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事件(泡沫真相)
没有人因为泡沫破产,荷兰经济也没有因此陷入经济危机。泡沫的故事归根结底是一个关于愚昧和贪婪的故事,这就是为什么它历久弥新。
文 | 梅特 · 洛夫特(Mette Lützhøft)、莎拉 · 格林 · 卡迈克尔(Sarah Green Carmichael)
编辑 | 张晓添
在电影《华尔街》那容易被人遗忘的结局中,主人公戈登·盖柯(Gordon Gekko)描述了大多数人所认知的泡沫的基本故事轮廓:
“早在17世纪,荷兰人就有了投机的狂热,以至于你可以用一株的价格在阿姆斯特丹运河旁买到一栋漂亮的房子。他们称之为‘狂热’。”
盖柯的话让我们意识到,狂热如今被认为是一种群体幻觉。对的追捧迅速达到狂热的程度,以至于连球茎的价格都开始飙涨。球茎在真正转手之前可以被倒卖几十次,因此一些球茎的价格最终与一座豪宅持平。
然后,当泡沫不可避免地破裂时,市场崩盘了:不再值钱,交易员破产——甚至有人在哈勒姆的运河里自溺身亡。荷兰经济也遭受重创并陷入经济危机。
这是一个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它被无数次用来警告我们要警惕资产泡沫。
但问题在于,这其中大部分只是传说而已。
“但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故事。”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教授安妮·戈德加(Anne Goldgar)表示。
戈德加是《狂热:荷兰黄金时代的金钱、荣誉和知识》( Tulipmania: Money, Honor, and Knowledge in the Dutch Golden Age. )一书的作者。当她因为写书而去查阅关于泡沫的原始资料时,她发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在《巴伦》关于金融历史的播客的试播节目中,她向《巴伦》的莎拉·格林·卡迈克尔(Sarah Green Carmichael)讲述了真实且同样迷人的泡沫的故事。
传入欧洲
泡沫的真实故事开始的地方与传说中的相同:奥斯曼帝国君主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宫廷之中。人们普遍相信,西方商人在这里遇上了这些花,并把它们带回了欧洲。来到引领风尚的法国宫廷,随后于16世纪进入荷兰精英阶层。
“之所以盛行,是因为当时兴起了一股科学和自然历史风潮,尤其是在那些受过人文主义教育又相对富裕的群体当中。我发现,收藏球茎的人往往也收藏绘画作品。”安妮·戈德加说。
17世纪初,开始流行,价格也开始飙升。17世纪30年爆发的瘟疫使情况更加复杂。然而,事情并不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
“人们现在通常提出的看法是,当时的人觉得自己快要死去了,所以他们只好把钱浪费在像这样愚蠢的东西上。这并不是我在档案中看到的。在我看来,尽管瘟疫肆虐,人们还是希望生活能继续向前。”
不过,戈德加说,瘟疫确实以一种特别方式促进了泡沫的形成。“确实有些人的现金更多了,因为他们从去世的亲人那里获得了一些额外的钱。”
简单说来就是:某些人拥有了一些可支配收入——用来花在上。
价格飞涨,直到不再上涨
价格持续上涨,直到1636年2月达到顶峰。但人们那时开始意识到可能定价过高。这种曾经看起来稀有而奇异的,实际上很容易栽培和繁殖。
那年冬天出售的还长在冰冻的土地里。因此所有的销售都只是合约——写在纸上的承诺。
随后,1636年2月3日荷兰哈勒姆市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株都没有卖出——这次拍卖失败导致价格暴跌。泡沫结束了。
关于狂热传说中,许多人都受到了这次市场崩盘的牵连,但安妮·戈德加说,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人参与了交易。即便是那些人也没有损失钱财。
“我只发现37个人以超过300荷兰盾的单价买进了球茎。人们常常谈论的一些传说中,球茎价格一度达到1200荷兰盾。我看到过的最高价格是5500荷兰盾。”
来看看这些价格是什么概念:1637年,一荷兰盾的价值相当于今天的10美元。300荷兰盾大约是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相当丰厚的年薪。因此,这37个支付了300多荷兰盾(或一年工资)的人确实赔钱了。戈德加说,但是没有人因为破产。
“有些人确实赔钱了,但我们说的是一小部分人,而且其中大多数都有足够的钱,所以不会有太大影响。他们不愿意看到亏损,但他们也能够承担这些损失。”
“至于荷兰经济,它根本就不依赖产业。据我所知,荷兰经济完全没有受到狂热的影响。”
关于愚昧的故事
最终,没有人因为破产,没有人把自己扔进运河,而且只有那些有能力承受巨额损失的人受到了影响。泡沫并没有让荷兰陷入经济危机。但安妮·戈德加表示,泡沫以另一种方式撼动了荷兰社会。它带来了这样一种思想:人们可以通过投机提高社会地位,而不是通过努力工作或借助贵族血统。
“这是许多(较富裕的)人对狂热最主要的担忧——平民可能会突然成为你的邻居和同伴。他们可能获得与你一样的社会地位,因为他们有钱。但实际上他们并不值得拥有这些财富,因为他们不是通过工作获得的这些钱,而且他们缺乏应有的教养。因此,关于社会地位的担忧是确实存在的。”
荷兰当时还在经历其他重大变革。贸易蓬勃发展,移民不断增加。
这是荷兰经济和社会运转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开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为此做好了准备。戈德加看到,当泡沫破裂时,当时流行读物和歌曲中明显出现了一种幸灾乐祸的情绪。在她看来,这种情绪在历次金融危机期间都有重现。
“2019年,当你听到人们抱怨比特币并发出警告时,你听到的是1637年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你不应该参与这个交易。你不是吃这碗饭的人,你对这此不够了解’。”
“这是我认为非常有趣的道德论调的一部分,只有贪婪的人才会卷入这种事情——而他们需要控制自己。”
戈德加说,泡沫的故事归根结底是一个关于愚昧和贪婪的故事。这就是为什么它历久弥新。
给大家推荐一部相关电影
▼▼▼▼▼
《狂热 Tulip Fever》
导演: 贾斯汀·查德维克
编剧: 黛博拉·莫盖茨 / 汤姆·斯托帕德
主演: 艾丽西亚·维坎德 / 戴恩·德哈恩 / 克里斯托弗·沃尔兹 / 杰克·奥康奈尔 / 朱迪·丹奇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7-07-13(丹麦) / 2017-09-01(美国)
片长: 105分钟
又名: 欲望(港) / 狂热
IMDB 6.2分
翻译 | 欧薏
版权声明:《巴伦》2019年5月13日报道“The Real Story of the Dutch Tulip Bubble Is Even More Fascinating Than the Myth You’ve Heard”。《财经》获道琼斯旗下《巴伦》(Barron's)在中国大陆独家授权,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投资建议不代表《巴伦》倾向;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029ipr.com/read/17885.html