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不舒服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腹痛)
很多人经常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反酸、消化不良等症状,特别是中老年人,他们都觉得这些只是小毛病,没什么大不了的。人都是吃五谷杂粮的,出现这些的症状应该就是胃的消化不太好,休息一下,忍一忍或者吃点胃药就好了,根本不需要去医院里看医生。
老年人为什么难受也不愿意去医院看病呢?主要是觉得医院里看病不但麻烦,手续繁琐,检查又多,一次查体下来几百上千元都没了,主要是心疼钱。更是觉得胃病是小毛病,自己花几块钱买点胃药吃几天就能好了,何必去花冤枉钱呢?
胃疼真的只是老胃病吗?虽然感觉是胃不舒服,但是很有可能是胰腺疾病,千万不能大意了。因为很多胰腺癌症的症状和体征都是和胃病是很相似的,不经过细致的检查很容易被忽略,经常被误诊了。
胃癌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癌症,发病率很高,很多时候发现就是晚期,五年生存率只有20%多。但是胰腺癌的恶性程度更高,并且致死率也高,大部分患者生存期只有短短的几个月,即使经过各种治疗,也仅仅有半年的生存期,被称为“癌症之王”。
胰腺是什么脏器?有什么作用呢?
很多人都听说过胰腺这个脏器,在做腹部超声检查的时候,有做过“肝胆胰脾肾”的超声。但是在人体的什么部位,有什么作用,估计大部分人都搞不明白。
胰腺的位置就是在我们的胃的后面,周围有肝脏、胆囊、肠管相邻,虽然它的体积比较小,但是作用却是非常重要。它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分泌的是胰液,胰液的主要作用就是参与蛋白质、糖和脂肪的消化。
但是如果胰液分泌不足了就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或者是消化不良,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的情况,这些症状和胃炎的症状差不多,患者就会觉得自己的胃有毛病,很多医生也是第一时间怀疑胃病,更别说普通的病人了。
不仅如此,胰腺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非常重要。胰腺负责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的是维持体内的血糖水平的,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了,糖尿病也就找上门来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是发生了变化,导致消化道疾病也是高发,特别是胰腺癌的发病率,更是逐年上升。虽然胰腺癌只占所有肿瘤患者发病总数的2%-2.5%,胰腺癌的恶性程度却很高,这就导致了虽然发病率不高,可是病死率在癌症中非常高。
2019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列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第10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6位,在男性和女性肿瘤相关死因中居于第6位和第7位。因为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很大一部分患者一发现就是晚期,生命周期不超过6个月,所以很多人称它为“癌症之王”。
胰腺癌早期有哪些症状?
胰腺癌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一般自己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很多人等到出现上腹部疼痛难忍,或者明显的消化系统症状了,如腹胀、腹泻、恶心呕吐、便秘等,或者是长期腹泻导致消瘦、乏力了,甚至伴随着腰背部的疼痛不适了等这些症状了来就诊,这时候很可能是癌症发展到一定程度了。
医生第一判断都觉得年轻人可能是是胃炎或者胆囊炎,老年人可能怀疑是胃癌,很少怀疑到胰腺的问题,很容易造成漏诊或者是误诊。所以说当出现以下几种症状的时候,如果排除了其他消化系统疾病,一定要警惕是不是胰腺肿瘤:
1、厌食、食欲减退,消瘦乏力
在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中,表现为厌食,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的约有10%,还有一些专家认为纳减、恶心呕吐、大便习惯改变、消瘦为胰体尾癌的四大早期症状,所以说如果中老年人突然发现有些厌食,胃口变差了,不想吃任何东西,并且出现消瘦乏力,体重下降,这样的情况就是身体给你发出异常信号了。
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怀疑是不肠胃出现问题,或者是出现糖尿病了?其实胰腺分泌胰液不足的时候,就会变的没有胃口,出现厌食,消化不良的症状,而且因为消化液分泌不足,对于身体内的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不能很好吸收,会出现腹泻的症状。
建议平时身体没有疾病,胃口很好,突然之间出现厌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甚至腹痛和消瘦乏力的症状,应该即使去医院里看看,是肠胃的毛病还是胰腺癌的疾病。
2、上腹部疼痛。
上腹不适和疼痛也是胰腺癌早期症状之一。正常情况下,我们吃完饭后我们腹部是没有不舒服症状的,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的话,首先是怀疑是不是胃炎或者别的胃病了,如果感觉疼痛不像是我们熟悉的胃疼的话,就需要看看是不是胰腺疾病了。
