话迴荡在耳边,气到我手脚颤抖。

回到家后终于止不住泪,一直想着:“为什么?想倾听大家的意见,一起将工作做好,到底哪里错了?”“诽谤中伤一个人的恶意难道真的存在?”这些想法萦绕脑中挥之不去,越想越钻进死胡同。

心理学:当你对家人的批评耿耿于怀时,试着这样想

后来某天我在电视上看到动物生态节目时,恍然大悟:“啊,原来嫉妒就是动物本能的发作!”

节目中经常会见到,本来温驯的动物宝宝当嫉妒其他宝宝时,会瞬间从可爱动物变成猛兽,展开极具毁灭性攻击的画面。看完节目后我也回想自己曾经因为嫉妒,走路故意去擦撞公司后辈这种性格改变为毁灭性人格的经验。

自己这样讲可能有点怪,但我平常并不是那种人,只在当下觉得后辈“跩什么跩”、气炸直冲脑门时,瞬间出现毁灭性人格,才做出那些平常不会做的事。

当时我并不知道那种行为,称为“嫉妒之心发作”。

嫉妒心常常是“不自觉地”

当我想起这件事时才意识到,当时提供意见的同事充其量是嫉妒发作,故意讲些反话来搞破坏。因为是“嫉妒发作”才变身的,这些人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一件坏事”,搞不好根本不记得这回事,还可能会说:“有吗?我有说过这种话?”因为“发作”,所以就算嘴巴说出过分的话也没有记忆,毫无“做了坏事”的自觉,甚至觉得自己爱讲就讲,完全无所谓。

嫉妒发作时还有另一个特征,就是当你越是在乎这些“发作”的人,他们就发作得更凶。所以,我对攻击我的人反应越大,他们的行为就越激烈,也就是受到关注造成发作变严重的一种状态。

心理学:当你对家人的批评耿耿于怀时,试着这样想

过去的我是个事事在意的穷酸鬼,因此才会以为“像我这么小家子气的人哪有什么可以让人嫉妒的?”因此面对批评,更觉得“人家是为我好才跟我讲!”

另一方面,我这小家子气的个性,凡事小心翼翼又钻牛角尖,在旁人眼里看来就会认为“看他一副提心吊胆的样子,这傢伙地位肯定在我之下!”如果你这时将对方的话照单全收,会让对方发动的攻击越来越猛烈,而自己也更无法从对方所说的话语中抽离。

不过,一旦清楚意识到对方的心理,便能轻松化解对手的攻击。只要对对方的攻击反应“迟钝一点”,不随之起舞,对方的嫉妒便比较不会发作,之后“不在意”这件事也就变得相对简单多了。

父母骂孩子也是一种嫉妒心理?

当我在思考自己日常中那份“提心吊胆”的心情究竟是从何时开始时,我发现,似乎是从我懂事以来,就开始对他人的发言感到紧张跟不安;我更在思索中进一步惊觉:“父母的嫉妒心也是会发作的!”

小时候只要调皮地大声嬉闹,母亲就会火冒三丈“啪!”地赏我一巴掌。理由是:“我小时候才没像你这么好命,可以玩成那样!”

如果把这想法当真,会解读成母亲认为“吵闹的孩子是不会替人着想的坏小孩,所以才警告要停止吵闹。”

但若是以“嫉妒发作”的角度来思考,处于“自己的小孩”这种下位者立场,凭什么比自己玩得更开心!这激起了母亲的嫉妒,毁灭性人格瞬间出现,进而做出“给小孩子一巴掌”的毁灭性行为。我察觉到这一切并非为了管教我,而是出于“单纯的嫉妒”。

心理学:当你对家人的批评耿耿于怀时,试着这样想

当我还在幼稚园时,有天母亲带我带得很累,于是让我搭着父亲的卡车去他工作的地方,晚上很晚才回到家。幼小的我坐在副驾驶座靠着车门睡着了,母亲一把车门打开我便“咚!”地一声,头朝地跌倒了,我因为惊吓而号啕大哭,父亲见状赶紧跑到我身旁对着母亲说:“你这是在做什么?”

母亲的脸瞬间变得面无表情,当时的状况至今都还令我印象深刻。

这个状况同样也是“这个爱哭鬼(孩童时的我)明明地位在我(母亲本身)之下,竟然因为哭泣得到父亲的关注?”也就是“这傢伙凭什么有我没有的东西!”母亲的嫉妒神经被挑起,因而变身毁灭性人格,所以才愣在现场而非提供当时还是孩子的我任何协助。

当时的我一直被罪恶感谴责,认为“自己的任务是陪爸爸去工作,明明不该在车里睡着但我却不小心睡着了,我真差劲!”

我当时没能理解的是:“在孩提时代得不到的东西,自己的小孩却得到了”对父母而言确实是一种喜悦,但父母毕竟也是动物,在“我得不到的凭什么你有”的嫉妒之心发作下,也可能做出责骂小孩的毁灭性行为。看似相互抵触的心情,正是真实人性的展现。

值得一提的是,嫉妒发作与“是否爱小孩”完全无关,纯粹是自己无法控制嫉妒发作罢了。 最弔诡的在于,当嫉妒发作,即使本人已经做出破坏行为,但心里还是认定“我这么做是为了小孩好。”

分明是嫉妒,却对“我是为了管教小孩在做对的事”而深信不疑,这正是嫉妒作祟的产物。“发作”是因为脑部过度放电,当嫉妒发作导致大脑电波过剩异常放电,才会自以为“正在做对的事”而做出毁灭性的攻击行为。

美女为何往往对自己的外表没自信?

