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利事件(沉默11天终发声)
文/蓝凤凰
在综艺节目上的一句调侃,令李孝利在中国的好感度消失殆尽。
这位自称“除了钱什么都没有”的女星,在不当言论发酵后的第11天,终于出面发声。
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声明,总结下来只有四个字——“我要退网”。
李孝利虽然退网了,但是“李孝利事件”距离平息还有很远的距离。
口无遮拦,李孝利事件始末
在评判谁对谁错之前,我们不妨先回溯下整个争议事件的始末。
8月22日,韩国综艺《闲着干嘛呢》播出,出演者李孝利在与MC刘在石聊天时,提到自己即将与严正花、Jessi、华莎等三位女性一起组成“退货远征队”出演新节目。
在闲聊中,刘在石问李孝利,有没有准备给自己起一个新艺名。
或许刘大神自己也没想到,这句话恰恰点燃了导火索。
李孝利称,自己准备起一个中文艺名,随后说出了一个让中国网友难以接受的名字。
新闻被网友搬运回国内后,随即引发讨论,不少国内的网友认为,李孝利的行为是辱华实锤。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李孝利提及的这个艺名,在韩文中代表什么。
虽然粉丝辩解,李孝利提及的艺名只是一个姓而已,李孝利没有恶意。但在韩国有生活及工作经验的网友指出,在韩国这个词指的等同于专用名词,有特别的指向。李孝利的做法,无疑对中国网友是种伤害。
这一点,从韩媒铺天盖地的通稿话术也能侧面得到证实。
如果仅仅只是个普通姓氏的话,似乎不值得韩媒在标题上大肆宣传。
中国网友随即被激怒,李孝利海外社交账号的评论区随即被攻陷,从事件爆发至今,李孝利评论区已经被屠版,约有20万条留言在批评她的不当言行。
网络暴力固然不值得提倡,但李孝利的行为确实伤到了中国网友的心。
要知道,在这件事爆发之前,她几乎是中国网友心中好感度最高的韩星之一,这大概就叫做“爱之深恨之切”。
沉默11天,李孝利发声错在哪
在事件发酵后,《闲着干嘛呢》节目组首先跟进,通过官方平台向中国网友致歉,并表示关于有争议的部分已经进行了剪辑处理。
作为节目组而言,《闲着干嘛呢》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一切事情。
然而,作为始作俑者的李孝利,却一直保持缄默。
有网友指出,虽然她一直没有发声,但却在默默删除评论区的负面评价,于是引发了网友更多的失控言论。
至于李孝利是不是真的在删除评论,在集体情绪的作用下,这一点似乎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沉默了整整11天,此前每天刷屏的网友也逐渐倦了,李孝利却站出来发声了。
她表示在3天后,自己将放弃社交账号,回归“断网”的生活。
在李孝利的声明中不难发现,她并没有承认自己在节目上的发言不当,伤害了中国网友的情绪。而是表示,自己使用社交平台是为了在没有活动期间与粉丝互动,但是最近的事情让她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会考虑新的和粉丝互动交流的方式。
最后李孝利还称,感谢批评她的人,希望在各种不同的困境中也能坚强守护自己的位置。
一篇声明从头到尾,不仅没有提及自己言行不当导致粉丝、节目组都在善后一事,反而意有所指,似乎是因为中国网友的谩骂,她才要被迫弃网。
李孝利的声明一发,不仅国内网友感觉不到她的半点诚意,就连她的粉丝也表示,姐姐这一次的做法确实有些令人失望,这样的声明还不如不发。
被割裂的世界,李孝利事件后续影响
当然,值得指出的是,李孝利的基本盘仍旧在韩国,无论是其此前的巅峰时期还是现在的复出时期,李孝利的活跃范围仍旧以韩国本土为主。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她的声明保持“头铁”不道歉,倒也解释得通。
作为韩国初代女爱豆组合的顶流成员,李孝利可以继续在韩国活动,不受此次事件的影响,甚至说,会有部分偏激的韩国网友,会因为这件事对李孝利更死心塌地。
可是李孝利事件,还是对中韩关系以及韩国明星的海外发展造成了影响。
虽然“限韩令”还在,但从权志龙、IU、Lisa等韩星纷纷在2020年官宣成为中国品牌代言人这一点来看,娱乐政策似乎有所松懈。
但李孝利的不当言行,令不少网友表示,无论是否“限韩”,都会一如既往地抵制韩星。
对于韩星们而言,被集体抵制确实有些委屈。
比如IU,中文说得相当不错,对中国粉丝也很好,不仅只是为了“圈钱”才营业。
但从大众角度来看,韩星就是一个整体,没有人有耐心去分辨哪些韩星是真的喜欢中国,哪些韩星不是,为了省事,集体抵制就对了。
除了对明星群体会造成影响,更深远的影响则是中韩网友之间的割裂与纷争。因种种历史问题,中韩两国网友之间的关系很是微妙,很多小事都会一路发酵,最终成为网络混战。李孝利事件也会是一样,演变成中韩网友的骂战。
双方都无法保持理智的状态下,只能是自说自话,变得越来越偏激,冲突越发激烈。
这种网络的冲突,最终也会折射到现实中。此前有中国网友表示,去韩国旅游或工作学习屡屡遭受不公待遇,便是这种网络割裂的现实投射。
李孝利就如同雨林里的那只蝴蝶,轻飘飘的一句话,最终会演变成一场什么样的风暴呢?她不知道,我们也无法预测。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10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