胰腺癌表现腹部不适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和说不清的不舒服的感觉,有些闷堵感,有时轻有时重,一般在夜间这种感觉更明显。不舒服的部位较深,范围较广,有些时候患者说不明白,但是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并逐步转为隐痛、胀痛和腰背痛。
不同部位胰腺癌疼痛也是有些差别的,胰头癌的腹痛偏于右上腹,胰体尾癌偏于左上腹,少数人可有脐周痛,后期可有腹背痛。胰腺癌的疼痛常与体位有关,在仰卧时加剧,坐立、弯腰、侧卧、屈膝时减轻。
3、黄疸。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黄疸,排除是肝炎和胆囊炎的时候,就要高度怀疑是不是有胰腺癌了。而且病人黄疸通常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深,且多数病人可因阻塞性黄疸而皮肤瘙痒,最终导致身体被自己抓伤。
胰头癌时黄疸是最突出的症状,因为胰头癌由于容易压迫胆总管,阻塞胆汁排泌,使胆汁渗入血液,最容易引起黄疸、肝脏肿大,以及大便颜色变浅,呈白陶土样。一般来说,胰头癌早期容易被发现,症状较明显。
胰腺癌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胰腺癌发病隐匿,但是死亡率非常高,而且生存时间非常短,所以胰腺癌的高发人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最关键的,那么什么人应该特别注意疾病的预防呢?
1、年龄超过40岁的人,特别是有大量吸烟、饮酒、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及排除肝、胆、胃肠等疾病后伴有非特异性腹痛、腹胀者都是属于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因此这些人应高度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2、胰腺炎患者。不论是患过急性胰腺炎还是慢性胰腺炎的患者,很多专家认为在一部分患者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发展为胰腺癌的可能性较大,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定期复查。
3、突发糖尿病的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的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糖尿病家族史,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患胰腺癌的几率较大。有数据显示约4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4、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有过胰腺癌家族史的患者,患胰腺癌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很多,所以有胰腺癌家族史的病人也要特别注意。
5、胰腺病变手术者。有研究分析,有胰腺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胰腺癌发病率可升高1.65-5倍。
怎么预防胰腺癌的发生?
胰腺癌发病率较低,但是死亡率很高,所以预防胰腺癌的发生非常关键。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避免胰腺癌的发生,我们应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要避免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研究显示,这类食物摄入过多,患胰腺癌的几率明显增高。欧美国家居民胰腺癌发病率较高,和他们的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要改变不健康的饮食方式,饮食结构要均衡,肉、蛋、蔬菜、水果、五谷杂粮都要合理进食,不偏食、挑食,少吃煎、炸、烤制食品。
第二,不吸烟。吸烟是公认的对胰腺癌发病有确定作用的因素,因为烟草中含多种致癌物质,会增加患胰腺癌风险,并且吸得越多患病的几率越大。
第三,忌暴饮暴食和酗酒。暴饮暴食和酗酒是导致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会增加致癌危险,所以一定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戒酒。
第四,少接触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学物质。有研究明确显示,长期接触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学物质,患胰腺癌风险较常人高约5倍。所以对于工作需要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者,应做好自我防护,并且定期体检。
所以说大家如果出现了腹痛、腹胀、恶心、反酸、消化不良等症状时候,如果不是胃肠、肝胆等脏器的疾病,不要觉得没有毛病了,一定要及时检查是不是胰腺的疾病,如果发现是早期的胰腺问题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发展为胰腺癌。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life/2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