另外一个例子,我们常听到漂亮女生说:“我对自己的外表没什么自信。”这往往让周遭的人惊呼:“为什么?明明就长得很漂亮啊!”

正因为对自己的外表没信心,她们会把其他女生不经意的一句“她的妆怎么怪怪的?”一直放在心上而夜不成眠。

仔细一问,就能得知这名漂亮女生曾有过被母亲批评“你好丑!”的经验。

心理学:当你对家人的批评耿耿于怀时,试着这样想

通常这样的母亲是不太化妆的人,穿着打扮都很朴素;因此“其他人居然夸我的小孩比我还可爱,气死我了”的想法引发了母亲的嫉妒,进而变成毁灭性人格。对女儿说出“你好丑!”的批评却自以为“我这可是在为你好。”

摇身一变成为毁灭性人格的母亲合理化自己,认为是“我的女儿可不能被垂涎她美貌的男人给骗了,所以我得告诉她『她长得很丑』才行!”或者是出自于该名母亲“可不能让这孩子变成外貌出色就自傲地讨厌女人,得给我当个谦虚的女性才对”的心态。但根据嫉妒发作变身毁灭性人格的理论,真相不过就是“嫉妒女儿长得比自己可爱”。

父母并不是有意识地嫉妒自己的孩子,也不是真心希望孩子拥有的一切比自己差,所以内心也相信“我不是要讲出让小孩难过的话。”不过,嫉妒是动物天性的发作,所以只要“地位在自己之下,却拥有比自己更好的东西”的前提条件成立就一定会发生。

当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承受父母的嫉妒发作,自然而然对嫉妒的反应就越来越敏感。这么一来,就算到自己家以外的地方也会表现得如弱者般,成天提心吊胆,对他人的嫉妒有所反应,反应越大受到的攻击力道也越强。由于父母的嫉妒情绪非常难以理解,因此孩子会认定“都是自己不好!”而过份苛责自己,于是在外也成为一个对他人一举一动小心翼翼的人。

经常有的例子就是“在学校被霸凌”,回到家母亲竟突然说出:“该不会是你先做错了什么吧?”这种在伤口撒盐的话,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心。对母亲而言,那是因为“从没有人对自己展现过这般同情”,这就是嫉妒产生的原因,也造成了父母毁灭性的言行举止。但正因为是动物天性的发作,因此父母深信不疑:“我这么说是为孩子好”。

当我们谈到即使父母自认“我是为你好”或“我是在纠正你”,也可能是一种嫉妒的发作;那么同理,当我们有了“我得来提醒那个人”的想法,或自认是在做一件对的事情时,或许也在无意间落入了毁灭性人格的窠臼。

仔细回想自己的状况,当我冒出“那个人根本错了!”或“我得为那个人做点什么”的想法时,即赫然发现“咦?这怎么跟父母的嫉妒发作的模式有点像?”嫉妒不知不觉发作了,还自以为正在做一件对的事情,说不定还无意间扯了别人的后腿,一想到此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当别人嫉妒你时,如果一直把注意力放那个人身上,会使他人的嫉妒发作越来越严重;反之,当自己嫉妒时人家,还认为自己在替人想,诱发他人有所反应,便催化了“自己的嫉妒发作更加严重”的情况。

跳脱嫉妒的解方是“自我中心”?

我们从小被教导“要替别人想”但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其实很危险。如果我们要避免引起别人与自己本身的嫉妒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思维模式改成以自我为中心”──能神色自若、无视他人蜚短流长而大步迈向美好人生的人,确实都活得“比较自我为中心”。

心理学:当你对家人的批评耿耿于怀时,试着这样想

过去总是在意别人怎么想自己,而无法自在生活的我,一直将“懂得替他人着想才能得到幸福”奉为圭臬,思维模式也始终以他人为中心。之所以觉得“以自我为中心思考是行不通的,一定要他人为优先才行!”是因为我看到旁人所设下的嫉妒陷阱。

的确,以自我为中心思考时,总忍不住会担心“人生变得越来越轻松、越活越自在好像很可怕”,但之所以感到恐惧,是因为我实际感受到“旁人的嫉妒”。旁人嫉妒发作,觉得“自己都没过得这么自由,那傢伙凭什么”时,毁灭性人格马上出现并试图摧毁“我的自由”──这都是因为当时我“不可以这么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下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所造成的。只要旁人对我的言行举止有反应,嫉妒就发作得越严重,但当我转换为专注以自我为中心思考后,很快会发现“啊,旁人的嫉妒竟不再发作了!”。

而后当我越变越迟钝,慢慢地也不再在乎别人怎么想自己时,真觉得自由实在是太棒了!不久之后,当自由变得越来越理所当然,对自由也不再那么感动,纯粹觉得“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好开心!”做着做着,遂逐步发展出各种不同的可能性,这也是因为自己不再被旁人的嫉妒而绑手绑脚的关系。

看到这有些读者可能会担心“太以自我为中心的话搞不好没朋友!”

确实,原本诱发旁人嫉妒发作的人,只要做到“以自我为中心思考”,旁人的嫉妒是会消失没错。

由于我本身过去也不知不觉中诱发他人嫉妒发作,根据“物以类聚”的道理,“诱发他人嫉妒发作”的人自然也会被我吸引。

心理学:当你对家人的批评耿耿于怀时,试着这样想

同理可证,如果能成功转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取而代之,自己将会吸引到与自己一样“以自我为中心”思考的人。

彼此都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过日子,彼此做相互的良好刺激,肯定会有与过往人生完全不同的趣味在等着你。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zhishi/22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